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 拆城頭 季孫斯收了孔子的門生子路和冉有[冉ran三聲]當(dāng)了家臣。季孫斯的勢力越發(fā)大了,。有一天,,季孫斯問孔子,說:“陽虎是跑了,,可是公山不狃[季孫氏的家臣,;狃niu三聲]眼瞧著又起來了,怎么辦,?”孔子說:“家臣的勢力一大,,大夫反倒受了他們的壓制。必頂把他們的城墻再改矮了,,家臣們才不敢隨便背叛大夫,。” 那時候,,不必說一般的諸侯失了勢力,,就是掌握在大夫手里的大權(quán)也跑到家臣們的手里去了。魯國在外表上是給“三桓”占了,,其實這三家的土地又給他們的家臣占了,。那時候,諸侯和大夫只是政治上的貴族,,家臣們倒很實際地做了地主,。比方說,季孫斯的老根那個地方叫費城[在山東省臨沂縣西北,;費bi四聲],,由他的家臣公山不狃掌握著。孟孫何忌的老根叫成城[在山東省寧陽縣東北],,由他的家臣公歛陽掌管著,。叔孫州仇的老根叫郈城[在山東省東平縣東;郈hou四聲],,由公若貌掌管著,。這三家大夫就知道拼命地擴充自己的勢力,不受國君管,??墒撬麄?nèi)业募页家惨粯拥囟紨U充自己的勢力,也照樣地不受大夫管,。這三個家臣把那三座城墻修得又高又厚實,,跟魯國的國都曲阜一樣。因此,,孔子主張把城墻改矮了,。 季孫斯把孔子的意思告訴了孟孫何忌和叔孫州仇。他們?nèi)澇?。三個大夫就通知三個家臣,叫他們趕緊把城墻矮下三尺去,。那三個家臣沒想到會出這個事。他們一時都沒有主意了,,答應(yīng)也不好,,不答應(yīng)也不好。費城的公山不狃想起一個人來,,要跟他去商量一下,。他是那時候魯國頂有名的人,叫少正卯,。公山不狃請他出個主意。少正卯反對孔子,。他說:“為了保衛(wèi)國家才把城墻砌得又高又結(jié)實,。要是怕掌管這城的臣下造反就把城墻改矮,那倒不如把城墻都拆去不是更干脆嗎,?可有一樣,,趕上別國打過來,這兒一點擋頭都沒有,,那又怎么辦吶,?那位孔先生是打算把國君的勢力把持到他手里去,才出了這個主意,,去拆散家臣們的勢力,。他哪兒知道失去勢力另有別的原由。再說,,有這些家臣們牽制著大夫,,大夫才不敢過分地難為國君。要是把家臣的勢力拆散了,,那不是給大夫增加了勢力嗎,?大夫的勢力一大,國君的勢力就更小,,君位就更不牢靠了,。為了保衛(wèi)國家,城墻應(yīng)當(dāng)往高里長,,不應(yīng)當(dāng)改矮,。孔先生這種辦法恐怕不太合適吧,?!?/span> 三家的家臣本來恨不得把自己的地盤鞏固起來,,如今聽了少正卯這套話,大伙兒就把主人的命令扔到脖子后頭去了,。三家大夫一見家臣們還沒把城墻改矮,,就帶著士兵圍住城。費城的公山不狃首先叛變,,又去約會成城的公歛陽和郈城的公若貌一起反抗,。公若貌膽子小,不敢跟他們一起干,,就給他的一個手下人侯犯殺了,。侯犯代替了公若貌,跟公山不狃聯(lián)合到一塊兒,。公歛陽可沒動手,。三家大夫有孔子出主意幫忙,大家伙兒聯(lián)合起來對付著這兩個家臣,,可就好辦多了,。公山不狃和侯犯打了敗仗,跑到別國躲著去了,。 叔孫州仇就把郈城的城墻落了三尺,。季孫斯也把費城照樣改了。孟孫何忌叫公歛陽把城墻拆去三尺,。公歛陽找少正卯給想個法子,。少正卯說:“郈城和費城是為了公山不狃和侯犯背叛過,才把城墻改矮了,。您要是也把城墻改矮了,,不是您自己承認(rèn)跟他們一塊兒背叛主人了嗎?再說,,成城是魯國北面頂要緊的一座城,。要是城墻不高、不結(jié)實,,萬一齊國打過來,,那可就守不住了!”公歛陽就回復(fù)孟孫何忌,,說:“我把守成城,,不光是為了孟孫一家,也是為了整個魯國,!萬一齊國打過來,,城墻改矮了,怎么守吶,!我為了魯國的安全,,寧可把自己的命扔了也不能聽別人的話拆去一塊磚,!” 孔子聽見這話,就對孟孫何忌說:“這話準(zhǔn)是別人告訴公歛陽這么說的,?!彼忻蠈O何忌和季孫斯把這件事告訴魯定公,叫魯定公召集大臣們商量一下,,這城墻到底應(yīng)該拆不應(yīng)該拆,。