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他的弟子子貢問起這件事,“少正卯是魯國的名士,,先生殺了他不覺得失策嗎,?”孔子擺出五種罪惡,“人有五種罪惡,,而盜竊罪尚且沒有達到這五種罪的深重程度:第一種是心思通達而為人陰險,;第二種是行為乖僻反常而固執(zhí)不改;第三種是言辭虛偽無實卻十分雄辯能打動人心,;第四種是所記多為怪誕之說,,卻旁征博引言之鑿鑿;第五種是順助別人的錯誤還為其掩飾辯白,。人只要具備其中一種,,就不免被君子所殺,而少正卯五罪同有,,不可不殺,!”孔子為了說服他的弟子,還舉出歷史上好幾個同類事件,。比如,,圣王商湯殺了尹諧;文王殺了潘正;周公大賢,,還殺了弟弟管叔和蔡叔;姜太公殺掉華士等等??梢?,要想天下太平,就要殺掉惡人,。
但是從孔子當時所處的客觀的政治環(huán)境來說,,如果他真的殺了少正卯,,這件事很可能會被他的政敵所利用。時逢孔子在魯國出道當上大司寇,,擠倒了當時魯國老貴族臧孫氏,,屬于空降式人物??鬃赢敃r一定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言行舉止都非常謹慎。后來孔子又把一些平民弟子以跨越社會等級的方式,,帶進魯國政局,,擠占了不少原本屬于其他貴族的有利資源。如果他敢如此大膽行事,,早被蟄伏的政敵趕走了,。
另外,從孔子的為人原則也不允許他做這種事,,孔子不是個惡毒狠辣的人,,也絕會會靠殺人來震懾朝野,排斥異己,,對政見不和者格殺勿論,,還暴尸三日。有一則故事也能否定孔子殺掉少正卯一事,??鬃永夏陼r,三桓家族最牛的季孫氏族長季康子曾去請教孔子,,應該如何管理朝政,。季康子的觀點是:“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我想殺個無道的人,,把國家糾正到“有道”上面來,您認為怎么樣?孔子回答他:“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蹦惝斦睦镉玫弥鴼⒙?你自己行為向善去引導民眾向善就可以了。君子的行為準則就像風,,底下小老百姓的就像草,,風怎么吹,草怎么倒,。所以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就行,。 很明顯,,孔子是非常反對殺人懾法的,。
最后說少正卯, 少正是一個官職,,“卯”才是他的名字,。然而,當你查閱春秋官職,,會發(fā)現(xiàn)魯國根本沒有“少正”一職,,在鄭國才設有“少正”那么也同樣不可能有少正卯這個人。由此,,更加證明了這個故事的虛無,。
那為何會以訛傳訛,這樣一件事會風傳如此久遠呢,?大概因為當時的大環(huán)境,,百家爭鳴,各種學說大融合,,孔子作為儒家先師,,很可能是被莫名牽連的緣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