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一直以來是最吸引我的事兒,。 記憶里,,老家有疼我念我的爺爺奶奶,有拿我沒辦法兒卻又禁不住夸我頑皮但可愛的左鄰右舍,,有農(nóng)村翠綠的樹,,清涼的河,香甜的果,,憨憨的牛,,還有魂牽夢繞花樣繁多孩子們各種小調(diào)皮。 這些年我喜歡書畫,,愛看,,也愛買。學會玩微信后,,像吸了大煙,,時刻在玩兒,包括參加個別枯燥無味的會時,。很多微友見我每天發(fā)圖,,就有一些問:你喜歡的那些字啊畫啊,告訴我好在哪里,? 我喜歡的字畫好在哪里,?這話問得看似簡單,卻極難回答,,我好像也沒怎么回答,,因為不知道怎么回答。今天看羅伏生畫,,被一幅扇面吸引了,。羅兄怎么構(gòu)思我不知道,但我讀出了境的清涼,、牛的愜意,,包括微友那句“好在哪里”的問,似乎也有了說詞,。 我喜歡羅伏生,,很多朋友喜歡羅伏生,,道理在哪里?拋開技巧,、流派,、水平的因素,我突然悟出的道理,,是他來自生活,,升華生活,非常巧妙地抓住了人心最為柔軟的所在,。藝術感人靠什么,?靠作者帶了情感創(chuàng)作,靠讀者讀出滿把溫情,,哽咽了喉嚨,。 我生長在農(nóng)村,跟父母外地讀四年級之前,,一直跟爺爺奶奶吃住,。直到現(xiàn)在我都無法忘懷老家一些場景。夏夜,,和爺爺奶奶躺在院子里涼席上,,大蒲扇扇蚊蟲,蝙蝠前后飛,,星星眨眼睛,那個愜意??!桑葚樹上幾顆桑葚兒要熟了,跑得出我的眼睛,! 最近微信有個視頻,,有位叫小水的男孩兒唱女童聲,一曲《捉泥鰍》真是唱絕了,。老家門口是條河溝,,東西延伸開去,把村里東,、中,、西三個小灣連起來。那時雨大,,一場暴雨,,溝滿壕平,小魚小蝦小泥鰍滿處游,,捕魚逮蝦捉泥鰍,,也是我的最愛,! 初二回家拜年,對老家又有了那些如鯁在喉的話,。村里三處小灣,,東灣平了,西灣成了臭水坑,,不足一個羽毛球場地大了,。村中間那個,四周砌了路,,擺了石桌石凳,,卻干癟癟沒了生機。四周柳樹還是幾十年來那幾顆,,咋都枯萎成那樣了,! 農(nóng)村怎么發(fā)展?是各級研究的重點,。一些新情況該引起重視了,。譬如農(nóng)村勞動力狀況,在家耕地種糧的,,都是60歲以上老人了,,糧食能保障?譬如農(nóng)村空殼現(xiàn)象,,集中建社區(qū)是個辦法,,但配套措施研究透了?還有土地板結(jié),、水質(zhì)毒化,,這一切真的很可怕! 羅伏生的畫充滿想象力,,他畫著,,肯定也享受著;我讀著,,也讀出滿眼柔情,。我不知道羅兄畫這畫時,是不是還有遺憾,、惋惜,、悲愴、甚至憤怒的情緒在,,以他憨厚誠懇的秉性,,我猜他眼里一定含了淚的。他在為山河留影,、寫照,,那才是我們美麗的家?。?/span> 2015-03-07 07:33:32 于鏤月裁云軒
戳下面的閱讀原文,,進入馬教授的店,專營名家金石書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