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5350字,,閱讀約需要11分鐘 漢字探微 (051) 上善若水——釋“善” (下) 朱英貴 (承接上文) 三、“善”字的字義演變源流 “善”字的造字本義應(yīng)為吉祥,,吉利,。例如:“善,吉也,?!保ā墩f文解字》)再如:“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禮記·中庸》)這一句中的“善”即吉祥,,“不善”即不吉利,。又如:“來者以善日邪時,孰與邪日善時,?”(《漢書·翼奉傳》)這一句中的“善日”與“善時”即“吉日”與“吉時”的意思,。 “善”字由其吉祥、吉利的造字本義可以產(chǎn)生如下一些直接或間接引申義: 其一,,表示美善,,美好。例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再如:“豈人主之子孫則敢不善哉?”(《戰(zhàn)國策·趙策》)又如:“其間名山水而州者以百數(shù),,永最善,。”(唐·柳宗元《游黃溪記》) 由此可引申出如下幾種意思: 一是表示和善,,慈祥,。例如:“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詩·邶風(fēng)·凱風(fēng)》)這幾句詩的大概意思是:和風(fēng)吹自南方來,,吹拂棗樹長成柴,。母親賢惠又慈祥,我輩有愧不成材,。再如:“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韓愈《原毀》)意謂—種和善的行為是容易做到的,,一種技藝是容易掌握的,。又如:“一言難盡,自從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負?!保ā督鹌棵吩~話》第一回) 二是表示交好,,親善。例如:“夷吾善鮑叔牙,?!保ā秴问洗呵铩べF公》)再如:“今其狀陽言與韓,其實陰善楚,?!保ā妒酚洝ろn世家》)又如:“公與余嘗為僚,相善,?!保ㄋ巍ぴ枴豆屎擦质套x學(xué)士錢公墓志銘》) 三是指稱好處,優(yōu)點,。例如:“我有善則立譽我,,我有過則立毀我?!保ā豆茏印ば》Q》)再如:“吾好聲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進一人,,是長吾過而黜吾善,君子以為能譴矣,?!保ū蔽骸めB道元《水經(jīng)注·河水四》) 其二,,表示喜好,,欣羨,。例如:“施民所善,去民所惡,?!保ā秶Z·吳語》)再如:“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保ā蹲髠鳌は骞荒辍罚┐藘衫秊橄矏鄣囊馑?。又如:“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保〞x·陶淵明《歸去來辭》)此為羨慕的意思,。 由此可引申出如下幾種意思: 一是表示贊同,應(yīng)諾,。例如:“使孔子徒欲表善顏淵,,使子貢賢,門人莫及,,于名多矣,,何須問于子貢?”(王充《論衡·問孔》)此為贊許的意思,。再如:“孟獻子曰:‘請城虎牢以逼鄭,。’知武子曰:‘善,?!保ā蹲髠鳌は骞辍罚┯秩纾骸绊n信曰:‘善?!瘡钠洳?,發(fā)使使燕,燕從風(fēng)而靡,?!保ā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髢衫摹吧啤北響?yīng)諾,含有贊成的意思,。 二是表示感嘆,,贊嘆。例如:“孔子曰:‘衛(wèi)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禮記·檀弓下》)再如:“宣子曰:‘善哉,,子之言是?!保ā蹲髠鳌ふ压辍罚┯秩纾骸褒R景公問政于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唬骸圃?。’”(《論語·顏淵》)邢昺疏:“景公聞孔子之言而信服之,,故嘆曰‘善哉’,。” 三是指稱贊美,,褒揚,。例如:“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保ā俄n非子·說林上》)再如:“君子善傅母之防未然也?!保h·劉向《列女傳·齊女傅母》)又如:“當食而嘆,,聞弦而驚,不以眾人之善為是非,,唯以相公之意為衡準,。”(唐·劉禹錫《上杜司徒書》) 其三,,表示使之善,,改善。例如:“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保ā抖Y記·樂記》)再如:“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保ā兑住u》)孔穎達疏:“君子求賢,,得使居位,化風(fēng)俗使清善,?!?