魯定公就召集了大臣們商量這件事,叫孔子判斷,。大伙兒一研究,,有的主張應(yīng)該拆,有的主張不應(yīng)該拆,,各有各的理由,。少正卯一向是反對孔子的,這會兒反倒故意隨著孔子的心意,,說:“我贊成孔司寇的主張,,應(yīng)該把城墻矮下三尺去。因為這么一來,,至少有六種好處:第一,尊重了國君,;第二,,鞏固了國都的形勢;第三,,可以減少私人的勢力,;第四,讓那些反叛的家臣沒有依靠,;第五,,能叫三家大夫心平氣和;第六,,能叫各國諸侯也照樣地做,。”孔子看出了少正卯的奸詐,,在他的花言巧語后面藏著壞主意,,當(dāng)時就站起來駁他,說:“這太不像話了,!三家大夫都是魯國的左右手,,難道他們是培養(yǎng)私人勢力的嗎?公歛陽忠心為國,,他難道是反叛的家臣嗎,?少正卯明明是挑撥是非,,叫君臣上下彼此猜疑怨恨。這種挑撥是非,、擾亂國家大事的人應(yīng)當(dāng)判死罪,!”大臣們覺得孔子這么說,有點偏差,,全都給少正卯直解說,。有人竟說:“少正卯是魯國有名的人,就算他說錯了話,,也不至于就有死罪,。”孔子說:“你們哪兒知道少正卯的奸詐,?他的話,,聽著好像挺有理,其實都是些個壞主意,。他的舉動,,看著好像叫人挺佩服,其實,,都是假裝出來的,。像他這種心術(shù)不正,假充好人的小人頂能夠顛倒是非地誘惑人,,非把他殺了不可,。”孔子終于把少正卯殺了,。 孔子在夾谷會上取得了外交上的勝利,;拆了城頭,削弱了家臣們的勢力,;殺了少正卯,,叫人不敢暗中挑撥是非。魯定公和三家大夫都挺虛心地聽從孔子的主張來改進朝政,。魯國自從讓孔子治理以后,,據(jù)說僅僅三個月工夫就變成了一個挺像樣的國家了。比方說,,要是有人在路上丟了什么,,他可以到原地方去找,準(zhǔn)能找得著,。因為沒有主兒的東西,,就沒有人揀。夜里敞著大門睡覺,,也沒有小偷兒溜進去偷東西,。這么一來,,別的國一聽到魯國治理得那么好,都擔(dān)著一份心,。尤其是貼鄰的齊國,,又是恨,又是怕,,就有人出來想法去破壞魯國的內(nèi)政,。 晏平仲雖說不愿意跟孔子一塊兒做事,也不贊成孔子的主張,,他可不干涉別國的事,。等到晏平仲一死,齊國的大夫黎彌掌了大權(quán),。他就變著法兒想破壞魯國的事,。他勸齊景公給魯定公和季孫斯送一班女樂去。這種女樂對沒有能耐的糊涂君臣正合口味,。要是讓孔子瞧見,,他準(zhǔn)得腦袋疼。齊景公叫黎彌瞧著辦去吧,。 齊國的使者帶領(lǐng)著女樂到了魯國,,一邊拿了國書去見魯定公,一邊在南門外搭起帳篷先把女樂安頓下來,。領(lǐng)隊的怕歌舞不夠好,,就在南門外練習(xí)一下,同時也給魯國人欣賞欣賞,。魯定公和季孫斯沒等女樂進宮,,偷偷地穿上便衣到南門外看歌舞去了,。 第二天,,魯定公偷偷地叫季孫斯寫了封回信,賞了來人,,就把八十個歌女留在宮里,。魯定公在這八十個歌女里頭挑了三十個賞給季孫斯。從此,,魯定公和季孫斯就天天陪著美人兒,。孔子未免要叨嘮兒句,。他們對孔子也就恭恭敬敬地躲著他了,。子路對孔子說:“魯君不辦正事,咱們走吧,!”孔子嘆了口氣,,說:“我哪兒不想走吶,?可是我打算在這兒再等幾天。我想過了祭祀節(jié)期再說吧,。主公也許還能夠遵守大禮吶,。不是到了沒法的時候,我總不愿意離開他,?!?/span> 到了祭祀那天,魯定公到場應(yīng)應(yīng)卯就走了,。依照當(dāng)時的規(guī)矩,,祭祀過的肉應(yīng)當(dāng)由國君很隆重地分給大臣們??墒囚敹ü堰@件要緊的事推給季孫斯去辦,。季孫斯又推給家臣去辦,家臣又推給底下人去辦,,底下人拿來自個兒受用,,索性誰也不分了??鬃蛹漓胪炅嘶氐郊依?,眼巴巴地等著國君送祭肉來。一直等到晚上,,也沒見送來,,直嘆氣。子路說:“老師,,怎么樣了,?”孔子說:“唉,我干不下去了,!命里該著,,命里該著!”這回他決心離開魯國,。子路,、冉有也辭職不干了。除了他們兩個以外,,還有別的幾個門生,,一塊兒跟著孔子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