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說到:人最難的就是了解自己,,大多數(shù)人可能最終也想不明白自己想過什么樣的生活,。 有同學在留言區(qū)問我:光評論吐槽了,方法論在哪里呀,? 不過今天,,我們還是不說方法論,繼續(xù)來評論吐槽,。 因為我覺得,,方法論(術)就那么多,讀幾本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就好,。而思考才是最重要的,,道的問題。畢竟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我有我理想的生活,,你有你理想的生活。 昨天晚上我和我(月薪暫時還不到五萬)的助理,,可愛的二秘,,聊天:
無論是錢還是時間,,都要花在刀刃上,。但是刀刃在哪兒?每個人都是自己說了算,。 前陣子我爸來北京,,有一天我倆要出門,他說坐公車去吧,,我說打車去吧,,他說坐公車便宜,我說打車省時間,。然后,,他問我:“你要時間干嘛,?” 這簡直就是孔子所說的,“大哉問”,。這個問題重要到,,我一直就想,要專門寫一篇東西來說說這事,。 先說說我要時間干嘛—— 相比很多的創(chuàng)業(yè)者,,我算是比較清閑的。我也一直自稱是一個“自由職業(yè)者”,,因為確實并沒打算開創(chuàng)什么宏大的事業(yè),。 作為一名很自律的自由職業(yè)者,正常情況下,,我每天大約要工作10個小時,,讀3個小時書,睡覺7個小時,,其余的4個小時是各種吃飯,、陪娃、擼貓,、刷朋友圈等等,。 所以我要時間干嘛,可能是多備一節(jié)課,,可能是多讀幾頁書,,哪怕多躺會兒讓頸椎休息休息也沒什么不好,總之不是在嘈雜的公共汽車上呆著,,哪怕有座,。 但是我爸,他臨時來北京,,周圍沒個朋友,,我家連個電視都沒有。每天除了買菜做飯,,就是坐/躺那兒玩手機,。 他當然覺得在公車上晃悠上幾個小時,反倒是個樂趣,。 所以這并不是對錯,,而是每個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選擇,。 我們去一個地方,,可能是選擇打車/地鐵,在路上還能處理一些事情,,到了目的地趕緊把事情辦完就走,。這是以目的/結果為導向的角度,,一般是辦事或者出差。 也可能是選擇公車甚至步行,,路上看看風景,逛逛街邊的小店,,比起跟團旅游的“下車拍照,、上車睡覺”不知道愜意和有趣多少。這是以過程/體驗為導向的角度,,一般是旅行,。 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也是一樣的。 有的事情我們通常會選擇目的/結果導向,,比如說做家務,。我會一邊聽著有聲書,一邊來做,,只要打掃干凈就算完事了,。我并不會認真地去“修當下禪”,認真地欣賞灰塵被掃起來的時候被陽光折射出的圖案,,認真地感受洗碗時候每個泡沫的生滅,。(當然這可能確實是一個更高的境界) 有的事情我們通常會選擇過程/體驗為導向,比如說陪伴家人,。我們也不會說,,今天我陪你聊天,主要是為了解決123這么幾個問題,,我希望能夠在40分鐘之內達成共識,。(當然某些有議題的家庭會議除外)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把時間/金錢花在哪里,,都應該捫心自問,。 尤其是時間,畢竟它花掉,,就再也回不來了,。 哪些事情要快做,哪些事情要慢做,,哪些時間要節(jié)省出來,,哪些時間是必須要花的。每個人都要給出自己的答案,。 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把有限的時間花在讓自己心安理得的地方,讓自己的后半生不再繼續(xù)后悔,。 你可能感興趣的其他文章: ▼ 你還可以干什么,? 點擊菜單欄“聽”→“聲律啟蒙”收聽聲律啟蒙親子課 轉發(fā)和有娃的朋友們分享你的發(fā)現(xiàn) …… 最后,,謝謝您的支持,歡迎來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