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我回南窯了。我們跟爸媽一起吃了團圓飯,!說到南窯,,還是離不開我老家劉堡中心。我曾經(jīng)寫過《家在槐樓灣》《家住劉堡》,,如果說有一個家鄉(xiāng)三部曲的話,,現(xiàn)在我得跟大家說說南窯了。宅在家里,,關于南窯的記憶不斷涌起: (點擊上面兩篇文字鏈接可閱讀) 我一直想找到我們弟兄仨跟爺爺合影的一張黑白照片,。那時候我大概9歲,,剪的短發(fā),而大伯家的兩個哥哥也是理的叫“和尚頭”的發(fā)型,。65歲的爺爺癟著腮幫,,穿著一件藏青大衭的上衣,本已嚴肅的面龐又多了不少嚴厲,。那張合影我們都板著面孔,,沒有一絲活潑的氣氛。那天,,爺爺?shù)侥细G找了一位牙醫(yī),,拔光了他嘴里最后殘存的幾顆牙齒,將要裝上一套時髦的假牙,。最后特地帶我們弟兄仨到南窯照相館留了個影,。 到了冬天的星期天,爺爺就會帶我們?nèi)ツ细G理發(fā),、洗澡,。去南窯的路線,我們大抵是走槐樓灣公路下面的一條路,,因為那條路經(jīng)過槐樓生產(chǎn)隊一路向北,,路的左邊是一條大河,路跟河都正對著沿河浴室,。而再抵達浴室之前,,就是河邊的沿河糧站。兩排高大的糧庫矗立在那里,。最讓我羞愧的是,,我那時看著沿河浴室四個大紅的楷體字,在心里頭一直把浴字念成谷的,。浴室里有兩位姓何的父子擦背師傅,,是我外婆莊上的,。老何技術高明、小何年輕氣盛力氣大,!所以我跟爺爺或者我爸爸去,,何氏父子對我們都很客氣!沿河浴室跟那個時候大多數(shù)浴室一樣,,從更衣室脫衣進入浴池,,要經(jīng)過一扇大的木門,木門由一塊大石頭或者大鐵塊懸著粗壯的麻繩壓著,,堂口里聚滿了騰騰熱氣,乍進其間,,差不多是霧里看花一般,。我被不住悶,很快就要從浴池堂口里用力推開門溜出去喘氣,。待要到更衣室,,帶著我洗澡的爺爺或者爸爸總要跟跑堂的多要幾條干毛巾,擦拭身上不斷流淌的汗,。 之所以上學之后去南窯多,,還因為這幾件事,一件就是學校包場看電影,。 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這時候不再走槐樓那條路線,而是走松橋,、閑塘這條抵達南窯的斜線,,俗稱叫走“肚里頭”。南窯在我們劉堡小學的西北方向,,閑塘是我們劉堡大隊最西北的一個生產(chǎn)隊,,從劉堡小學到閑塘這一段,我倒并不陌生,,因為我上小學二年級是經(jīng)常走這一段路的,。而從閑塘再到南窯鎮(zhèn)雖然路程并不太長,然而卻因為陌生而生出許多景象出來,。那次跟高一年級的房瑞榮一起走在這條路上,,他跟我講他在天堂蘇州的游覽經(jīng)歷,“坐船出了蘇州城,,一路山水……”這么好的印象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至今都成為想象,也讓我?guī)谆貜奶K州匆匆而過時依然對蘇州充滿向往的理由,。房瑞榮當時在學校是很有名氣的,,到了他上雍橋初中的時候,,他還給同班的學生當“老師”,講解幾何證明題,,讓我崇拜有加,。在這條路上,我還跟我大表哥的女兒林霞走過一回,,那時林霞正是青春少女的模樣,,怎么看怎么美。在沿河電影院看過的電影至今還能印象深刻,,《媽媽為什么生我》一個小男孩抱著一只大白鵝孤獨無助,,讓我看的時候淚流滿面,仿佛那個孤獨的小男孩就是我自己,;《小花》,,讓我記著并喜歡那首歌——《妹妹找哥淚花流》;《列兵鄧志高》,、《少年犯》方剛,、肖佛;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把電影《陳賡蒙難》聽成了陳真,,而特別興奮要看武打片了! 另一些事,,也讓我去南窯的機會多起來,,每年六一兒童節(jié)有可能被學校推到沿河鄉(xiāng)里接受表彰,或者在高年紀時參加全鄉(xiāng)的一些競賽,!小學五年級參加過兩場競賽,,一場競賽是書法,我從小學二年級是用鉛筆頭來描紅的,,被老師選中之后,,專門練習“勤學苦練”四個大字,最后自然因為自己三腳貓的毛筆字而名落孫山,。