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細胞學 細胞生物學是研究細胞的結(jié)構(gòu)、功能,、生活史以及生命活動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科學,,是生物科學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生命科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基礎。本章包括細胞的化學成分,,細胞器,,細胞代謝,DNA,、RNA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細胞工程等部分,。 第三章 細胞代謝 第五節(jié) 核酸代謝 (一),、一般性質(zhì) 1.溶解度 DNA和RNA均微溶于水,它們的鈉鹽在水中的溶解度較大.DNA和RNA均能溶于2-甲氧乙醇,,但不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所以在分離核酸時,,加入乙醇即可使之從溶液中沉淀出來,。 2.分子大小,、形狀和粘度 大多數(shù)DNA為線形分子,,分子極不對稱,其長度可以達到幾個厘米,,而分子的直徑只有2nm,。因此DNA溶液的粘度極高。RNA溶液的粘度要小得多,。 3.沉降特性 溶液中的核酸分子在引力場中可以下沉,。不同構(gòu)象的核酸(線形、開環(huán),、超螺旋結(jié)構(gòu)),,蛋白質(zhì)及其他雜質(zhì),在超離心機的強大引力場中,,沉降的速率有很大差異,,所以可以用超離心法純化核酸或?qū)⒉煌瑯?gòu)象的核酸進行分離,也可以測定核酸的沉降常數(shù)與分子量,。 用不同介質(zhì)組成密度梯度進行超離心分離核酸時,,效果較好。RNA分離常用蔗糖梯度,。分離DNA時用得最多的是氯化銫梯度,。氯化銫在水中有很大溶解度,可以制成濃度很高(80mol/L)的溶液。 應用啡淀嗅紅一氯化銫密度梯度平衡超離心,,很容易將不同構(gòu)象的DNA,、RNA及蛋白質(zhì)分開,。這個方法是目前實驗室中純化質(zhì)粒DNA時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應用垂直轉(zhuǎn)頭,每分鐘65 000r(Beckman L-70超離心機),,只要6h就可以完成分離工作,。但是如果采用角轉(zhuǎn)頭,轉(zhuǎn)速為每分鐘45 000r時,,則需36h,。離心完畢后,,離心管中各種成分的分布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顯示得一清二楚(如圖4-10),。蛋白質(zhì)漂浮在最上面,RNA沉淀在底部,。超螺旋DNA沉降較快,開環(huán)及線形DNA沉降較慢,。用注射針頭從離心管側(cè)面在超螺旋DNA區(qū)帶部位刺入,,收集這一區(qū)帶的DNA,。用異戊醇抽提收集到的DNA以除去染料,,然后透析除去CsCl,再用苯酚抽提1~2次,,即可用乙醇將DNA沉淀出來,。這樣得到的DNA有很高的純度,,可供DNA重組、測定序列及限制酶圖譜等之用。在少數(shù)情況下,,需要特別純的DNA時,,可以將此DNA樣品再進行一次氯化銫密度梯度超離心分離。 圖4-10 經(jīng)染料?氯化銫密度超離心后,,質(zhì)粒DNA及各種雜質(zhì)的分布 (二),、凝膠電泳 凝膠電泳可算是當前核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了。它有簡單,、快速,、靈敏、成本低等優(yōu)點,。常用的凝膠電泳有瓊脂糖(agarose)凝膠電泳和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凝膠電泳,。凝膠電泳可以在水平或垂直的電泳槽中進行,。凝膠電泳兼有分子篩和電泳雙重效果,,所以分離效率很高,。 1.瓊脂糖凝膠電泳 以瓊脂糖為支持物,電泳的遷移率決定于以下因素: (1)核酸分子大小 遷移率與分子量對數(shù)成反比,; (2)膠濃度 遷移率與膠濃度成反比,,常用1%的膠分離DNA,; (3)DNA的構(gòu)象 一般條件下超螺旋DNA的遷移率最快,,線形DNA其次,,開環(huán)形最慢,。但在膠中加入過多的啡啶溴紅時,上述分布次序會發(fā)生改變,; (4)電流 一般不大于5V/cm。