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掌據(jù)說是五臺山傳下來的養(yǎng)生祛病功法,。該功法特點是∶'三調(diào)'并用,,動靜兼練;剛?cè)嵯酀搶嵶儞Q;松緊相輔,,運動全面,。五行與五臟相關(guān),可以做為辨證施功的基礎(chǔ)功法,。'五行掌'是動作較為完備的一種功法,。據(jù)宋代鄒樸庵的《太上玉軸六字氣訣》記載,其預(yù)備活動是∶'叩齒三十六以定神,,先攪口中濁津,,漱練二三百下,候口中成清水,,即低頭向左而咽之,,以意送下,候泊汨至腹間',。其呼吸方法要求是∶'低頭開口念呵字,,以吐出心中毒氣。念時耳不得聞聲,,聞即氣粗;反損心氣也,。念畢低頭閉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氣,,以補心氣,。吸時耳亦不得聞吸聲,聞即氣粗,,亦損心氣也',。劉完素的《素問玄機原病式》記載∶'臟腑之六氣,實則行其本化之字瀉之,,衰則行其勝己之字瀉之',。雖然唐代孫思邈在《備急千金要方》有大呼,、細呼之分,但該法基本上屬于瀉法的,,據(jù)明代龔居中《紅爐點雪》的記載,,該法大多治療臟腑實證。因此,,運用時,,應(yīng)如《圣濟總錄》所指出的'疾已即止',不可練得太多,,太猛,。以下所引用的口訣,見于清代尤生洲的《壽世青編》∶ '春噓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秋咽定收肺金潤,冬吹腎水得平安,,三焦嘻卻除煩熱,,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尤勝保神丹;發(fā)宜多梳氣宜煉,,齒宜頻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侖(頭頂,指小周天功法,,交通任督二脈),,雙手指摩常在面'。 【練 習(xí) 方 法】 一,、功前預(yù)備活動 1.寬衣松帶,,全身放松。 2.輕輕叩齒36次,,舌攪口內(nèi)36次,。 3.分三次吞津,以意送至丹田(小腹部),。 4.以手指梳頭,,雙掌搓熱,干洗面各36次,。 二、推法——肝,、噓木 1.動作與要領(lǐng) (1)站立,,兩足平行,與肩同寬,,兩膝微屈,,兩臂下垂,,屈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對,,靠近小腹。 (2)以鼻緩緩吸氣,,意念暗示清氣從兩足大趾沿大腿內(nèi)側(cè)的肝經(jīng)上升至兩脅;與此同時,,兩手如托物狀.緩緩上移,至胸前與肩平時吸氣盡,。 (3)隨呼氣默念'噓'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由兩脅沿肝降至足大趾;同時反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隨呼氣雙手緩緩向左前方推出,,左腳隨之向左前方邁出一步,,呈弓步,重心放在前屈的左腿上,,右腿伸直,。 (4)至呼氣盡時反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對,,向下收回至小腹前;同時伸左腿屈右膝,,重心后移至右腿上;再開始吸氣如(2)式,如此重復(fù)10次;收回左腿,,如(1)式,,再換右腳向右前方邁出1步,亦循環(huán)10次,。 (5)動作要緩慢,,配合柔和的呼吸;日光注視雙手,屈腕稍用力,,使指尖有酥酥的得氣感;意識氣血沿肝經(jīng)循行路線升降,,吸氣時大趾微微上翹,容易得氣,。 2.功用與主治∶疏肝理氣,,平肝潛陽。 (1)治頭痛,、眩暈,、耳鳴、目赤,、羞明,、口苦,、咽千、急躁易怒,。 (2)治惡心,、嘔吐、胸脅骯腹脹痛,,腰痛,、疝氣。 (3)治小便不利,、遺尿,、泄瀉??捎糜谏窠?jīng)衰弱,,高血壓,青光眼等各種眼疾,,胃腸病,,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更年期綜合征,。 三,、拓法——心、呵火 1.動作與要領(lǐng) (1)預(yù)備姿勢及動作基本同推法,,但吸氣時暗示清氣從小指內(nèi)側(cè)沿心經(jīng)路線(臂的后緣)至胸中,。 (2)呼氣時默念'呵'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沿心經(jīng)散至小指,,同時,推出的雙掌如拓碑帖狀,,由左向右緩緩移動,。 (3)至呼氣盡時,直腰雙腿下蹲,,掌心向上,,指尖相對,雙手向下收至小腹前,。 (4)再開始吸氣如(1)式,。重復(fù)10次,收回左腿,,再出右腿,,從右向左拓,也重復(fù)10次。 (5)呼氣時,,除默念'呵'字外,要意守掌心'勞宮'穴和小指尖內(nèi)側(cè)的'少沖'穴,,并使手指伸直用力上翹,,以產(chǎn)生酥麻的氣感;腰要正直,軀千也隨雙手左右升降做圓運動,。 2.功用與主治∶清心瀉火,,養(yǎng)血安神。 (1)治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口苦咽痛、尿黃淋痛,,以及沿心經(jīng)循行部位上的疼痛,,掌心熱。 (2)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喜笑,,悲泣等。 可用于神經(jīng)衰弱,,心律紊亂以及輕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癥,。 四、壇法——脾,、呼土 1.動作與要領(lǐng) (1)預(yù)備姿勢同推法(1),。 (2)隨吸氣左腿屈膝,盡量上抬大腿,,足尖向下,,暗示清氣從足大內(nèi)側(cè)沿腿內(nèi)側(cè)的脾經(jīng)上升至腹部;同時左手屈肘,掌心向上,,五指并攏自然微曲;以肘為軸,,從小腹右側(cè)向上向左劃弧運動,至與視線平時,,吸氣盡,,掌心向面部。 (3)隨呼氣默念'呼'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沿大腿內(nèi)側(cè)脾經(jīng)下降;同時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左掌轉(zhuǎn)向前方,向左向下劃圓,,降至小腹又反掌向上,,疊于右手下。 (4)再吸氣時換右手右腿,,動作同(2)式,,如此交替做10次,再后退做10次,。受場地限制,,也可原地踏步做。 (5)手,、眼,、頭、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初練較難,,應(yīng)分解動作,,逐一練習(xí)∶先以站式或坐式,練習(xí)手,、眼,、頭與呼吸的配合,目光隨手轉(zhuǎn),,頭亦隨之動;吸短呼長,,吸快呼慢,默念'呼'字;熟練后,,再配合邁步,,注意重心虛實變換,掌握平衡;吸氣抬腿時,,暗示清氣上升,,足尖向下用力,容易得氣;呼氣落腿時,,暗示濁氣盡出,,清氣下降至大趾。 此式包涵太極拳中的'壇手',、'金雞獨立',、'倒卷肱'等身法,但并不相同,,細心領(lǐng)會其異同,,便容易掌握。要求動作輕靈如猿猴一般。 2.功用與主治∶開胃健脾,,消食磨積,。 (1)食少、腹脹,、院悶,、舌根強痛。 (2)噫氣,、嘔惡、泛酸,。 (3)腹痛,、腸鳴、泄瀉,、痢疾,。 (4)身重肢倦,痰飲水腫,,黃疽,,小便不利??捎糜谖改c病,、肝炎、神經(jīng)官能癥等,。 五,、捏法——肺、呬金 1.動作與要領(lǐng) (1)左腳向前邁一大步,,呈弓步;左臂向前半伸,,掌心向上,五指收攏如捏球狀;右臂抬起,,向后屈肘垂腕,,掌心向下,五指亦如捏物狀,,屈肘40度左右,,手置胸前,使肩肘,、手平,。 (2)隨吸氣,伸左腿,,屈右腿,,重心右移,臀向后坐;同時左臂屈肘收回,右臂在左臂上方向左前方伸出,,兩掌相對經(jīng)過后,,則反掌,左向下,,右向上;同時默念'咽'字,,暗示清氣從拇指經(jīng)臂內(nèi)前緣的肺經(jīng)吸入肺中。 (3)隨呼氣,,左臂向前伸出,,右臂屈肘收回,腿也前弓后箭,,垂心移左前方,,同(1)式;同時默念'哂'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沿肺經(jīng)散至拇指,。 (4)如此往復(fù)10次后,再換右臂右腿向前,,亦往復(fù)10次,。 (5)動作緩慢輕柔,軀干要前后移動,,胸腰左右移動,,擴大肺活量;呼吸時靠指捏的力量,使大魚際,、'大淵'穴(在橈動脈與腕橫紋相交處)產(chǎn)生氣感,,兩臂盡量屈伸,以宜暢肺氣,。 此式與太極拳的'倒卷肱'相似,,但并不相同,初練如手腿配合不好,,可用坐式,,單練上肢。 2.功用與主治∶宣肺解表,,降氣除痰,。 (1)治外感背痛,惡寒無汗,,尿頻黃赤,。 (2)咳嗽、咽癢,、口干,、咽痛,、氣逆、痰多,。 (3)胸悶氣壅脹痛,,呼吸不暢,沿肺經(jīng)部位疼痛,??捎糜谳p做感冒、傷風(fēng),,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jié)核恢復(fù)期,,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等。 六,、摸法——腎、吹水 1.動作與要領(lǐng) (1)左腳向左前方邁一大步,,呈前弓后箭步,,兩臂自然下垂,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置于小腹左前方平臍,。 (2)隨吸氣,,喑示清氣從足心涌泉穴經(jīng)大腿內(nèi)側(cè)腎經(jīng)升至腰部兩腎;同時左腿伸直,右膝屈曲,,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足尖微微上翹;同時雙手隨吸氣由左向右向后收回,做劃圓的撫摸功,,收至右下腹吸氣盡,。 (3)隨呼氣默念'吹'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降至涌泉,,同時雙手向左向前摸出,意守掌心,,手指微微上翹,,似有氣感;同時屈左膝,伸右腿,,重心前移至左腿,,呼氣盡時,,開始做(2)式。如此反復(fù)做10次,,再換右腿向右前方邁出,,亦做10次。 (4)此式雙掌與地面平行劃圓,,如磨豆腐一般;高不過臍,、軀干正直,腰部隨呼吸及雙掌轉(zhuǎn)圈,,加強對腎俞,、命!等穴(正對肚臍的腰部)的意守;吸氣時,,足尖用力上翹;呼氣時,,手腕抖動一下,指尖上翹,,以加強氣感,。初練配合不好時,可先不默念,,待動作熟練后,,再配合默念字與意守穴。 2.功用與主治∶補腎填精,,益陰壯陽,。 (1)治遺精、早泄,、陽萎,、精冷、不孕,。 (2)腰酸膝軟,,畏寒肢冷,眼瞼浮腫,,小便不通,。 (3)眩暈、耳鳴,、目昏,、牙痛、口十,、咽痛,、咳痰帶血,喘息,,黃疽,,腹瀉,,嗜睡,脊背痛等,。 (4)潮熱,、盜汗、顴赤,、失眠,、心悸??捎糜谏窠?jīng)衰弱,,輕癥肺結(jié)核,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等。 |
|
來自: 利弗莫爾4ui8js > 《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