/span> 由此可引申出如下幾種意思: 一是指稱修治,治理,。例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保ā睹献印けM心上》)孫奭疏:“不得志則脩治其身以立于世間?!痹偃纾骸敖穹虿簧苾?nèi)而恃外者,,未有不為羆之食也?!保ㄌ啤ち谠读`說》)又如:“圣賢安顧其一身哉,,上之欲善天下,次之欲淑來世,?!保鳌し叫⑷妗蹲x聱隅子》) 二是表示擅長,善于,。例如:“善戲謔兮,,不為虐兮?!保ā对姟ばl(wèi)風(fēng)·淇奧》)意謂擅長幽默又風(fēng)趣,,笑談話語不傷誰。再如:“奕秋,,通國之善弈者也,。”(《孟子·告子上》)再如:“秦皇帝惜其善擊筑,,重赦之……”(《史記·刺客列傳)又如:“括博學(xué)善文,,于天文、方志,、律歷,、音樂、醫(y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保ā端问贰ど蚶▊鳌罚?/span> 三是表示通曉,,熟悉。例如:“不陵節(jié)而施之謂孫,,相觀而善之謂摩,。”(《禮記·學(xué)記》)孔穎達疏:“善,,猶解也……但觀聽長者之問答,,而各得知解,此朋友琢摩之益,?!痹偃纾骸皡s說武士擁張遼至,操指遼曰:‘這人好生面善,?!保ā度龂萘x》第十九回)又如:“雖然面善得很,卻不曉得他姓甚名誰,?!保ā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四五回) 其四,表示適意,,適宜,。例如:“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保ā肚f子·逍遙游》)再如:“布之新不如纻,纻之獘不如布,,或善為新,,或善為故?!保ā痘茨献印ふf林訓(xùn)》)高誘注:“善,,猶宜也?!庇秩纾骸捌鸩轿嘀耖g,,微飆泠然善?!保ㄇ濉し轿摹独钆R淮玄素招集松筠閣》詩) 由此可引申出如下幾種意思: 一是表示容易,。例如:“自征引洛水至商顏山下。岸善崩,,乃鑿井,,深者四十余丈。”(《史記·河渠書》)張守節(jié)正義:“言商原之崖岸,,土性疏,,故善崩毀也?!痹偃纾骸皠⑾颉秳e錄》:‘殺青者直治竹作簡書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簡者,,皆于火上炙干之?!保ā短接[》卷六○六引漢應(yīng)劭《風(fēng)俗通》)又如:“海岳精液,,善生俊異,后先絡(luò)繹,,展其殊才,?!保斞浮都饧斑z補編·〈越鐸〉出世辭》)又如:多愁善感,。 二是表示妥善,好好地,。例如:“無德以及遠方,,莫如惠恤其民而善用之?!保ā蹲髠鳌こ晒辍罚┰偃纾骸扒赝醣叵捕埔姵?。”(《戰(zhàn)國策·燕策》又如:“今姑貸汝,,后不善自改,,且復(fù)妄言,我當焚汝廬,,戕汝家矣!”(明·高啟《書博雞者事)又如:“此三卷之書,,可以善觀熟視,只可與天機星同觀,,其他皆不可見,。”(《水滸傳》第四二回) 三是指稱眾多,,豐收,。例如:“民之未戾,職盜為寇,。涼曰不可,,覆背善詈。”(《詩·大雅·桑柔》)鄭玄箋:“善,,猶大也,。”再如:“牧民者厚收善歲,,以充倉廩,。”(《管子·小問》)又如:“江淮田一善熟,,則旁資數(shù)道,,故天下大計,仰于東南,?!保ā缎绿茣?quán)德輿傳》) 四是作副詞用時還可以有大多、經(jīng)常,、輕易的意思,,例如:“風(fēng)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保鳌⒒犊帻S記》)又如:“敵人不會善罷甘休?!?/span> 另外,,“善”字還有一些通假用法,諸如:“具大牢以為善,?!保ā肚f子·至樂》)這里的“善”通“膳”。又如:“善刀而藏之,?!保ā垛叶〗馀!罚┻@里的“善”通“繕”,。 根據(jù)上面對“善”字的字義演變過程的梳理,,現(xiàn)將“善”字字義的發(fā)展脈絡(luò)簡示如下(示意圖中的橫直線表示字義之間的先后演變關(guān)系): 四、含有“善”字文化含義的相關(guān)成語 含有“善”字的相關(guān)成語很多,,“善”字在其中也保留有形容詞,、動詞、副詞等各種含義,,而且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還可活用作名詞,,下面分別列舉一些,以見一斑,。 其一,,成語中用作形容詞的“善”,,例如: 積善成德——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長期行善,就會形成一種高尚的品德,。