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此時,都會上演全民大遷徙,,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變成一座“空城”。 大街上,、超市里,、長途的音響里都不停地唱著“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這句歌詞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最好詮釋,。很多人都是從農(nóng)村考上大學,然后留在城市里工作生活,,而父母多留在農(nóng)村或小城市里,。 每逢春節(jié),有錢沒錢都要回家團聚,。父母不在乎,,你是否賺了錢,換了好車,而在乎能否在過年的時候吃上一頓團圓飯,。 看到新華社的一篇文章,,寫了當前年輕人嶄新的過年方式。有人把父母從老家接到城市,,一起團聚,,從而躲避購票難,以及回家走親訪友的繁瑣與開銷,;有些老家在異地的夫妻為了減少矛盾則出國旅游過年,,誰家也不去; 還有些年輕人,,為了躲避父母,、親友逼婚,與朋友組團去南方或出國旅游,,將父母獨自留在老家過年,。 這些嶄新的過年方式,是中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一面鏡子,。高昂的房價,、物價與生活成本,很多年輕人身上背著房貸,、車貸,,已經(jīng)不堪重負,面對回家后各種走親訪友的巨額開銷甚是畏懼,。 還有許多年輕人,,因為沒有錢買房買車,基本是月光族,,還借著信用卡,、現(xiàn)金貸,更是不愿回到老家聽父母逼婚,,聽親友盤問:收入多少,?買房沒有?買車了么,? 所以,,“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只能是一種美好的愿望,,現(xiàn)實則是“有錢才好回家過年”,。 有句話叫做“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蔽铱吹揭唤M照片,拍攝的是一位頭發(fā)花白的老媽媽大年初一坐在公園的椅子上,身邊是歡聚春節(jié)的孩童,、老人,。 她可能是在與女兒或兒子通電話,一會臉上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一會又莫名惆悵,,問得最多的是“忙完,啥時候回來,?” 電話對面的兒子或者女兒,,可能在外地加班工作,也可能是為躲避回家的人潮而出去旅行,,還可能是為了避免夫妻矛盾,,不回任何一方家里過年...... 看到這組圖,我在思考陪伴父母過年是否算是一種守舊,,或者應該摒棄的古老習俗,? 現(xiàn)實的各種壓力、困難,,讓回家過年對于很多人來說都變得十分奢侈,。回家過年這種習俗是否還需要去堅持,? 我覺得對于60后,、50后,甚至40后的父母來說,,還是有一些必要的,。他們已經(jīng)年過半百,經(jīng)歷了中國最困難的年代,。很多父母都沒有文化和工作,,他們對兒女過度依賴,,甚至一生都沒為自己活過,。 這種父母遵從傳統(tǒng),他們無法理解兒女為何不在春節(jié)這樣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回家過年,。 但是對于70后,、80后這些人來說,我想當我們老去的時候,,所需要的陪伴不會那么多,。因為我們很多都受過教育,有獨立的生活能力與思想,,也親身經(jīng)歷了從農(nóng)村到城市的遷徙和生活壓力,,理解孩子們回家過年的困難,因此不會過分地強求自己的孩子能回家過年。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旅游過年,、玩游戲過年,而不是回家過年,。未來,,這必將成為常態(tài)?!坝绣X沒錢,,回家過年”這個古老的習俗,也將隨著社會的改變而發(fā)生本質(zhì)的改變,。 父母若需要陪伴,,有錢沒錢,你都要回家過年,;父母若不需要陪伴,,你也可以不回家過年。 在這個崇尚自由的時代,,在這個壓力山大的時代,,過度的遵從傳統(tǒng),似乎并不是明智之舉,。其實,,每個人都是為他自己而活著,不是為了父母,,也不會為了孩子,,這種獨立的人格正在中國萌芽,終將顛覆古老的傳統(tǒng),,解放每一個人的靈魂,。 這雖然聽起來十分殘酷,卻也是事實,。(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