有適當?shù)碾妷翰顣r,,遷移率與電流大小成正比,; (5)堿基組成 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大,; (6)溫度 4~30℃都可,常為室溫,。 瓊脂糖凝膠電泳常用于分析DNA。由于瓊脂糖制品中往往帶有核糖核酸酶雜質(zhì),,因此用于分析RNA時,,必須加入蛋白質(zhì)變性劑,,如甲醛等,。圖4-10為分離后DNA與各種雜質(zhì)的分布,。 電泳完畢后,,將膠在熒光染料啡啶溴紅的水溶液中染色(0.5μg/ml)。啡啶溴紅為一扁平分子,,很易插入DNA的堿基對之間。DNA與啡啶溴紅結(jié)合后,,經(jīng)紫外光照射,,可發(fā)射出紅—橙色可見熒光。0.1μgDNA即可用此法檢出,,所以此法十分靈敏,。根據(jù)熒光強度可以大體判斷DNA樣品的濃度。若在同一膠上加一已知其濃度的DNA作參考,,則所測得的樣品濃度更為準確,。可以用靈敏度很高的負片將凝膠上所呈現(xiàn)的電泳圖譜在紫外光照射下拍攝下來,,作進一步分析與長期保留之用,。 應用凝膠電泳可以正確地測定DNA片段的分子大小。實用的方法是在同一膠上加一已知相對分子質(zhì)量的樣品(如圖4-11中的λDNA/HindIII的片段),。電泳完畢后,,經(jīng)啡啶溴紅染色、照相,,從照片上比較待測樣品中的DNA片段與標準作品中的哪一條帶最接近,,即可推算出未知樣品中各片段的大小。最常用的方法是將膠上某一區(qū)帶在紫外光照射下切割下來,,將切下的膠條放在透析袋中,,裝上電泳液,,在水平電泳槽中進行電泳,讓膠上的DNA釋放出來并進一步粘在透析袋內(nèi)壁上,,電泳3~4h后,,將電極倒轉(zhuǎn),再通電30~60s,,粘在壁上的DNA重又釋放到緩沖液中,。取出透析袋內(nèi)的緩沖液(丟棄膠條),用苯酚抽提1~2次,,水相用乙醇沉淀,。這樣回收的DNA純度很高,可供進一步進行限制酶分析,、序列分析或作末端標記,。回收率在50%以上,。 2.聚丙烯酸胺凝膠電泳 以聚丙烯酰胺作支持物,。單體丙烯酰胺在加入交聯(lián)劑后就成了聚丙烯酰胺。由于這種凝膠的孔徑比瓊脂糖膠的要小,,所以可用于分析小于1000bp的DNA片段,。聚丙烯酰胺中一般不含有RNase,所以可用于RNA的分析,。 聚丙烯酰胺凝膠上的核酸樣品,,經(jīng)啡啶溴紅染色,在紫外光照射下,,發(fā)出的熒光很弱,,所以濃度很低的核酸樣品用此法檢測不出來。 (三),、核酸的紫外吸收 嘌呤堿與嘧啶堿具有共軛雙鍵,,使堿基、核苷,、核苷酸和核酸在240~290 nm的紫外波段有一強烈的吸收峰,,最大吸收值在260 nm附近。不同核苷酸有不同的吸收特性,。所以可以用紫外分光光度計加以定量及定性測定,。 實驗室中最常用的是定量測定少量的DNA或RNA。檢驗待測樣品是否純品可用紫外分光光度計讀出260 nm與280 nm的OD值,,從OD260/OD280的值即可判斷樣品的比純度,。純DNA的OD260/OD280應為1.8,純RNA的應為2.0,。樣品中如含有雜蛋白及苯酚,,OD260/OD280的值即明顯降低,。不純的樣品不能用紫外吸收法作定時測定。對于純的樣品,,只要讀出260nm的OD值即可算出含量,。通常按1OD值相當于50μg/ml 雙螺旋DNA,或40μg/ml單螺旋DNA(或RNA),,或2μg/ml寡核苷酸計算,。這個方法既快速又準 確,而且不會浪費樣品,。對于不純的核酸可以用瓊脂糖凝膠電泳分離出區(qū)帶后,,經(jīng)啡啶溴紅染色而粗略地估計其含量。圖4-12為DNA的紫外吸收光譜,。 圖4-12 DNA的紫外吸收光譜 1.天然DNA,;2.變性DNA;3.核苷酸總吸收 (四),、核酸的變性,、復性和分子雜交 1、核酸的變性,、復性 高溫,、酸、堿以及某些變性劑(如尿素)能破壞核酸中的氫鍵,,使之斷裂,,核酸中的雙螺旋區(qū)變成單鏈,并不涉及共價鍵的斷裂,,這一過程稱為核酸的變性。 當將DNA的稀鹽溶液加熱到80~l00℃時,,雙螺旋結(jié)構(gòu)即發(fā)生解體,,兩條鏈分開,形成無規(guī)線團(如圖4-13), 一系列理化性質(zhì)也隨之發(fā)生改變:260 nm區(qū)紫外吸收值升高,,粘度降低,,浮力密度升高,同時改變二級結(jié)構(gòu),,有時可以失去部分或全部生物活性,。DNA的變性的特點是爆發(fā)式的,變性作用發(fā)生在一個很窄的溫度范圍內(nèi),。 圖4-13 DNA的變性過程 通常把DNA的雙螺旋結(jié)構(gòu)失去一半時的溫度稱為該DNA的熔點或熔解溫度(meltingtemperature),,用Tm表示。DNA的Tm值一般在70~85℃之間,。如圖4-14,。 DNA的Tm值大小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 ?。