語見《荀子·勸學(xué)》:“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span> 善有善報——做好事必有好的報答,。常與“惡有惡報”連用。語見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span> 多多益善——比喻越多越好。源自《史記·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善男信女——原指皈依佛教的人,。后泛指虔誠信奉佛教的男女,。語見清·錢泳《履園叢話·臆論·拒客》:“釋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師,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來禮佛者,,有來布施者,,從不拒客之禮?!?/span> 嫉惡好善——憎恨壞人壞事,,鼓勵好人好事。語見《舊唐書·王珪傳》:“至如激濁揚清,,嫉惡好善,,臣于數(shù)子,亦有一日之長,?!?/span> 善財難舍——善財:原為釋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愛惜”意,指“愛惜錢財”,。舍:施舍,。指人愛惜錢財,不愿施舍于人,。常用來譏諷人非常吝嗇,。源自《西游記》第四十二回:“菩薩罵道:‘你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這善財也難舍,。” 盡善盡美——內(nèi)容和形式都完美無缺,;沒有缺點,。形容事物完美到?jīng)]有一點兒缺點。語見西漢·戴圣《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改過遷善——改正錯誤,,變成好的,。指去惡就善。源自《周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盡善盡美——極其完善,,極其美好,。形容事物完無缺。源自《論語·八佾》:“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來者不善——強調(diào)來人不懷好意,,要警惕防范,。語見清·趙翼《陔余叢考·成語》:“‘來者不善,善者不來’,,亦本《老子》‘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句?!?/span> 其二,,成語中用作動詞的“善”,,例如: 兼善天下——原意為“達則兼善天下”,意謂得志做了大官同時也要把天下治理好,。語見《孟子·盡心上》:“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span> 親仁善鄰——親近仁德,與鄰為善,。語見《左傳·隱公六年》:“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span> 與人為善——與:贊成;為:做,;善:好事,。原指贊成人學(xué)好。現(xiàn)也指對待別人有善意,。語見《孟子·公孫丑上》:“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span> 獨善其身——善:弄好。原指加強其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F(xiàn)指只要自己好而不關(guān)心別人的個人主義處世哲學(xué),。語見《孟子·盡心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樂善好施——樂意作善事,,喜歡施舍,。源自《史記·樂書二》:“聞徽音,使人樂善而好施,;聞羽音,,使人整齊而好禮?!?/span> 其三,,成語中用作副詞的“善”,,例如: 多錢善賈——亦作“多財善賈”。謂錢多好作買賣,。比喻具備充分條件,,則事容易辦成。語見《韓非子·五蠹》:“鄙諺曰:‘長袖善舞,,多錢善賈,。’” 知人善察——善于識別觀察人才,。語見《魏書》:“知人善察,,難眩以偽?!?/span> 知人善任——了解下屬,;善于任用。源自漢·班彪《王命論》:“四曰寬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善解人意——善于理解別人的意圖,。語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八十七回:“他總不離楊妃左右,,最能言語,善解人意,,聰慧異常,,楊妃愛之如寶,呼為雪衣女,?!?/span> 恂恂善誘——恂恂:同“循循”,有次序的樣子,;誘:引導(dǎo),。