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第641篇,1424347字 亞瑟克拉克爵士的墓志銘上,,這樣寫道:我從未長成,,但我也從未停止成長。 這句話刻在墓碑上,,卻絲毫沒有暮色,,反而有一種卓絕的進取心,不給自己設限,,一路奮進,,非常勵志。 好了,,我欣賞這種態(tài)度,,但并不贊同,甚至從感情來講,,并不喜歡,。 人們總是對自己不滿,總會渴望更好的自己,,更大的成功,,更多的財富,更高的頂峰,,于是便會驅動自己向前,。 但這樣,會不會顯得過于刻意了呢,?仔細咂摸一下,,會不會有一種隱隱的“不得不”呢?! 要成長,,不能懶惰,,不能停滯,不能退縮,,不能膽怯,,不能猶豫,要成長,,要一直成長,,只要活著,就不能停止成長,! 真的有必要這樣么,?這樣價值觀的人,怕是一輩子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活在修羅道的無盡爭斗之中吧,。 有的人會反駁說,我們追求成長不是跟別人比,,而是跟自己比——那么好了,,自己跟自己打架,要到什么時候呢,。 我不自量力的改一下亞瑟爵士的墓志銘……還是不太禮貌,,要么這樣吧,假設我自己的墓志銘也用這個句式,,我會這么寫: 我從未刻意成長,,但我也從未停止生長。 是不是感覺好多了,?美感撲面而來的一句話,,沒有搏殺,沒有爭斗,,沒有迫不得已,,反而讓人非常舒心,有一種生機盎然的生命力,。 樹木不需要努力,,不需要攀比,他們只是享受陽光雨露,,然后就蕩著一圈圈年輪,,自然生長了。 有美必有丑,,有成必有敗,,強調光明就是助長黑暗,,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陰陽兩端,世間從來如此,,智者不踏于任何一端,,自然生長就好了。 當然,,生的另一面是死,,有生必有死,然而死是無論如何不可避免的,,那么當生則生,,當死則死,生機所致,,氣韻勃發(fā),,生時,傲然生長,,漫山遍野,,死時,自然枯萎,,靜如秋葉,,即可,這不蠻好么,。 同理,,我們也總會強調接納,接納,,接納自己,,接納他人,接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接納磕磕絆絆的命運,。 說接納,這同樣有一種隱隱的“不得不”,,好像在說,,既然無力改變,就只能接納,。 換個一詞,,悅納,就好多了,。 接納強調接受,,而悅納強調喜悅,納之喜悅,是為悅納,。 那些優(yōu)秀的人們,,接納自我,然后努力成長,。而那些美好的人,,悅納萬物,然后自然生長,。 這是兩種人生境界,,你會選擇哪條路呢? 太多人擠在第一條路了,,于我而言,,另辟蹊徑,要生長,,無需成長,,要悅納,不只接納,。 視頻日記 《紀錄片》佛羅倫薩 2019-2-28
|
|
來自: 與天為徒y(tǒng)tw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