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明白,,想要干一番大事業(yè),,第一要有地盤,第二手里要有資源,,第三身邊要有人才,,最好再有點聲望就更好了。 而最重要的其實往往都是第三點,,因為有了人才才能獲取資源與地盤,。所以我們往往能發(fā)現(xiàn),不論在任何時代,,對于一個勢力或者集團(tuán)來說,,人才往往是最為重要的。 我們看看三國時期曹操的短歌行里有著這么一句話:
短短一句話,,卻充分的表達(dá)了曹操求賢若渴的急迫心理。 也正是因為他這樣的心態(tài),,使得他手底下匯聚了比其他漢末梟雄更多的武將文臣,,所以才能夠一步步搶占先機(jī)制霸天下。 而同一時期的劉備,,雖然沒錢,、沒地、沒兵,,但正是靠著手底下關(guān)張趙這幾員超級大將,,才能夠堅持從河北走到了荊州,后來也是因為請出了逆天級別的人才諸葛亮,,才成功打下了蜀漢基業(yè),。 可是這個定律放在秦末,卻有些不同,。秦朝末年,,楚漢相爭,劉邦和項羽這兩個人鼎足而立,,爭奪天下,。劉邦這個平頭農(nóng)戶家出身的小混混,無論是從地盤還是錢糧,,甚至于聲望上都根本無法與身為“官二代”的項羽相比,,兩人的差距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叫人家項羽從出生的時候就繼承了楚國殘余勢力呢,?還有一個超級牛掰的叔叔項梁從小到大的細(xì)心教育。而劉邦呢,?作為農(nóng)戶家的孩子,,打小就只能混跡于市井之中,玩泥巴,、爬寡婦門,、再或者就是幾個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吹著不著邊際的牛逼,眼睛里閃著星星,。 但是誰都沒想到的是,,泥腿子劉邦吹的牛逼,,最后竟然成真了,而且好像比當(dāng)初說的牛逼還牛逼,,他眼中的星辰大海竟然還超級進(jìn)化了,恐怕連劉邦自己都想不到,。畢竟他原本所能想象的最好的人生,,也不過是娶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富貴人家美嬌娘,繼承別人家里的億萬家產(chǎn),,然后過完幾十年沒羞沒臊的幸福生活。 那么劉邦到底是憑什么贏的項羽呢,?既然財力物力都比不上人家,個人的本事和聲望也比不上,,劉邦就只能從人才這方面下手了。 那么問題來了,,就算是人才方面,,從表面上看劉邦也沒法和項羽比?。咳思翼椨鹕磉吺切┦裁慈??全都是六國貴族中的豪杰名士,,而劉邦身邊呢?不就是幾個從小一起看寡婦洗澡的狐朋狗友嗎,? 項羽麾下有四大名將,、一大名臣,。四大名將分別是龍且、鐘離昧、季布,、英布,,一大名臣則是范增,。這五個人在秦朝末年,,一個比一個名氣大,,全都出身不凡。龍且,、鐘離昧都是楚國舊貴族出身,,鐘離昧曾經(jīng)還在秦國做過將領(lǐng),。季布在從軍之前,就是楚地很有名氣的游俠,,英布則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五十九世孫,。最后就是范增,早在追隨項梁起義之前,,他就是十分出眾的謀士,。這五個人在反秦起義軍中,隨便拉出一個,,都比當(dāng)時的劉邦地位高,。 再看看劉邦呢?一開始他身邊的人只有樊噲,、周勃,、灌嬰,,夏侯嬰,,曹參,。那么這五個人又是什么身份出身呢,?樊噲是殺狗的屠戶,周勃是喪事上的吹鼓手,灌嬰是布販,,夏侯嬰是車夫,曹參是管理監(jiān)獄的小吏,。還真是五個不算人才的人才,,劉邦打天下還真的離不開這五個人從一開始的幫助。 但是問題來了,五個市井之徒,,如何比得過五個當(dāng)世豪杰呢?這個就要看主子的問題了,。 一,、外部引進(jìn),吸收新鮮血液,,完成數(shù)量上的絕對壓制雖然劉邦身邊一開始只有這五個狐朋狗友,,但是他很注重引進(jìn)新鮮血液,每到一處,,就必定招收當(dāng)?shù)厝瞬偶尤胱约旱年犖?。在一路向西的討秦之路上,劉邦可謂是吸收了眾多優(yōu)秀的人才,。 一開始就是蕭何,、張良、韓信三人,。這三人后來被稱為漢初三杰,,可謂是一個比一個牛逼,也正是因為得到了這三個人,,劉邦才真正擁有了得天下的資本,,,劉邦的成功離不開這三個人。不過關(guān)于漢初三杰的故事,,相比大家都聽過不少了,,在這里也不做多講。 漢初三杰之后,,劉邦招收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應(yīng)該就是酈食其,。酈食其是陳留縣高陽鄉(xiāng)人,雖然家境貧寒,窮困潦倒,,但是他還是從小就非常喜歡讀書,。而且這個人最鮮明的特點就是“狂”,雖然沒錢但是脾氣卻大的很,,架子也大得很,。 在陳勝、項梁等人起義之后,,酈食其都隱匿不出,,靜觀時局發(fā)展,不曾前往投奔,??赡苁且驗樵谒磥磉@幾個人都不算什么真正的明主,他也不屑去主動投奔,。直到劉邦來到陳留,,訪求當(dāng)?shù)睾澜埽B食其才主動找上了劉邦,,自稱“高陽酒徒”強(qiáng)行闖入了劉邦的營帳,。也幸好他遇見的是劉邦,這態(tài)度,,估計要是落在項羽哪里,,估計直接就被拉出帳外砍了。 