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晚上市的全新凱迪拉克CT6,,最引發(fā)關注的除了價格,,應該就是它全新的動力總成了,。 不過與以往新車動力總成一片叫好不同,,全新凱迪拉克的28T版本功率相比老款不增反降,,引發(fā)了不少爭議。以傳統(tǒng)眼光來看,,凱迪拉克此舉確實有點“反常規(guī)”,。那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新發(fā)動機的技術含量更高 車云菌反復說過,,對于一款車,、一套動力總成等等,,光看參數是很“LOW”的想法,。對于新老CT6,更應該注意這一點,。 全新CT6搭載的發(fā)動機為凱迪拉克的新機型,。如果單看功率扭矩的絕對值,確實是下降了,。然而即便是看數據,,大家也要留意一個細節(jié)——新機型的扭矩曲線更平滑,峰值扭矩的轉速值只有老款的一半,。這意味著兩點:第一,,它在應對絕大多數日常駕駛工況時,動力性不僅不會弱于老款,,甚至還能更強,;第二,,大多數駕駛工況下的平順性和加速線性會更好。 當然,,這款新發(fā)動機最牛的技術還是閉缸,,這個車云菌在之前解讀凱迪拉克這個新技術時多次提到過,這里就不再贅述了,。閉缸對于性能提升雖然意義不大,,但能效提升是顯著的。而對于新一代豪華轎車而言,,能效提升不光是“省油”這么簡單,。 最后還有個提示,即即便功率“下降”了,,全新CT6與競品比起來還是“強”的,。先記住新CT6的功率,是241馬力,。然后再看:寶馬525Li,、奔馳E200的功率都是184馬力。別覺得這兩款是競品的“低功率版”,,它們的起價可一點不低(比全新CT6起價貴了近6萬元),。 即便是競品的高功率版又如何呢?寶馬530Li(起價47.69萬元)252馬力,,奔馳E300L(起價47.58萬元)245馬力,,比全新CT6的數據也只是略高而已。 更大的看點在全新10AT 全新CT6新動力總成更大的看點其實是在它的變速器,。這款通用的縱置10AT,,應該算是它在常規(guī)車型上的首秀(真正的首秀是ZL1這種高性能車),無疑是更加值得期待的,。 10AT這個擋位數基本上算是當下多擋位變速器的峰值了,。不過由于10AT并不是通用獨有,所以但從“擋位數”而言,,它并無太多可炫耀的,。 與很多多擋位變速器宣傳的一樣,通用的這款10AT妙處同樣也是緊湊和輕量化,。說數據沒意思,,大家可以這樣參照——大致和市面上的8AT(如采埃孚的)差不多。 這款變速器最大的看點其實是在設計思路上——在齒比設計上與日系,、德系有非常大的不同,。 關注多擋位變速器的人都應該注意到一個數據:齒比范圍,而且有一個非常大的錯誤認知:范圍越大越好,。例如采埃孚的9AT,,弄了個夸張的9.819的齒比范圍,。結果就是,日常駕駛齒比落差并不小,,完全感受不到多擋位變速器應有的“超級平順”,,而高速齒比則因為法規(guī)而幾乎用不上(大多數情況下也就是是個6AT或7AT,跑高速9擋也掛不上),。 你可能想象不到,,通用這款10AT的齒比范圍只有7.384,甚至比采埃孚的8AT還要略??!在這樣的齒比范圍內密布10個擋,結果是什么,?沒錯,,其實就是發(fā)燒友常說的、夢寐以求的“密齒比”,。有多密,?齒比落差小于20%,這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款多擋位變速器可以比擬的(通用福特同款變速器除外),。 密齒比的好處,,在絕大多數日常駕駛工況下,它的齒比落差非常小,。好處很直觀:首先是超級平順,,其次是超級節(jié)能(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發(fā)動機最佳工況)。 那么性能呢,?其實也是相輔相成的,。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發(fā)動機工況,,那么它既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節(jié)能工況,,自然也能更有效地利用性能工況——這完全取決于駕駛者的選擇。還有就是換擋速度——在ZL1上,,它的換擋速度是超過保時捷PDK的,。 以上這些優(yōu)勢都是寬齒比多擋位變速器所不具備的,。所謂甘蔗沒有兩頭甜,。它與寬齒比多擋位變速器比,差在哪兒呢,?