國慶長假,,在家刷劉慈欣的作品集。 大劉的小說屬于硬核科幻,,在物理學(xué)基礎(chǔ)上進行充滿想象力的敘述,,源于現(xiàn)實,又遠高于現(xiàn)實,,設(shè)定宏大精巧,,邏輯完整自洽。 同時,,大劉對于人類精神世界的解讀,,也是極為深刻銳利。 關(guān)于欲望,,劉慈欣說,,“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這里的獸性,,可以解讀為發(fā)自內(nèi)心的欲望,。 個人壓制欲望,生活將失去色彩,社會壓制欲望,,經(jīng)濟將面臨崩潰,。 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如果欲望被摧毀,,我們的生活也將被摧毀。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阻礙,,傲慢才是”,,這句話在今年的疫情期間,被人們反復(fù)提及,。 我們一直以為,,弱小和無知是個體生存的最大障礙。 事實上,,弱小和無知是一組相對的變量,,假以時日以及正確的方法,弱小可能會變得強大,,無知會變成睿智,。 而傲慢的人呢,他的心智已經(jīng)被蒙蔽,,停止了自我成長的步伐,最終結(jié)局必然是被淘汰,。 “所有的生活都是合理的,,我們沒必要互相理解”,說的是共情,。 共情是一種奢侈品,,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 所以,,當我們某日不幸墜入低谷時,,最好放低對他人同理心的期待,這樣或許可以減少生活中的某些失望,。 這無疑是一種更積極的,、更理智的人生態(tài)度。 《三體》里,,面對人類絕望的目光,,智子語氣平靜地說: “生存本來就是一種幸運,但不知從何時起,,人類有了一種幻覺,,認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東西?!?/span> 與馬基雅弗利主義者的觀念相似,,最終目的是三個字,,活下去。 殘忍的叢林法則和冷酷的獨裁主義,,在面對極端危險生死存亡時,,高效而直接,優(yōu)于民主和溫情,。 瘋子羅輯遠勝圣母程心,。 生存權(quán)益從來都不是閑庭信步唾手而得,而是不惜一切代價,,自血與火的淬煉得來,。 集權(quán)與獨裁,若是能夠讓人類生存,,便是優(yōu)先的選擇項,。 只有人類繼續(xù)存活,才有進一步討論道德或人權(quán)的意義,。 而面對“如何過一個美妙的人生”這個問題時,,劉慈欣在《球狀閃電》里,溫情脈脈地寫道:
如何過好這一生,其實并不復(fù)雜。 只要有那么一件事物,,一件讓你沉醉的愛好,,一個讓你可以癡迷一生的目標,沿著這個目標心無旁騖地前行,,你的一生必然不會乏味無趣,。 道理很簡單,但知易行難,,我們還需要繼續(xù)解答如下二個問題: 如何尋找這個讓我們癡迷一生的目標,? 有了目標后,,如何能夠貫徹執(zhí)行,,堅持不懈? 有些人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為什么出發(fā),,目的地在哪里,目光堅定地大步向前,。 我們稱之為一群擁有初心的人,,他們充滿使命感,究其一生都在奮力前行,,熱淚盈眶,,百折不回。 更多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滿心迷茫,隨波逐流,。 對于他們而言,應(yīng)該多嘗試,,多體驗,,試著做各種各樣的事情,,慢慢發(fā)掘自己的興趣與愛好,,最終期望能夠篩選出一件事情,。 一件讓人愿意奮斗十年,、二十年,,乃至余生,,不被誘惑所偏離,,不被艱難所擊倒,,堅持不懈,、拼盡全力的事情,。 這件事情便是自己的人生目標,。 而在邁向目標的過程里,,除了努力堅持和勤勉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是,,必須讓我們充滿愉悅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愉悅是必要的獎賞,。 所有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事物,,一定是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的,。 我們堅持跑步,是因為身體能夠分泌多巴胺,,帶來酣暢淋漓的快感,。 我寫了三年的公眾號,,后續(xù)還會堅持下去,,歸根結(jié)底還是喜歡,,只有喜歡的事情,,我們才能真正地堅持下去。 極大的快感會催生更高的成就,不瘋魔,,不成活,。 如癡如醉,忘我地全心付出,。 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朝聞道》里,寫了這么一個故事,。 外星人降臨地球,他知曉宇宙的一切奧秘,科學(xué)里所有的終極秘密,。 人類科學(xué)家紛紛過來討教,,外星人說好啊,,但你們知曉后,,就必須馬上死去,。 朝聞道,,夕死可矣,! 科學(xué)家們熱淚盈眶,,紛紛報名參加,。 如果能夠解決困擾一生的難題,站上真理的山巔,,那種豁然開朗的瘋狂快感,,死亡又算得上什么? 這種獻祭,,并不是為了科學(xué),,而是因為能夠得到前所未有的愉悅。 馬斯洛的最高需求,,自我實現(xiàn),,骨子里同樣是一種“高峰體驗”的極大滿足感。 二者殊途同歸,。 什么才是最美妙的人生,? 那便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這一生,。 所有的過程都是手段,最終目的必須是,,取悅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