而酈食其這家伙也確實有能力,,剛剛出山便用計幫助劉邦攻克了陳留,得到大批軍糧,,解除了漢軍當(dāng)時的燃眉之急,。而且酈食其還是個極為優(yōu)秀的外交人才,幫助劉邦出使各國諸侯,,把關(guān)系打理的杠杠的,,最為讓人難以想象的是,在攻打武關(guān)之時,,他竟然憑借著一張嘴巴成功的勸降了秦將,,也正是因此,劉邦才能不戰(zhàn)而下武關(guān),,得以先項羽一步攻入咸陽,。 最后劉邦靠著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聚集了很多如酈食其、陳平,、蕭何,、韓信這樣的人才,而項羽那邊呢,?就像陳平對劉邦說的,,項羽身邊的忠臣,,只有范增、鐘離昧,、龍且,、周殷這幾個拿得出手,其他都與他并不是一條心,。 就算劉邦這邊在武將的質(zhì)量上還是比不過項羽,,但是數(shù)量上項羽無論如何都比不過,畢竟雙拳難敵四手,,再加上更多更強(qiáng)的謀士在背后壓陣,,想不贏都難啊。 二,、要想成功,,不在于身邊有多少人才,而是要讓他們發(fā)揮出自己的作用其實做為一個領(lǐng)導(dǎo)者,,從來都不一定要自己多強(qiáng),,但是一定要足夠了解身邊的人并且知道怎么去使用他們。畢竟你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親力親為,,一個人再厲害,,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身為主公,,如果次次都是自己沖鋒在前,,那么萬一出了什么意外?等于直接斷送了自己辛苦打拼的一切,。 劉邦一直以來都習(xí)慣于坐鎮(zhèn)后方指揮大軍,,而項羽呢,次次沖鋒在前,。其實細(xì)看,,古時候但凡有成的君王,沒有哪個是真正一直在沙場中沖殺的,,習(xí)慣身先士卒的人只能是將領(lǐng),,甚至連元帥都當(dāng)不好。 在劉邦得天下后,,他曾經(jīng)在洛陽宮大宴群臣時坦誠己見,,自己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不如張良,;善用人才,治理國家、安撫百姓,、為軍隊提供補充,,我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他又說了,,此三人,皆是人中豪杰,,而自己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正是因為將他們放在了合適的位置上。 劉邦之所以能得天下,,其實就是因為他敢用人,、會用人。 就比如說拿韓信來講,。韓信原本首先投奔的人并不是劉邦,,而是項羽。在項梁緊隨著陳勝,、吳廣起義后,,韓信就帶著自己的寶劍投奔了項梁。因為大家都知道韓信其實十分的心高氣傲,、自命不凡,,想陳勝、吳廣這樣的平民出身,,他一開始并不認(rèn)為這樣的人值得自己跟隨,,所以才選擇了后來者的項梁。 但是項梁好像也一樣不大看得起平民出身的人,,一直以來就沒有重用過韓信,只是讓他當(dāng)個小兵,。而項梁戰(zhàn)敗身死后,,接替他的項羽和他叔父一樣,完全不重視韓信,,盡管韓信曾經(jīng)多次給項羽獻(xiàn)計,,項羽不予采納,一直都只是讓他做一個默默無聞的郎中,。最后,,不甘心一直這樣默默無聞下去的韓信才選擇了去投奔入川的漢王劉邦。 當(dāng)韓信到了漢營,立刻就受到了不一樣的待遇,。劉邦在聽蕭何說韓信擁有做大將的才干,、具有幫助自己打回東方的能力之后,當(dāng)機(jī)立斷就表示了愿意立韓信為大將,,要知道韓信這時候只是一個剛剛投奔自己不久的無名小卒,。蕭何說韓信十分的要面子,希望劉邦事先齋戒,,搭起一座高壇,,按照正式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劉邦也毫不含糊立刻答應(yīng)了,。 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劉邦和項羽對待人才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試問項羽的做法如何能夠留住人才?也難怪韓信投漢最后親自滅了西楚,。 而反觀項羽,?不僅不知道合理的使用手下的人才,只知道一味的一意孤行,,甚至還對身邊忠臣發(fā)生疑忌,,致使忠臣紛紛離去。首先就是英布,,因為項羽一直對他怨恨,,導(dǎo)致英布也對項羽心懷忌憚,所以在蕭何的游說之下就直接背叛了項羽,。 然后是鐘離昧和范增,,也因為項羽的不信任先后離開了楚軍的陣營。最后的項羽身邊只剩下了龍且和季布兩個人,。面對聲勢越來越浩大的漢軍,,最終只能走向敗亡。 結(jié)語從對人才的尊重與運用方面來看,,劉邦戰(zhàn)勝項羽是必然,,雖然早期劉邦身邊的勢力確實遠(yuǎn)遠(yuǎn)不如項羽,但是兩人一個識人善用,,一個剛愎自用,,最后出現(xiàn)的結(jié)果只會是,一個眾人擁護(hù),,收獲無數(shù)人才的效忠,,一個眾叛親離,連身邊的人都會離去,,霸王敗亡的結(jié)局也早已注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