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銷商轉型的話題,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寫了,,不是不想寫,而是講得人太多了,,張口就說轉型,,逢人就談轉型。 當所有人都說轉型的時候,,一方面是好事,,至少是意識覺醒了,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張口閉口轉型,,好像花了錢買個系統(tǒng)工具,就叫轉型,;規(guī)范一下人員日常制度,、工作流程,這也叫轉型,,轉型無處不在.....當所有人都提“轉型”時,,往往很多時候容易忽視背后的價值和意義。什么叫真正的轉型,?暫且不談轉型的具體措施,,我覺得有一些判斷標準,能夠相對嚴肅地說明白這件事,。無論是花買工具的錢,還是花學習課程的錢,,不用花錢的,,就不可能有真正高價值的東西; 轉型都有陣痛期,,無論轉的是組織,還是業(yè)務,。嚴肅的轉型,,必然是有銷量震蕩。有銷量震蕩,,才說明真正動了業(yè)務模式的底層,;轉型一定是觸碰到原有的既得利益者,比如訂單轉為線上,,業(yè)務員不答應,,以后就不用到我們了;倉配外包多勞多得,,司機沒了保底工資,,想少勞多得,繼續(xù)吃大鍋飯,。 過去的一套經銷模式、組織結構,,通常都是老板們一點一滴沉淀優(yōu)化下來,,歷經數(shù)年之久,才有今天的生意規(guī)模,,生意利潤,。這是過去成功的經驗,不代表未來能一定成功,。轉型就是要變,,老板不變,老板不痛苦,,就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轉型,。說得有點嚇人,但回過頭來,,我們認認真真地談轉型的話題,。到底轉型轉什么,往哪里轉,?經銷商生意難做,,不是沒有生意做,而是生意的復雜性正在提升,。外部環(huán)境變化很快,,一會電商沖擊,一會新零售入侵,,經銷商面對這些毫無還手之力,。后知后覺,沒有及時性地調整,。另外,,經銷商生意做了很多年,,一畝三分地。在生意初期,,總是斗志滿滿,,但隨著業(yè)務的成熟,客戶穩(wěn)定,,老板疲了,,業(yè)務員也疲了。存量競爭,,我相信很多經銷商都曾聽過,。當市場進入到搶蛋糕階段,別人做得多,,你做得自然就少。要搶奪更多的市場,,經銷商必須升級“武器裝備”,。外部入侵,同行搶奪,。經銷商面對有限的市場蛋糕,,必須抓緊做大生意,做大才有規(guī)模,,有規(guī)模才有可能盈利更多,。新經銷對未來商貿流通領域的判斷:在本地商貿生意的市場,將不再是廠商間的博弈,,不再是品牌間的競爭,,而是經銷商與經銷商之間的競爭。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人疑惑,,品牌商壓著經銷商,根本沒有機會把生意做大,。在過去,,的確如此,否則便不會出現(xiàn)品牌商主導的“深度分銷”,、“通路精耕”模式,。過去經銷商無法主導市場,但并不代表現(xiàn)在及未來不能主導,。消費是分級的,,零售是碎片的,市場是變化的,,品牌商不可能再像只賣一個單品,。大單品下的深度分銷模式,,市場處于整體的增量,投人就有銷量,。但現(xiàn)在呢,?投人不一定有量,最關鍵的是投人不一定能有對應的產出比,。一個人的成本裹不住帶來的利潤,,那就不投。在一個區(qū)域市場,,商品的線下流通核心解決的是:商品搬運,,商品進店和商品推薦。這三件事,,完全可以在互聯(lián)網工具的加持下,,實現(xiàn)規(guī)模性的分銷動銷。可能有人會說,,你看阿里零售通這么大的平臺,,規(guī)模性的分銷和動銷都做不好,一個經銷商能做好,?我想說,,這兩個邏輯完全不一樣,經銷商立足本地,,50%本地大中小店覆蓋,,完備的一線地推人員,及時的物流配送,。在一個三四線城市,,可能阿里巴巴零售通不行,但經銷商一定行,。但是不是你,,不一定!看資源配置,,要看經銷思路,。再從供應鏈的角度說,供應鏈的本質是成本和效率,,過去的小商是通過“減配”帶來的低成本和高效率,,隨著商業(yè)業(yè)態(tài)的成熟,“規(guī)?!睅淼牡统杀竞透咝室欢ㄊ欠较?。講這么多,我想說,,未來一個區(qū)域市場的商貿流通生意,,一定是大商的生意,。轉型的方向,一定是往跨品類,,多品牌經銷的方式,,實現(xiàn)生意整體的增長。從2019年9月開始,,新經銷在全國各地組織了9場“經銷商落地增長大課”,新經銷去談經銷商的生意增長,,不是讓你加人加車加品牌,。我們認為,在當前時代下,,經銷商靠加人加車加品牌,,這樣的線性增長,已經沒有了,。經銷商未來要增長,,必須是“結構性增長”。什么是結構性增長,?我們認為核心體現(xiàn)在五個層面:過去我們的經銷商,,經銷的邏輯是以代理某1個或某幾個品牌為主,,品牌商做得好,,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銷量就能上去,。