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jīng)第47章解讀 張武忠初稿2017.8.26 【原文】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7.1“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老子告訴我們?nèi)绾稳ンw道悟道。 中國人有“門戶”概念,,或者講究“門當戶對”,,“戶”是房間的小門,“門”是院子的大門,?!伴T”的繁體字為“門”,“門”的一半是“戶”,,大門有兩扇,,房門只有一扇,所以半門為戶,?!案Q”從“穴”從“見”,從小孔門縫或隱蔽處偷看,?!半弧弊x作(you),,屋子墻上的窗或者天窗?!皯綦弧币话愫显谝黄鹩?,就是不走出房門一步。 那么如何去體道悟道,,需不需要四處奔波辛苦去找,,其實大可不必。老子在前面的章節(jié)里一直在說道無色無聲無形,,第34章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還說“衣養(yǎng)萬物”,,雖然看不見聽不清摸不著,但道卻無處不在,,縈繞在我們的身體四周,,我們就像胎兒一樣浸泡在道母子宮的羊水里,還需要出門去找嗎,? 道之“無”生成了萬物之“有”,,你能看見聽清抓住的只能是具體的器物,第20章說“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寫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第48章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你走得越遠看得越多,,就離道越來越遠,對道的認知越來越少,。 所以不需要邁出房間門戶,,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是為“不出戶,,知天下”,。也不需要推開天窗,就可以認識日月星辰的天象,,是為“不窺牖,,見天道”,。 往外奔逐得越遠,就越拘泥于具體的器物,,越被繁雜的世間萬象搞得暈頭轉向,,對道的認知反而會越來越少,故稱“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
|
來自: 挑燈看劍AAAAA > 《道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