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4月16日,,《龍貓》在日本上映。 2018年12月14日,,《龍貓》在中國上映,。 對很多人來說,與龍貓的這次會面,,既是初次相見,,也是久別重逢。 換句話來講的就是: 這張欠了三十年的電影票,,終于有機會還了—— 《龍貓》 となりのトトロ 在第87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約翰·拉賽特(迪士尼和皮克斯創(chuàng)意總監(jiān))作為頒獎嘉賓說過這么一段話: 在世界動畫史上,,有兩座高山,。 一座叫華特·迪士尼,還有一座叫宮崎駿,。 當晚,,73歲的宮崎駿捧下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這話,,句句在理,,這獎,實至名歸,。 愛宮崎駿的中國影迷數(shù)不勝數(shù)。 但絕大部分人,真正在大熒幕上欣賞到宮崎駿的作品,,恐怕還得算14號上映的這部《龍貓》,。 在宮崎駿的整個創(chuàng)作史,甚至于吉卜力的整個創(chuàng)作史里,,《龍貓》都有著絕對重要的意義。 畢竟,,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就是龍貓,。 其它大大小小的榮譽就更多了,。 當年,,《龍貓》登頂日本電影“旬報十佳”,是宮崎駿唯一一次獲此殊榮的作品,。 英國《獨立報》評論道:龍貓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卡通角色之一,。 一代電影天皇黑澤明,在他選出的個人百佳影片中,,《龍貓》是唯一入選的動畫片,。 在豆瓣,,50多萬人給《龍貓》打出了9.1的高分,。 先來捋捋故事,。 昭和33年,,初夏。 為了能更方便照顧生病的母親,,姐妹倆五月和小梅隨父親搬到了醫(yī)院附近的鄉(xiāng)下居住,。 這里不同于城市,。 在鄉(xiāng)下,,觸目皆為青山綠水,曠野農(nóng)田,,再或者就是連綿不絕的樹木,,翠色逼人。 兩姐妹就像放生了的鳥兒,,一路上躥下跳,,這里瞧瞧那里看看,玩得不亦樂乎,。 她們在寬闊的庭院里嬉戲,在破舊的老房子里探險,,發(fā)現(xiàn)了成堆的煤球子精靈,。 后來,姐妹倆還邂逅了憨態(tài)可掬的大龍貓,。 那天,,小梅正在后院玩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只隱身失敗的小龍貓,,于是興致大發(fā),,一路窮追不舍。 沒想到追著追著,,一不小心掉進了大龍貓的老窩。 她好奇地爬上大龍貓的肚子,,問它:你叫什么名字,? 大龍貓迷迷糊糊地咕嚕出三個字:To—to—ro~ 然后翻了個身,繼續(xù)睡覺,。 于是,,Totoro就這么成了大龍貓的名字。 大龍貓的出場次數(shù)并不多,。 它的第二次現(xiàn)身,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夜晚,。 五月和小梅在車站默默地等晚歸的父親,。 沒想到先等來了頭頂荷葉,假裝自己在避雨的大龍貓,。 五月把傘送給了它。 身長兩米的大龍貓,,舉著好像也沒什么用的傘,,睜圓了眼睛,和矮矮的姐妹倆同屏而立,。 既搞笑,,又溫馨。 后來《超能陸戰(zhàn)隊》還專門P了一張海報,,致敬的正是這一幕。 大龍貓的第三次現(xiàn)身,,是在姐妹倆種下橡樹種子的時候。 它帶著同伴,給種子作法,。 轉(zhuǎn)瞬之間,盤根錯節(jié)的橡樹拔地而起,,直入云霄,,宛如神跡。 大龍貓用陀螺載著姐妹倆在空中飛行,,在樹頂吹塤,。 大龍貓最后一次現(xiàn)身,是在小梅失蹤的時候,。 母親病情轉(zhuǎn)危,,心急如焚的小梅吵著要去醫(yī)院,五月卻擔心小梅去了只會徒添麻煩,。 姐妹倆大吵一架,。 一賭氣,小梅決定獨自去醫(yī)院,,結(jié)果卻迷了路,。 