那天比賽的字是楊萬里的詩《宿新市徐公店》“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我直聽到我外婆家的張紅軍寫的時候,當場的老師嘖嘖稱贊,,而那次作文考試,,我倒是深得“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精髓,那時,,我是鄭老師班上的語文課代表,,班上刁品梅,、陸金蘭、王愛玲……的作文經(jīng)常得到鄭老師的夸獎,。我當時擅長寫出“老奶奶的裹腳布”式的長文,,那么,我也會利用職務之便,,偷偷地欣賞“五朵金花”的美文,,那時的記憶力還行。那次作文競賽是《寫給解放軍叔叔的一封信》,,80年代初,,我國的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影響深遠,我記得刁品梅寫過類似的內(nèi)容,,恰好成為我參加作文競賽的素材,,那時候簡單的打了腹稿,便奮筆疾書了,,大概是一氣呵成的,!放筆不久,,比賽時間到,!到了這年暑假,收到了沿河鄉(xiāng)小學生作文競賽一等獎的獎品,! 在沿河鄉(xiāng)中心小學參加過幾次活動,,來自全鄉(xiāng)的各個小學的學生匯聚到一起,會場的大喇叭會報到各個學校的名字,,當然提到“劉堡小學”最親切了,,我們會把小小的胸脯挺一挺,第一次聽到“老鴉莊小學”的時候,,操場上一片歡樂,,居然還有這樣的地名,老鴉啊,,在沿河電影院還舉辦過“學習張海迪事跡報告會”,,那次給我開會的鄉(xiāng)里最高首長是一位房鄉(xiāng)長,好像那個時候沿河公社也剛剛從公社改成鄉(xiāng),。在南窯,,有兩位科長的名字很有威懾力:一位是喬科長,胖胖的,,是司法科的,;另一位是梁科長,國字臉,,長得威武硬朗,,是派出所的,。說到跟鄉(xiāng)里的關系,我家因為在劉堡村的一個中心位置,,那時便認識了許多鄉(xiāng)里的人,。郵政局的郵遞員老區(qū)、老高,,還有后來的小邵,。郵遞員騎著一輛綠色的郵政自行車,自行車的書包架或者在車籠頭這兒放著綠色的郵袋,,里面放著報紙,、雜志和信件。郵遞員們走到我家的時候,,總喜歡歇一會兒,,也把我爸的那份《新華日報》《報刊文摘》留下。小邵還喜歡在我家給我打制的長桌上躺一會兒,,這個小伙子后來還成了我的一位同事的老公,。 劉堡是沒有郵電所的,許多郵件似乎都放在了劉堡車站老問那兒,。沿中在南窯也是一處有名的所在,。而我跟它的交集就是我三天中考是在沿中進行的,后來,,我還有好朋友在沿中當老師,,我又去過幾回。在南窯的沿河車站跟劉堡車站似乎是一樣的制式,,車站的站長身材高挑,,沒想到我后來上中專時,認識的一個女孩是那站長的女兒,,這樣我跟南窯就多了一種緣份,,從南窯是坐過汽車的,那是去外婆家,。那是我小的時候,,汽車行駛在沿廣線上,經(jīng)過蔣灣,、林場,、房橋、潘橋等小站,。到我外婆家既可以從房橋下車也可以從潘橋下車,。等我到縣城上初中時,要是坐汽車也是到劉堡車站,而事實上,,往來縣城,,都是父親用自車行背著我,從槐樓灣上公路,,是經(jīng)過南窯的,!所以從我老家到南窯也可以走淮江公路。在南窯有一處向下很陡的坡,,那條路向下向東延伸,,是南窯集鎮(zhèn)上一條干道,這條路后來叫南唐路,!自然這與南唐后主李煜并無關聯(lián),,南唐,南窯至唐橋也,! 南唐路上第一個十字路口有一幢三層樓房特別醒目,,那座樓房是我舅爹爹家的!這幢樓自然也記載了舅爹爹生前的豐功偉跡了,,樓房的對過,,臨街的也是一排商鋪,以前是沿河水管站開的商場,,我姐在那里上過班,。那里有她最美好的青春記憶吧!2014年,,我在潤成駕校學車,,再次回到南窯,,最后小四項練習就在沿河糧管所進行的,。我跟我姐是同一批學員!因為學車,,我跟南窯又多了一些親密的接觸,。 (點擊鏈接可閱讀) 也許是因為行政區(qū)劃的調整,南窯也沒有了往日的繁華與喧囂,,然而,,它現(xiàn)在擁有的恬靜又何嘗不是另一種風景,兜兜轉轉,,當我再回南窯時,,卻有了回家的感覺,因為現(xiàn)在,,爸媽在那里安了家,。我想找一個時間在南窯的金牛路、孝義路上走一走,我想嘗一嘗鎮(zhèn)上的光燒餅,,我喜歡沿中蔣灣那兒的那座橋,,那片水面,我也期盼著經(jīng)過這里的新331線早日貫通,,也許它會給南窯帶來另一片新的生機,!是的,我已經(jīng)感覺到: 南窯,,風景獨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