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金梅 主播:楓韻 編輯:小鹿 我的家鄉(xiāng)——楊河村 放眼瞭望,,如今我的家鄉(xiāng)舊貌換新顏,。全村鋪上了水泥路面,直達村民家門口,。下雨天,,村民們再也不用擔心走泥濘道路了。徹底改變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歷史,!村里衛(wèi)生也干凈多了,綠樹掩映的新瓦房坐落有序,,窗明幾凈,,家家戶戶沐浴著新農村建設的東風。 幾年前,,楊河村還是另一番景象,。垃圾亂倒、污水橫流,,臟亂差是揮之不去的印象,。如今沉寂許久的楊河村,被新時代的浪潮喚醒,,破繭成蝶,。 村民們選出了“一肩挑”的優(yōu)秀負責人,帶領大家搞養(yǎng)殖,,種農作物,,老百姓的口袋漸漸鼓起來了! 村里建起了污水處理設施,,村民門口投放了垃圾箱,,村子的“顏值”靚起來了,!“現(xiàn)在我們村越來越美了,以前是土墻,、土路,現(xiàn)在鋪上了柏油路,,土墻改成磚墻,,自來水也通了?!贝迕耨R大爺激動地逢人便說,。 新班子,推進農村新治理,,工作有了成效,,鄉(xiāng)村面貌有了巨大改善! 村子南端,,建起了新的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大廳,寧靜溫馨的書屋,,獨具韻味的文化禮堂,,讓大家對過上好日子有了更多的暢想。村里把大伙兒的事放在首位,,和困難戶結對子,,老百姓的難事就是自個兒家的事。 村干部幫助殘疾人馬大叔一家脫貧,,走上正常生活軌道,。 ‘教育要先行’’,村干部進村入戶講述著,,只有念書,,才能走出大山!村民們清醒地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流行這樣一句話:“寧愿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學”! 楊河村還建立了文明實踐站,,廣泛開展新時代思想宣傳教育,,群眾性志愿服務,文化惠民,,體育健身等活動,,以文化為理念建設老百姓的“精神家園”。 清晨,,村頭大喇叭響起了“早新聞”,,大家都放慢腳步,,洗耳恭聽,互聯(lián)網使人人手里有了“掌中寶”,,村里的微信群,、線上的“微宣講”,無論男女老少,,只要拿起手機輕輕一點,,那些暖心的話語,便飛入尋常百姓家,,滋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鄉(xiāng)村講臺上,“養(yǎng)牛能手”,、“養(yǎng)蜂專家”傳授著“致富秘訣”,,講述著自己勤勞致富的故事。大家明白了,,幸福不是祈禱來的,,是靠奮斗得來的。 全村招募了四十多名志愿者,,搞起了“4+N”志愿服務,。“紅馬甲”志愿者像隨風而起的蒲公英,,將文明的種子撒滿楊河大地,。他們不辭勞苦清理街頭路邊垃圾,幫助孤寡老人洗衣,,打掃房屋,。村民汪大爺說“志愿者給我在這兒量血壓、理發(fā),、照相都不要錢,,這比我去外面剪得還好!” 志愿服務隊隊員小喜說:“我們雖然累一點,,但是每次看到路面整潔,,心里覺得很值得,也很高興,?!痹讵毦永先笋R主麻家中,志愿者們掃地,、擦窗戶……家里變得亮堂起來了,。馬主麻非常感動,他說:“志愿者們過來幫我打掃衛(wèi)生,,房子干凈了,,連空氣都清新了,,非常感謝他們”。 7月18日一早剛剛下雨的時候,,保潔員小呂沿河岸附近進行清掃,,她每天使用的“25號”電動三輪車,被停放到街邊一個不起眼的地方,,為早高峰期間匆忙趕路的人留了便利出行的空間,。大風裹著雨水,樹葉,、紙張等垃圾緊貼路面不方便笤帚清掃,她干脆用手拾撿垃圾,,再倒進三輪車后的廢品箱內,。她說:“一般趕上下小雨,我們都不避雨,,不停掃,,趁著雨水沖刷,還能把果皮箱收拾干凈,!看雨下大了,,選擇就近地方避雨,待雨小了再繼續(xù)掃,?!?/p> 上午9點多,雨漸漸小了,,路也清掃好了,,我想這下她該休息了吧。我可以和她閑聊一會了,,誰知她接到清掃分隊隊長的電話,。一聲“對不起”!說著她騎上三輪車又趕往南川路段去了,。望著她漸行漸遠的背影,,我思緒萬千。從“人幫我”到“我?guī)腿恕?,越來越多的人,,都想穿上“紅馬甲”,用一技之長幫助別人,,鄰里守望蔚然成風…… 志愿者不僅清理垃圾美化環(huán)境,,還向村民宣傳愛護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意義,,增強了村民的文明意識,,環(huán)保意識,。 周末,走進村部,,你會看到活動早已安排滿滿的,。廣場舞表演、紅色電影展播,,合唱隊更是擁擠得水泄不通,。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無論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贊歌……” 文化禮堂里,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傳遞著對祖國的依戀,。 孩子們除了學校的課程外,還有了文化禮堂,,這文化活動簡直就是“催化劑”,,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從而使他們懂規(guī)矩,,學科學文化知識,,從小就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馬天龍,,家境貧寒,,父母靠打工供他上學,十年寒窗,,考上了武漢大學,。張萍萍,品學兼優(yōu),,高三畢業(yè),,順利進入清華大學……涓涓細流,匯成江海,。 “鄉(xiāng)村振興”和“精準扶貧”成為農村政策的關鍵詞,,鄉(xiāng)村的發(fā)展和振興逐漸成為新的時代熱點。楊河村順應了時代潮流,,以己之力,,用智慧和汗水正譜寫著鄉(xiāng)村振興的華美樂章! 作者 主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