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岐西詠春堂開業(yè) 文/臘洲渡 稔頭小試帶拳風,新館初張角幟紅,。 我武唯揚傳百代,,新催戰(zhàn)意鼓聲中。 七絕 飛機上作 文/臘洲渡 駕霧穿云第幾層,,星樞無底闊縱橫,。 此來欲作瓊瑤客,,故在藍天深處行。 七絕 張飛像 文/臘洲渡 胡眥盡裂猛將軍,,甘拜茅廬作力臣,。 丈八蛇矛唯敵慨,一聲喝退板坡塵,。 七絕 昭烈殿三公像 文/臘洲渡 圣朝祚亂侫臣多,,旗號連川作劫波。 忽有一門三俊士,,揮戈同護漢山河,。 七絕 入武侯祠 文/臘洲渡 尚得森然似昔疇,一園柏樹駐春秋,。 門前客到如潮漲,,天下人來拜武侯。 七絕 武侯祠聞杜鵑 文/臘洲渡 朱梁碧戶玉墀欄,,楓樹分紅杏葉間,。 不盡人來憑榭吊,杜鵑啼上漢家山,。 七絕 武侯祠溪橋小景 文/臘洲渡 玉棟雕梁接襪鉤,,溪旁階曲泛花流。 此間筑祠褒昭烈,,可與行人一寄愁,。 七絕 成都錦里 文/臘洲渡 一溪明水送人游,樹掩華燈宴灑樓,。 行在煙花脂石上,,更倩誰人說故侯。 七絕 武侯祠小望 文/臘洲渡 卻入祠中拜故侯,,一環(huán)苑里尚如秋,。 落花總與啼烏在,只使行人不敵愁,。 七絕 客次成都 文/臘洲渡 天如咫尺近窗櫥,,作客宵深睡意無。 但聽行人歸遠巷,,高樓燈火暗成都,。 七絕 武侯祠出師表石刻 文/臘洲渡 尚存一列柏蕭森,石徑迴行聽鳥音,。 客立堂中何所得,,出師表解老臣心。 七絕 青銅城市酒店 文/臘洲渡 華燈琉影照深堂,,雕柱朱檐一例光,。 錦地皆投窗外影,,冬來銀杏作金黃。 七絕 吊杜甫 文/臘洲渡 草堂茅屋浸冬煙,,窗外行人影斷連。 槢上曾吟風破屋,,欄前溪響尚依然,。 七絕 杜甫草堂溪邊小佇 文/臘洲渡 茅廬三丈屢行經(jīng),訪客來時天漸明,。 檐下柴門長不掩,,小溪流響送詩聲。 七絕 杜甫草堂外溪邊行 文/臘洲渡 繞廬竹徑小溪邊,,碧影參差得自然,。 舊日窗前無客到,恰將佳句寫閑箋,。 七絕 杜甫草堂外觀梅 文/臘洲渡 參差小徑草泥斜,,樹掩草堂到客嘩。 卻見溪頭枝自臥,,天寒猶未放梅花,。 七絕 杜甫草堂外池邊 文/臘洲渡 城西霧氣竹林斜,行客白頭度歲華,。 讀罷杜詩三五遍,,乘閑來看草堂花。 七絕 吊杜工部像 文/臘洲渡 倚門欲去客還停,,垂吊重來自有情,。 詩圣臺中居寂寞,檐前不住鷓鴣聲,。 七絕 訪杜工部祠 文/臘洲渡 葉子花旁石徑開,,草堂風景步移回。 客來一片蕭森氣,,合向祠堂吊詩才,。 七絕 杜甫草堂浣花溪小坐 文/臘洲渡 芭蕉蔭下細竹籬,徑上偶鳴樹上鸝,。 我在廊間憑柱坐,,浣花深處客行稀。 七絕 訪杜甫草堂 文/臘洲渡 偏居一舍屢沉柯,,曾唱秋風所破歌,。 千載下來尋訪處,堂前猶是鷓鴣多,。 七絕 曉過撫琴故經(jīng) 文/臘洲渡 曉行客過撫琴臺,,市上楹門未得開,。 自對一泓清曲水,當年曾送婉聲來,。 七絕 薛濤紀念館用薛濤邊樓壯歌原韻 文/臘洲渡 芙蓉花落蜀天秋,,詠日誰知句中愁。 竹上鷓鴣啼不住,,行人莫倚望江樓,。 七絕 登望江樓 文/臘洲渡 芙蓉花岸水依依,正合風煙遠目時,。 久倚危欄尋故實,,望江樓上學吟詩。 七絕 登望江公園吟詩樓 文/臘洲渡 竹籠檐棟舊園庭,,小徑玉橋繞地縈,。 