指善于引導(dǎo)別人進行學(xué)習(xí)。語見漢·趙壹《報皇甫規(guī)書》:“豈悟君子,,自生怠倦,,失恂恂善誘之德,同亡國驕惰之志,,蓋見機而作,,不俟終日?!?/span> 諄諄善誘——耐心懇切地教誨,、誘導(dǎo)。語見宋·劉摯《乞重修太學(xué)條制疏》:“昔之設(shè)學(xué)校,,教養(yǎng)之法,,師生問對,,憤悱開發(fā),相與曲折反復(fù),,諄諄善誘,。” 善罷干休——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罷休,。好好地解決糾紛,不再鬧下去(多用于否定),。語見《紅樓夢》第六十五回:“他看見奶奶比他標致,,可比他得人心兒,他就肯善罷干休了,?” 善與人交——善于與別人交朋友,。語見《論語·公冶長》:“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span> 善始善終——做事情有好的開頭;也有好的結(jié)束,。語見《莊子·大宗師》:“善妖善老,,善始善終?!?/span> 多謀善斷——形容人能不斷思考,,并善于判斷。源自晉·陸機《辨亡論》上:“疇咨俊茂,,好謀善斷,。” 能歌善舞——擅長歌舞,。語見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二十九回:“不論才人,、美人、嬪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見者,,許報名到顯仁宮自獻?!?/span> 驍勇善戰(zhàn)——勇猛矯健,善于戰(zhàn)斗語見《南齊書·戴僧靜傳》:“其黨輔國將軍孫曇瓘驍勇善戰(zhàn),,每蕩一合,,輒大殺傷,,官軍死者百于人?!?/span> 能言善辯——形容很會說話,;善于辯論;口才好,。源自元·尚仲賢《氣英布》:“若得能言巧辯之士,,說他歸降?!?/span> 其四,,成語中用作名詞的“善”,例如: 從善如流——從:聽從,;善:指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如流:像水從高處流下那么快。聽從高明正確的意見和建議就像水從高處流下來一樣順暢,。形容樂于接受別人提出的正確意見,。語見《左傳·成公八年》:“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 惡不去善——不因為厭惡某人而否定他的優(yōu)點,。語見《左傳·哀公五年》:“私仇不及公,好不廢過,,惡不去善,,義之經(jīng)也?!?/span> 樂善不倦——樂于堅持做好事不是疲倦,。語見《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 從善如登——比喻學(xué)好很難(學(xué)壞卻很容易),。語見《國語·周語下》:“從善如登,,從惡是崩?!?/span> 勸善戒惡——勉勵好人,,懲罰壞人。語見晉·袁宏《后漢紀·賈逵傳》:“強干弱枝,,勸善戒惡,。” 掩惡揚善——謂對待別人諱言其過惡,稱揚其好處,。語見漢·班固《白虎通·謚》:“天子崩,,大臣至南郊謚之者何?以為人臣之義莫不欲褒其君,,掩惡揚善者也,。” 擇善而從——選擇好的而遵循,。源自《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span> 見善若驚——看見好人好事就會受到震動。語見《三國演義》第二十三回:“忠果正直,,心懷霜雪,;見善若驚,嫉惡如仇,?!?/span> 推賢舉善——舉薦賢士,,引進好人,。語見元·無名氏《伐晉興齊》第四折:“喜孜孜推賢舉善,永綿綿龍虎風(fēng)云,?!?/span> 隱惡揚善——隱蔽別人的壞處;宣揚別人的好處,。源自《禮記·中庸》:“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span> 擇善而行——選擇有益的事去做,。語見唐·魏徵《十漸不克終疏》:“此直意在杜諫者之口,豈曰擇善而行者乎,?”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道德經(jīng)》:“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币馑际钦f,,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人的品格應(yīng)該向水一樣,,做事情行云流水,靜止如水。人的最高境界要像水一樣,,能屈能伸,。 (全文完) 相關(guān)鏈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