這么說吧:如果你大多數情況下的駕駛工況是要超過150公里/小時巡航,,通用的這種設計會不如寬齒比的設計。出現這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思路,,其實也是由文化背景導致的,。德系注重高速,,國內有不限速公路,所以德系的這種方向更適合德系,。美國無論從駕駛文化還是道路法規(guī)限制都不鼓勵超高速巡航,,自然寬齒比設計就舍本逐木了。 那么中國更適合那種思路呢,?你懂的,。 全新CT6的定位悄然發(fā)生改變 CT6到底一款怎樣定位的車型,一直以來這個問題其實是并不明晰的,。從CT6推出初期,,由于它的尺寸直逼寶馬7系,配備強大的3.0T發(fā)動機,,一度被認為是標軸7系的對手,。事實上,我們從CT6的平臺技術,,尤其是鋁材比例極高的鋼鋁混合車身結構和后輪主動式隨動轉向的技術配備來看,,它也基本上是在按照類似7系的標準打造。 伴隨著CT6 28T版本的推出和國產化,,然后在中低配車型上去掉了一些“發(fā)燒級”技術(例如后輪主動式隨動轉向),,讓它的價格變得更加平易近人。再加上國內市場的特殊性,,諸多歐系產品通過加長的方式從尺寸上與CR6(找齊),,越來越多的人其實是在CT6和寶馬5系L這個級別之間在選擇。 因此準確的說,,CT6是一款越級的產品,,即本質上是介于5系和7系之間的產品。特別是老款CT6,,它在發(fā)動機功率的標定上非常強悍,,擁有超越競品高配動力的發(fā)動機,從而在受眾心目中形成了“高性能越級中高級豪華轎車”的印象,。 這個印象沒有錯,,但從市場適應度來看,顯然它不如那些德系競品更適合“沖量”,。也就是說,,過高的極限性能對于主流受眾來說是有點“過剩”的,。主流群體,,更注重的是車輛的感官效果、豪華配置與相對合理的價格,動力配備上則“合理”就好,。 從此次全新CT6來看,,它應該是在順應市場主流需求在改變。通過降低發(fā)動機的功率,,配合更加先進,、節(jié)能的技術,讓它的定位悄然發(fā)生了改變,。 當人們駕駛全新CT6的時候會感受到,,它的整車平順性更高了,日常駕駛的動力性甚至不遜于老款,,關鍵是油耗得以顯著降低,,這都是主流受眾更喜歡的。當然還有價格——盡管百公里極限加速確實不如老款,,但由此換來新價格對于主流受眾來說,,會顯得更加實惠。 不能忽視的智能化 在智能化領域,,新車搭載了全新一代移動互聯(lián)體驗CUE,,基于云平臺,可實現相比此前更加豐富的車載應用生態(tài),、自然語言交互系統(tǒng)等新技術應用,,同時車聯(lián)技術也會變得更為主動,為我們帶來更多便利,,將“人”,、“車”與“場景”更加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從配置上看,,語音識別等智能互聯(lián)功能也都會搭載,,網易云音樂、高德地圖等APP都會支持,。除此之外,,新車還有流媒體后視鏡、鷹眼智能紅外夜視系統(tǒng),、感應后備箱,、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10.2英寸中控屏幕,、BOSE音響系統(tǒng)等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通用是最早一批重視云平臺建設的車企之一,。而且,,在旗下車輛全面普及4G-LTE服務之后,,安吉星的更新進度明顯加快,。在去年,,上汽通用發(fā)布了車聯(lián)2025戰(zhàn)略,未來車聯(lián)系統(tǒng)將著力推進以“云”為中心的車輛應用與服務,,并在2017年開始接入云服務,,2018年開始提供OTA更新。 車云小結 表面上看,,功率確實變小了,,但其實相比競品絲毫不弱。與此同時,,新的動力總成擁有更高的技術含量,,讓全新CT6開上去更平順、更舒適,、更省油,、更符合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再結合有些頗讓人驚喜的全新指導價,,我們可以預期:全新CT6的市場表現相比老款將會有質變,。 分析至此,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全新CT6這次反常規(guī)的動力調整了吧,? 車 云 推 薦 |
|
來自: cheyunwang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