后知后覺的五月自責不已,,找遍了整個村莊,,還是不見妹妹蹤影,只好求助于大龍貓,。 善良的大龍貓找來自己的朋友貓巴士,,載著五月順利找回了小梅,還送姐妹倆去了一趟醫(yī)院,。 坐在樹枝上的五月和小梅,,看著安然無恙的母親,開心地笑了......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本片的話,,那就是:素。 幾乎沒有什么沖突性的情節(jié),。 要不是因為當年同時上映的《螢火蟲之墓》,,《龍貓》可能還會更素。 《螢火蟲之墓》劇照 1988年4月,,制片人鈴木敏夫提出了讓兩部動畫打包上映的想法,以此作為宣傳的噱頭。 所以在初期的計劃里,,兩部動畫的時長應該在60分鐘左右,。 可惜,《螢火蟲之墓》的導演是高畑勛,,一個從不按常理出牌,,視藝術高于計劃的男人。 從左至右依次是:宮崎駿,、鈴木敏夫、高畑勛 高畑勛有意地將動畫擴展到了90分鐘,。 宮崎駿自然也不甘示弱,,把本只有一個女主的戲份增加到了兩個。 姐姐叫五月,,妹妹叫小梅,,也就是May。 她倆本是雙生花,。 《龍貓》海報最初設定版 最終,《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還是同時上映了,。 結(jié)果,,票房慘敗。 其實早在企劃提出的時候,,各大發(fā)行商就不大看好兩部作品,。 一個有妖怪,一個有墳墓,,風格太過昏暗,。 然而,,等到后來電視臺重播的時候,,《龍貓》卻憑著良好的口碑火遍了全國。 龍貓的各種周邊也賣瘋了,。 據(jù)1991年的一次調(diào)查,,毛絨玩具代理商Sun Arrow共賣出大龍貓100萬個,中龍貓60萬個,,其它約50萬個,。 可以說,是龍貓挽救了行走在破產(chǎn)邊緣的吉卜力,。 也正因為如此,,龍貓成為了吉卜力的吉祥物,,出現(xiàn)在了后續(xù)每一部吉卜力動畫的片頭里。 龍貓的原型,,源自于宮崎駿最愛的童話故事《橡果與山貓》。 宮崎駿筆下的龍貓則更天然呆一點,。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可愛,無害,。 毛茸茸的巨型身體,,長長的耳朵,永遠對不了焦的大眼睛,,總是茫然地望著遠方,。 什么叫一臉懵逼? 這就叫一臉懵逼,。 不過,在網(wǎng)上曾流傳過一段黑暗說法:龍貓是死神的化身,,只有臨死之人才能見到它,。 這個說法基于一宗真實案件“狹山事件”,。 昭和60年代,,就在龍貓的取景地狹山縣,少女姐姐進入森林尋找失蹤的妹妹,,隔天,,妹妹的尸體被發(fā)現(xiàn),身中16刀,。 姐姐幾近崩潰,。 做筆錄時,一直喃喃自語:“像貓一樣的怪物”,、“見到了很大的貍貓”等等,。 而這件事,恰好發(fā)生在五月,,也就是動畫中姐妹倆的名字,。 這番說法曾經(jīng)風靡一時,,傳得沸沸揚揚,,眾多粉絲打爆了吉卜力辦公室的電話,都來詢問此事,。 最后,,吉卜力工作室不得不親自出馬,,進行了官方辟謠。 但時至今日,,恐怖版龍貓仍在流傳著,。 第一次聽到恐怖版說法的時候,,我還在讀高中,。 跟很多人一樣,我覺得這個說法簡直就是一派胡言,,嘩眾取寵,,侮辱經(jīng)典。 但現(xiàn)在,,我不這么看了,。 我依舊相信《龍貓》是一個溫暖幸福的故事,但我也不再那么抵觸那些異樣的說法,。 好的藝術作品可能就是如此吧。 在作者手中活過來,,在創(chuàng)作完成時死去,,然后在讀者或觀眾心中又活過來。 更甚者,,隨著時間的變化,,作品也會變化。 有人愛黛玉,,有人愛寶釵,。 有人喜歡白雪公主,也有人喜歡惡毒皇后,。 有人能在《龍貓》里看到溫暖,,自然也有人能在《龍貓》里窺到恐懼。 隨他去好了,。 況且,龍貓真的只是一個單純的美好童話故事嗎,? 不見得,。 在宮崎駿的絕大部分作品里面,父母都是缺失的存在,。 《千與千尋》《風之谷》《天空之城》《魔女宅急便》......都是這樣,。 