ǎ保?/span>DNA的均一性 均一性愈高的樣品,熔解過程愈是發(fā)生在一個很小的溫度范圍內(nèi),。 (2)G—C之含量 G—C含量越高,,Tm值越高,成正比關(guān)系,,如圖4-15,。這是G—C對比A—-T對更為穩(wěn)定的緣故。所以測定Tm值可推算出G—C對的含量,。其經(jīng)驗公式為: G—C(%)=(Tm-69.3)×2.44 (3)介質(zhì)中的離子強度一般說來,,在離子強度較低的介質(zhì)中,DNA的熔解溫度較低,,熔解溫度的范圍也較窄,。而在較高的離子強度的介質(zhì)中,情況則相反,。所以DNA制品應保存在較高濃度的緩沖液中或溶液中,,故常在1 mol/L的NaCl中保存。 RNA分子中有局部的雙螺旋區(qū),,所以RNA也可發(fā)生變性,,但Tm值較低,變性曲線也不那么陡,。 變性DNA在適當條件下,,又可使兩條彼此分開的鏈重新締合成為雙螺旋結(jié)構(gòu),這一過程稱為復性,。DNA復性后,,許多物理化學性質(zhì)又得到恢復,生物活性也可以得到部分恢復,。 將不同來源的DNA放在試管里,,經(jīng)熱變性后,慢慢冷卻,,讓其復性,,若這些異源DNA之間在某些區(qū)域有相同的序列,則復性時,,會形成雜交DNA分子,。DNA與互補的RNA之間也可以發(fā)生雜交。核酸的雜交在分子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研究中應用極廣,,許多重大的分子遺傳學問題都是用分子雜交來解決的,。 核酸雜交可以在液相或固相上進行。目前實驗室中應用最廣的是用硝酸纖維素膜作支持物進行的雜交,。英國的分子生物學家E. M .Southern所發(fā)明的Southern印跡法(Sonthern blotting)就是將凝膠上的DNA片段轉(zhuǎn)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后,,再進行雜交的,。這里以DNA-DNA雜交為例,較詳細地介紹Southern印跡法,。將DNA樣品經(jīng)限制性內(nèi)切酶降解后,,用瓊脂糖凝膠電泳進行分離。將膠浸泡在堿(NaOH)中使DNA進行變性,,然后將變性DNA轉(zhuǎn)移到硝酸纖維素膜上(硝酸纖維素膜只吸附變性DNA?。?/span>80℃烤4~6h,,使DNA牢固地吸在纖維素膜上,。然后與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變性后的DNA,探針進行雜交,。雜交須在較高的鹽濃度及適當?shù)臏囟龋ㄒ话銥?/span>68℃)下進行數(shù)小時或十余小時,,然后通過洗滌除去未雜交上的標記物。將纖維素膜烘干后進行放射自顯影,。 除了DNA外,,RNA也可用作探針(Probe)。用32P標記核酸時(用作探針),,可以在3′或 5′末端標記,,也可采用均勻標記。 應用類似的方法也可分析RNA,,即將RNA變性后轉(zhuǎn)移到纖維素膜上再進行雜交,。這種方法稱為Northern印跡法(Northern blotting)。用類似的方法,,根據(jù)抗體與抗原可以結(jié)合的原理,,也可以分析蛋白質(zhì)。這個方法稱為Western印跡法(Western blotting),。 應用核酸雜交技術(shù),,可以將含量極少的真核細胞基因組中的單拷貝基因釣出來。 (五),、核酸的分離 1. RNA的分離 RNA的分離方法因材料及所要分離的RNA種類而異。目前最普遍使用的是酚提取法,。將組織勻漿用苯酚處理并離心,,RNA即溶解于上層被苯酚飽和的水層中,而DNA和已被凝固的蛋白質(zhì)分布在下層為水飽和的苯酚中,。將上清液吸出,,加入乙醇,RNA即呈白色絮狀沉淀析出,。 2.DNA的分離 DNA的提取法也有多種,。目前一般是根據(jù)DNA核蛋白能溶于水及高濃度(1~2 mol/L)NaCl溶液,,而難溶于0.14 mol/L的 NaCl,RNA核蛋白則易溶于0.14 mol/L的NaCl溶液這一原理進行分離,??上扔?/span>0.14 mol/L的NaCl溶液除去組織中的RNA核蛋白,然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處理,,使DNA與蛋白質(zhì)分離,并用濃(1 mol/L)NaCl溶液溶解DNA,,再用氯仿—異戊醇將蛋白質(zhì)沉淀除去,,最后向DNA溶液中加入乙醇,DNA即呈絲狀物沉淀析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