經銷商跟著品牌商混,,看紅利,看機遇,。但現(xiàn)在想靠品牌在線下快速上量的機會不多了,。品牌要量,經銷商要活,。想再通過品牌的上量支持經銷商很好地活下去,,不太可能。不能完全寄托于品牌商,,那靠什么,?靠自身向下游提供的價值。比如,,圍繞某一個品類,,滿足零售門店在某一個品類的供應。通過品類結構下的商品組合進店,,實現(xiàn)規(guī)模分銷,;通過品類結構下的毛利設計,,爆款引流,新品帶量,,整體提升盈利水平,。賺錢的核心,不是單一商品差價的邏輯,,而是規(guī)模分銷的組合盈利,。當然,如果經銷商有能力,,不僅可以經銷某一個品類,,還可以跨品類,多品類經銷,。為小店提供50%以上的商品供應,。這種經銷的邏輯就完全變了,不是經銷代理的邏輯,,很多時候是零售采銷的邏輯,。軟件工具當前已經完全普及了,我相信幾乎每個經銷商都有利用工具提升經營效率的經歷,,只不過有人用得深,,有人用得淺。用得淺的,,比如建立一個微信社群,,通關密碼,報崗考勤,,我相信每個經銷商都用,。事實上,這也是數(shù)字化工具應用的案例,。微信應用到我們的工作中,,本質也是一個工具;還有用釘釘打卡,,用管家婆做進銷存等等,,這是最最初級的應用。這些應用的邏輯,,只是做賬目記錄,,在崗考核。這種基礎的數(shù)字管理,,坦率地說,,對經銷商生意當下及長遠的增長,微乎其微,忽略不計,。我曾經做過統(tǒng)計,,80%以上的經銷商對數(shù)字化工具的應用,基本上就停留在上述層面,,這根本帶不來增長,。什么叫用得深,真正應用到實際的生意中,。如果有一天,,你所有的生意決策,日常的管理決策,,全部是基于數(shù)字化工具沉淀下的數(shù)據,,來做輔助參考,我才覺得你用得深,。通過系統(tǒng)工具,,將商品上線、人員上線,、網點上線,,倉配上線,讓每一個訂單的流轉,,都在線上實現(xiàn)閉環(huán),。這是工具應用的基礎,基于這樣的基礎,,在提高業(yè)務拜訪,、費用投放、商品分銷,、商品動銷的效率,。這是每位經銷商,,不論體量多大,,代理什么品牌,都可以應用的,。與京東新通路,、阿里零售通、易久批等這樣的B2B平臺合作,;與興盛優(yōu)選,、同程生活等這樣的社區(qū)團購平臺合作;與樸樸超市,、每日優(yōu)鮮,、叮咚買菜等新零售平臺合作,隨著他們平臺的壯大和擴張,享受到平臺合作的紅利,。當然,,在這里我們也看到有些經銷商,有自己的“想法”,。給平臺拓展門店,,以后就不要我了;給平臺供應商品,,倒閉關停不安全,;給平臺供應商品,破價影響門店客戶生意.....抵觸的,,大有人在,。我重點想說的是什么,往小了說,,賣一批貨,,賺一筆錢,控制風險,。你控制不了風險,,很多時候是你能力的問題,就像小店賬期跑路,,如果你能設立預警機制,,完全可以規(guī)避。這是單從一筆生意的角度看增長,。拉長一點看,,經銷商面對新時代,需要不斷學習,,以應對變化,。學習最好的方式是什么?躬身入局,!如果你不合作一次,,你如何知道別人的先進性,為何能存在,,為何能受到資本的認可,。多看優(yōu)點,清楚缺點,。我們一直再說,,平臺薅品牌商、經銷商的羊毛,,你能不能薅平臺的羊毛,?你能不能看到平臺的優(yōu)點,,然后基于自己的能力優(yōu)勢,去找到更多的合作可能,,或者對你業(yè)務的啟發(fā),。4. 二次創(chuàng)業(yè)的延展—創(chuàng)新增長二次創(chuàng)業(yè),有的做了第三方物流倉配,,有的做了社區(qū)團購,,有的做了便利店,還有的做OEM貼牌,。雖然我站在經銷商生意的角度,,并不太鼓勵,但這是一個方向,。如果你現(xiàn)在沒考慮,,那也就不要考慮了??鐦I(yè)態(tài)的創(chuàng)新,,是二次創(chuàng)業(yè),需要勇氣,、毅力,、決心,當然還要花不少的錢,。從性價比的角度看,,我更建議經銷商立足本地經銷生意,做大做強,,生意的天花板遠遠沒到,。新經銷對商貿流通領域的另外一個判斷:經銷商兼并整合的時代到來了!過去的經銷商,,絕大多數(shù)是個體生意,,10個人以內,作坊式生意,。但我們現(xiàn)在看到越來越多的經銷商,,已經成為了正規(guī)化的商貿公司,少的二三十人,,多的上百人,,屢見不鮮,。經營財務規(guī)范化,,高管經理職業(yè)化,業(yè)務模式標準化等,,越來越凸顯,。經營權、所有權的分離,在數(shù)字化工具的組織下,,正變得越來越簡單,。總而言之,經銷商當下及未來的增長,,靠人靠車靠品牌,,不太可能了。經銷商要實現(xiàn)上述的結構性增長,,必須靠轉型,,轉變生意的結構。而轉型必然是痛苦的,,不痛就不叫轉型,,不痛就不會有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