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作家原創(chuàng)作品 文學(xué)愛好者交流園地 」 孔孟之鄉(xiāng) | 禮義之邦 | 物華天寶 | 人杰地靈 谷雨·狼舞山上槐花香 唐廣申 老家多山,山上多的是洋槐樹,,特別是離城五十多里的狼舞山,,自西向東綿延著,最多的就是洋槐,。姥姥家在狼舞山下的羊皮莊,,清明回老家,登臨狼舞山時,,還是滿山遍野的枯樹虬枝,,一派荒蕪的景象。不曾想,,才半個月過去,,就已滿山的綠樹蔥蘢,遍野的生機勃勃了,。 此時,,杏花、桃花的早就敗了,,梨花也已不見了蹤影,。它們正忙活著孕果兒呢!青青的、毛絨絨的果實,,象喝飽了水似的,,一天一個樣地膨脹著。 地里的白楊最早舒展了葉子,,已經(jīng)華蓋成蔭,、搖曳多姿了。山上的酸棗叢,、棗樹枝才剛萌出了葉苞,,沒睡醒似的枯立著。倒是槐樹,,仿佛一夜之間,,全都掛滿了一串串雪白的槐花,白蝴蝶似的,,張開著翅膀,,你挨我擠的,排著隊趕趟兒,。又都襯著綠綠的葉子,,更顯得潔白無瑕了。 槐花不爭春,,哪管牡丹園里游人如織,,槐花自顧熱情洋溢,、不嬌不艷。春燕能在我臂膀上歇息,,麻雀能在我枝葉間鳴唱,。成群結(jié)隊的蜜蜂,我給你們準(zhǔn)備了甘甜的花蜜;播種勞累的人們,,我給你們準(zhǔn)備了清香的花粒,。 誰家的毛頭小子,攥了一把槐花瘋跑?誰家剛進門的媳婦,,擼了一籃花葉戲鬧?西邊夕陽西下,,東邊炊煙裊裊,,荷鋤回家的人們,,可曾聞到了槐花的味道!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是否還能記得起這家鄉(xiāng)的味道? 想想小時候,,故鄉(xiāng)的山嶺堤壩上,,楊、柳,、榆,、槐雜亂生長。每年谷雨前后,,楊花早已吃完,,柳絮也已被風(fēng)吹光,榆錢老了,,槐花正香,。看那滿山遍野的山崗上,,綠樹搖曳中,,白的似雪,卻不隨處飛揚;綻開似蝶,,卻不四處奔忙,。陣陣清香,,甜綿沁芳,。串串潔白,簇簇搖蕩,。三五個伙伴,,青草裝滿了背簍,,柴火撿拾了半筐,不約而同地來到樹下,,爛鞋一甩,,光腳赤膀,,爬樹攀枝,噌噌直上,。躲過了刺蕀,,卻磨破了肚皮;脫掉了汗衫,卻刮爛了褲襠;顧不了疼痛,,管不了衣裳;先摘下一串含在自己的嘴里,,再掰下一枝扔給樹下的小子;大呼小叫,笑聲蕩漾,。瘋完了,玩累了,,用柳枝槐條把劈下的槐花槐葉收攏一捆,,各自回家,等炊煙裊裊,,槐飯飄香,。 那時白面珍貴,肉和雞蛋更難得吃上,,所以烙不了槐花餅,,也做不得蛋花菜。最常見的吃法就是把槐花連帶著槐葉,,用開水燙了,,雙手握緊成一個個拳頭大的菜團。吃時,,或用湯匙般大小的油勺澆了一兩勺油加上蔥花和一大勺粗鹽粒清炒;或加點豆糝做成菜豆腐,。吃得多了只覺得粗澀難咽,,品不出甜軟,,也聞不出清香,,飽腹而已,。 有幾年不知外地什么地方收槐葉面子,,說是用做染料還是做藥。于是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齊出動,滿山遍野地擼槐葉,自己村里的擼光了,,就到五、六里外的別村的山上去擼,。然后,,一筐筐,一簍簍地運回家,,滿場院,、滿路街地晾曬干,村里的打面坊日夜不停地忙碌著,,打磨成一袋袋深綠色的細草面,,運到公社駐地的供銷社,三,、五分錢一斤地賣出去,。于是家家戶戶有了七、八塊錢的零花錢,,滿村忙碌,,家家歡喜,。 槐葉還是山羊和家兔的食糧,。所以我們放了學(xué)去拔草喂羊而不想出力或毫無收獲的時候,也常常掰上一,、兩枝洋槐枝半扛半拉地運回家,這樣就不會挨嚷或挨揍了,。 歲月如梭,,時光荏苒。一晃幾十年過去了,,自己也已進城十多年,。每到四、五月間,,總禁不住會想起兒時的故鄉(xiāng),,想起故鄉(xiāng)的狼舞山,想起那一朵朵,,一串串潔白的素影,。而今,又值谷雨飄飛,,不知家鄉(xiāng)的原野山崗上,,是否還有槐樹叢叢,是否還有槐葉搖曳,槐花飄蕩,,是否還有幼童們摩拳擦掌,,攀援而上,是否還有一串串笑聲,,清潤幽香,,溢滿村莊…… 作者簡介: 唐廣申,山東濟寧人,。文學(xué)愛好者,,偶有文字發(fā)表。 孔孟之鄉(xiāng) 濟寧在線 濟寧文學(xué) 原創(chuàng)作品 孔孟之鄉(xiāng) 運河之都 文化濟寧 微信ID:we-05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