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文中所說配伍,、方劑,須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借鑒,、應用?。?/p> 本文理論依據:《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藏象生理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昨天,,我寫了一篇文說,,給大家說了關于食積屁多的調治心得,。我寫到了兩味藥,即焦山楂和焦麥芽,。 這篇文說,,受到大家的關注和熱議。 但是,,立刻有人在后臺向我提問了——文老師,,我也是總想排氣,可很明顯我吃得不多啊,,而且非但不多,,我甚至根本吃不下去!有的時候,,胃脹得難受,,心情也郁悶,于是滿肚子里憋了好多氣,,排出去就感覺舒服了,。 那這種情況,又該怎么理解,,怎么應對呢,? 看到這樣的提問,我忽然就想到了多年前,,我跟老師學習的時候,,碰上的一個小姑娘。 這個小姑娘,,當時才19歲,,情竇初開的年紀。她有一個情哥哥,。兩個人相處兩年之后,,男方家里說,兒子前程大好,,不能這么早就定終身,,于是生生給拆散了。 這小姑娘在家哭三天,。此后,,就落了一個病,即沒事就喜歡嘆氣,,一說話就先嘆氣,,而且自覺胃脹、腹脹,吃不下飯,,稍吃則脹滿,。與此同時,,總有欲排氣感,。用她的話說,只有把氣排出來,,肚子里才有點地方,,能吃下去飯。 當時啊,,我老師看,,這小姑娘脈象偏弦緊,舌苔略膩,,心中就明了一二了,。 我老師安慰說,你這不算病,,就是心事太多,,肝胃不和。我給你一個小配伍,,你試一試,。方見—— 藿香、木香,、陳皮各5克,,澤瀉3克,四味藥都切成小塊,,放在茶杯里頭,,倒入剛燒開的沸水,蓋好蓋子,,悶泡20分鐘之后來飲用,。基本上每天一劑,,堅持喝,。一天之內如果味道喝淡了,可以再來一劑,。但是,,頂多兩劑,不能多喝,。 小姑娘聽完,,點點頭。后來聽說,她回去用了不到四天,,感覺就好多了,,胃脹、脅肋脹滿,、食欲差等現(xiàn)象消失,,不再那么想放屁了。 這里頭是怎么回事???我給你說說吧。 其實啊,,中醫(yī)里頭有一個詞兒,,挺常見的,叫做“失氣則舒”,。就是說,,一放屁,就舒服了,。哪兒舒服?。慷亲邮娣?。這類人,,不見得是食積導致排氣,而是因為肝郁,。肝屬木,,脾胃屬土。肝木之氣郁滯,,脾胃受克,,于是升降失常,導致脾胃之氣不舒,,表現(xiàn)為胃脹,、吃不下飯、腹脹,,以及肝經所及之處的脅肋部位的竄痛不適,。 氣不通怎么辦?肝主疏泄,,它需要想辦法,。它需要“自救”。怎么自救,?方法之一,,就是排氣,。有氣不通,排氣當然可以緩解了,。所以說,,這個時候的人,就想排氣,。排氣了,,整個肚子就舒服。排不出來,,就難受,。 但是啊,,說實話,,有不少人就是排不出,憋了一肚子的氣,。這時候怎么辦,?我老師用的四味藥,無非就是疏肝行氣,,和胃導滯,,是幫咱們排氣的。 其中的藿香,,入脾胃經,,可以除濕化濁,行氣醒脾,。其中的木香,,入肝經,可以疏解肝郁,,兼理脾胃之氣,。其中的陳皮,開肺氣,,行胃氣,,暢肝氣,調一身之氣,。肝胃不和,,中焦不運,難免氣滯濕阻,。于是用一點澤瀉來利濕化濁,。上文中提到,小姑娘苔略膩,,就說明她有濕了,。而她的弦緊脈,,感情經歷,更說明肝郁氣滯,,肝胃不和這一事實,。 你等把這一肚子氣排出來了,屁少了,,就說明肝氣順了,,胃氣也通了。這樣子,,患者問題就改善了,。 我把這條經驗寫出來,也給我的讀者做個參考吧,。你記住,,我說的是因為肝郁氣滯、肝胃不和導致的欲排氣,。其他因素導致的,,另當別論。若自己把握不準,,還需要在中醫(yī)師或者中藥師的辯證指導下,,來進行調養(yǎng)。 總之啊,,屁能養(yǎng)肝,,屁能和胃。我們對自己身體多一點了解,,多一點內省,,是多么重要的事兒啊。 好了,,就說這么多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