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微文化”為東營市作協重點扶持文學公眾號。平臺宗旨:體現人性本真,歌頌人間溫暖,傳播正能量......關注微信公眾號“東營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溫度的文字,! 八月十六夜 作者丨楊俊峰 編輯丨文姐
雖然知道這幾天的月亮一定是極美的,似乎今晚的月華還要更美一些——俗語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畢竟總有些道理,。但我從來沒想過要專門地出屋子去欣賞那一輪明月,一則懶,,用過晚飯泡上茶就不想再起身,。二則一個大老爺們抄著手獨自出去賞月,未免顯得有些矯情,。倘若碰到晚歸的熟人,,人家勞碌一天,盼著回家吃上一頓熱飯,,互相問好后問你要干嘛去,?答曰:賞月!偶買嘎,!我自己都想跳樓,。 專門出來賞月與我是感覺矯情的,,但如果出來了而不望月,那也未免太過不懂風月了無情趣,。這不是附庸風雅,。即便山野村夫面對此情此景,總也會吟上幾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吧,!今晚七點來鐘的天氣還算得上晴朗,,空氣也稱得上清馨,抬頭看,,東天之上高懸著的那一輪明月舒朗清晰,,幾縷閑云伴在她身側,的確是蘊含了許多味道的,。月亮是浪漫而憂傷的,,所以才有了《詩·陳風·月出》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的感慨,。月亮又是寄托思念的,,張九齡在《望月懷遠》里說“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即是如此,。而東坡居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也只有在此時的月下才能吟誦出這千古名句的韻味:“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晴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最是喜歡這闕詞的,,但并沒有真的去吟誦,。因為看到這月,我最先想到的是詩仙,。李太白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剛玩了天真,,接著又端起酒杯唱起來:“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何等的才情與灑脫,。千年以后,,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天地還是那片天地,,只是今人誰還存有這份浪漫與不羈,?抬頭望著這詩仙也曾端著酒杯吟詩相對的明月,心底竟忽然生出幾分詩意,,幾分瀟灑,。 作者簡介:楊俊峰,,濱州鄒平縣焦橋鎮(zhèn)張官村人。現居東營,。網名竹林一賢,。喜歡寫點東西,但不會應景而作,,只能有感而發(fā),。剛習書法,才疏學淺,,敬請指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