《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父母被變成了豬 《龍貓》卻是個例外,。 整個故事里,,有一個很重要的背景常常被人忽略掉了:病重的母親。 大人們告訴五月,,母親只是得了普通的感冒。 可是,,已經(jīng)六年級的五月心里明白,,這只不過是大人們善意的謊言。 普通的感冒不會需要專門搬到鄉(xiāng)下養(yǎng)病,,醫(yī)院也不會大動周折還發(fā)電報到姐妹倆家里,。 而且,這種情況顯然已經(jīng)持續(xù)很久了,。 這很難不讓人想到宮崎駿的自身經(jīng)歷。 在他還只有六歲的時候,,母親患上了在當時被認為是絕癥的肺結(jié)核,,常年臥病在床。 片中的母親,,極有可能也患上了肺結(jié)核,。 五月雖然還不懂,但她隱隱有著母親有可能回不來的擔心,。 她每天晚上都會寫信給母親,,閑話家常,與其說是告慰母親,,實際上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明天,,明天媽媽一定就出院了,。 所以,當醫(yī)院來電報,,說母親出院日子要延期的時候,,五月終于沒忍住,捂住臉哭了,。 她會給妹妹做早餐,,會在雨天背著妹妹等車,可她依舊也只是個孩子,。 片中不止一次提到了“死亡”。 五月曾向鄰居婆婆哭訴:媽媽死了怎么辦,? 姐妹倆最后的爭吵,,也是因為五月情急之下說出:媽媽生病死掉也沒關系嗎,? 小梅這才抱著剛剛摘下的玉米,,要去醫(yī)院送給媽媽,。 因為種玉米的老婆婆說過,吃了她種的蔬菜,,包治百病,。 她想都沒想過,,上次父親騎自行車帶她去醫(yī)院,,都花了近半天時間。 這當然是因為小梅天真無邪,,但在這之下,,同樣藏著她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與孤獨。 藏著宮崎駿童年的記憶和感受,。 對宮崎駿來說,,這大概才是適合給孩子看的動畫。 孩子們也會悲傷,,也會害怕,。 孩子們只不過是善良,并不是傻,。 可是宮崎駿又說:不用怕,會有一只大龍貓來幫你的忙,。 它看似呆萌,,卻法力無邊,善良溫和,,有求必應,。 在姐妹倆孤苦無依的時候,是龍貓前來幫忙,,給她們以希望,。 有人說,,龍貓是夢,。 要我說,龍貓是夢,,又不是夢,。 庭院中拔地而起的參天大樹,第二天不見蹤影,。 可新芽悄悄破土而出,。 除了天真無邪的姐妹倆,沒有人能一睹龍貓真容,。 可龍貓經(jīng)過人們身邊時,,也會卷起一陣輕風。 就像宮崎駿說的:其實龍貓真實與否并不重要,,世界上有龍貓這件事?lián)嵛苛宋逶潞托∶罚@就夠了,。 就像他把海報的宣傳語從“這么神奇的生物,,已經(jīng)不存在了”,改成了“這么神奇的生物,,大概還存在吧”,。 落花流水,無可奈何,,龍貓守護的古老森林,,我們或許已經(jīng)回不去了。 那歸來的燕子,,那隨風搖曳的嫩芽,,卻是似曾相識。 凡事信則有,,不信則無。 遺憾的是,,人總會長大,,看過更多更美的風景,卻很難再保持萬事萬物鮮活的童真,。 風景入了眼,,卻沒怎么入心。 常說老了老了,,其實不如說,,離最初的自己越來越遠了,。 前幾年NHK曾拍攝過一個紀錄片,跟拍宮崎駿的生活,,發(fā)現(xiàn)他每天早上都會對著走廊打招呼:早上好,。 但家中其實就他一個。 記者問他,,這沒有人呀,。 宮崎駿笑笑說,,有的哦。 這大概就是無數(shù)人愛龍貓,,愛宮崎駿的原因吧:老爺子有一顆熱愛生活,、熱愛生命、永不泯滅的童心,。 在這個并不美好的現(xiàn)實里,宮崎駿的動畫塑造了一個個奇幻卻又真實的世界,。 在那兒,,有連綿不絕的古老森林,有清澈見底的蜿蜒溪流,,有奇形怪狀的可愛精靈,。 在那兒,或許也有童心未泯的你,。 看不完的美劇,,說不完的電影,想看更多優(yōu)質(zhì)佳片,,關注公眾號“影探”(ttyingtan),,你想看的都在這里! (后臺回復“龍貓”,,宮崎駿作品打包給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