登得危樓閑縱目,錦江似舊送詩聲,。 七絕 薛濤墓 文/臘洲渡 唐竹高林自翠婷,,徘徊繞墓鳥不驚。 立來欲學吟詩句,,先賞欄前午籟聲,。 七絕 小龍翻大江 文/臘洲渡 其一 成都市巷競車流,駐足龍庭煙靄浮,。 拂面鍋香連雅座,,琴聲一片客登樓。 其二 曲接銀欄到錦堂,,佳人語軟著唐妝,。 屏風輕隔華燈影,雅桌紅飄散辣香,。 其三 蜀樓朱擁富亭臺,,盛宴椒鍋徹夜開。 酒香肴熟宜食際,,屏間人送好歌來,。 七絕 成都懷古 文/臘洲渡 萬廓樓臺起蜀川,煙花歌舞斗翩躚,。 成都更過揚州好,,一算繁華六百年。 七絕 成都見芙蓉紅蕾懷古 文/臘洲渡 新王只是筑樓臺,,令植芙蓉映日開,。 四十煌都如錦繡,脂花擁著美人來。 七絕 成都曉望 文/臘洲渡 客晨偶爾立陽臺,,直見縱橫車馬回,。 只是才當銀杏落,滿城錦伴玉樓開,。 七絕 青城山歸成都 文/臘洲渡 如絲細雨錦街回,,上下華燈倚目開。 十萬香車流不矣,,一城喧奪客歸來,。 七絕 登望江公園薛濤詠詩樓 文/臘洲渡 獨居便得浣花愁,整罷青箋黛淺勾,。 更與風流同際會,一時登上詠詩樓,。 七絕 別成都 文/臘洲渡 驅車行客只匆匆,,五日成都興尚濃。 萬里歸途從此度,,益城恰入夕陽中,。 七絕 倚都江堰仰望 文/臘洲渡 棧道神仙過亦愁,眠江影壁削千秋,。 危樓已在云間露,,更有青峰立上頭。 七絕 讀屈翁山湘江曲 文/臘洲渡 其一 非緣一帶覓封侯,,但痛河山散鼎甌,。 萬里征途云壑外,愁人始入洞庭秋,。 其二 河山豈只屬王侯,,草介書生亦護甌。 彈劍吹燈長滴淚,,一詩寫罷足千秋,。 七絕 庭院小詠 文/臘洲渡 碧墻之內是人家,玉砌明窗證富華,。 更接綠茵紅一樹,,高鸝聲落動荊花。 七絕 少時讀書在思賢村附近而不知屈翁山 文/臘洲渡 我與先生隔水居,,山崗碧桁對村廬,。 少年游戲無知矣,未讀莘汀一冊書,。 七絕 過羊城 文/臘洲渡 玉橋漸過北堤來,,景致隨移客目回。 云影下為新市井。萬樓勢擁一江開,。 七絕 上天麓山 文/臘洲渡 微陽翻暖白云浮,,指路行車天麓湖。 偶有山花開淡色,,人家樓閣踞高孤,。 七絕 途中偶得 文/臘洲渡 行車絡繹客途斜,稚子無端也作嘩,。 天上云綿浮遠近,,紫荊開似半城霞。 作者簡介 凌偉添,,微信名臘洲渡,,廣州市黃埔區(qū)人,小學教師,。 西樓文苑 《西樓文苑》致力于傳承與發(fā)揚中國文化,,定時推送,分享經(jīng)典,,領略中華文化之瑰麗,。西樓文苑長期等待有愛心的老師加入 ,主編 群管 顧問 虛位以待,,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純文學的平臺,,感謝您的支持。 約稿 1:作品必須本人原創(chuàng),,不可一稿多投,。一個月未見播發(fā),可自行處理,。文責自負,。 2:本平臺可發(fā)詩詞,詩歌,、散文,、隨筆、雜文,、小說,、字數(shù)不限。 3:作品贊賞費用,,三天內的百分之六十給作者,,百分之四十用作平臺運轉。低于10元的贊賞金不再發(fā)放給作者,。 4.同題詩的贊賞金不發(fā)放給作者,,留作平臺運轉。 投稿渠道 |
|
來自: 新用戶6499dlr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