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人一虎,已經(jīng)對峙了一盞茶工夫。 那斑斕巨虎雖然饑腸轆轆,,卻也被李白的氣勢所震懾,,不敢貿(mào)然出擊。在李白身后,,吳指南的尸身頗顯豐腴,,正是它惹得猛虎流連不去。 多年前在家鄉(xiāng)蜀地,,李白豢養(yǎng)過許多珍禽異獸,,經(jīng)驗告訴他,不能慫,。只要自己周身暴露出一絲恐懼,,這百獸之王就有機會大快朵頤了。 汗水順著手中長劍點滴下墜,,就在李白兩腿疲軟快要撐持不住時,,那猛虎眼中帶著遺憾的神色,轉(zhuǎn)身消失在深林中,。 八百里洞庭煙波浩渺,,同來卻不能同歸。李白將吳指南淺埋在湖邊林木扶疏處,,便沿長江一葦東下了,。 在那之后,李白看過了千般美景,,也邂逅了別樣人生,。數(shù)年后重來舊地,只因尚有一諾未踐,。 他掘開吳指南墳?zāi)?,只見骨殖鏗鏘,筋肉猶在,。他含淚持刃,,剔去筋肉,洗凈灰土,,把這些骨頭裹起來帶在身上,。 此時的李白,已然是個拮據(jù)不堪的窮光蛋,。在和吳指南的遺骨朝夕相處了幾天之后,,他終于借到一筆錢,將這位不幸的友人改葬于武昌城東,。 一切結(jié)束,,李白長舒口氣,。友人的靈魂,終于可以安息了,。 二 作為中國文學(xué)史上唯一能和杜甫爭奪一哥的大詩人,,李白家世、生平諸多事項眾說紛紜,,迄無定論(所以本文的很多敘述只算聊備一格),。即便有華人的地方都能背幾首李白的詩,不影響李白仍是個謎一樣的男人,。 根據(jù)李白自述,,他祖上來頭不小,是東晉時期雄踞敦煌,、酒泉一帶的涼武昭王李暠,。如果再往前追溯,這個家族在漢代還出過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飛將軍李廣,。 如果李白不吹牛,,他便和李唐皇室屬于同一世系,唐玄宗見了李白,,也該叫一聲族爺爺(輩分很高),。 天知道犯了什么罪,李白的先祖在隋朝末年遷出中原,,謫居西域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nèi)),,公元701年,李白就出生在這里,。 李白家族為何離開中原,?還有一個更具傳奇色彩的說法——玄武門之變。在玄武門事變中,,李建成為李世民所殺,,其家人也被斬草除根。但李建成的一個兒子——也就是李白的先祖卻頗為幸運,,在李淵等人的保護下逃往西域,,成為漏網(wǎng)之魚。 無論如何,,特殊的家世讓李白幼年在異域成長,,五歲那年,,才隨父親李客移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 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少年李白的家境是極為殷實的,,但李客居然放棄大城市,,而選擇在群山阻隔,、僻處一隅的昌隆定居,他在躲避什么,?就連尊姓大名也不敢明白示人,,所謂“李客”,不過一個標示其客居身份的代號而已,。 在這樣迷惑行為的背后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秘密,,怕是永遠也無從知曉了。 由于家境優(yōu)渥,,李白從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有一點十分奇特:當(dāng)時的讀書人都把熟讀儒家經(jīng)典考取功名進入仕途作為最重要的人生目標,而李客卻似乎并沒打算讓兒子走這條路,。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上安州裴長史書》)。從神仙道教到諸子百家,,在父親的默許下,,李白小時候手不釋卷的,竟然是一堆對提分和升學(xué)沒啥幫助的課外書,。 李客有錢的程度,,已經(jīng)無需兒子陪千軍萬馬去擠獨木橋了嗎?事實上,,李白一輩子的確沒參加過科舉考試,,有人說是因為他看不上。皓首窮經(jīng)博取功名,,論資排輩升職加薪,,這太慢太不高端了。李白的理想是高談雄辯,,把皇帝一頓忽悠,,直接當(dāng)上宰相或者帝王師。這種人在古代不叫騙子,,叫縱橫家,。 也有人說,李白就算想考,,朝廷也得讓啊,。李客是個商人,“工商之家不得預(yù)于士”,,李白連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都沒有,。 無論如何,少年時代的李白比今天大多數(shù)孩子都幸福,,他讀書全憑興趣,,沒有拿著教鞭的老師塞給他一堆真題和教科書,。課余時間,他甚至還當(dāng)起了動物飼養(yǎng)員,,和小伙伴東巖子隱居在岷山之陽,,以山林為牧場,飼養(yǎng)大批奇禽,,一度引起了地方政府的注意,,要向朝廷舉薦入官,卻遭李白斷然拒絕,。 李白飼養(yǎng)飛禽當(dāng)然不是想從事餐飲行業(yè),。《列子》中有個著名典故“鷗鷺忘機”,,能和禽獸親密無間地相處,,是道家推崇的至高境界。對升學(xué)沒有太大興趣的李白,,把心思花在了學(xué)道修仙上,。 注意,這不是熊孩子的三分鐘熱度,,李白一生留下了大量和煉丹,、煉藥有關(guān)的詩句,政治上失意之后,,他更是直接跟著齊州高天師接受道箓,,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官方認證的道士。 李白被稱為“詩仙”,,和他一生對修仙的執(zhí)著是分不開的,。他甚至把這種虛無縹緲的追求傳染給了一個老實巴交的好朋友——杜甫。 李白曾聽說王屋山有個道士華蓋君,,修成了長生不老之術(shù),,就拽著杜甫一同進山尋訪想要拜師,沒想到他們來晚了一步,,華蓋君已經(jīng)死了(幸虧來晚了)…… 三 男兒貴有四方之志,,成年后的李白,終于要開始為前途而奔忙了,。 公元725年秋,,25歲的李白沿長江浮舟東下,無邊的星辰大海在他眼前緩緩鋪開,。 如此重大的遠行,,不可能沒有好友流連送別,但此時的李白胸中顯然并沒有多少離愁別緒,,所以在李白這一時期的詩作中,,最扎眼的卻是這首《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處在同樣年紀的杜甫曾于漫游途中寫下“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洋溢著凌云壯氣的名句,,李白這首《渡荊門送別》雖不像杜甫那般直抒胸臆大放豪言,但,,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如此氣吞山河的筆觸已然說明了一切,。 那是李白一生最美好的年華,,也是大唐最美好的年華,無數(shù)綺麗的夢如雨后森林里的蘑菇壯實飽滿,,遍地開放,,無數(shù)壯美的圖景在李白年輕寬廣的胸懷間搖曳激蕩。 當(dāng)然,,這樣昂首天外傲然睥睨的心態(tài),,還和一件事分不開,那便是雄厚的家底,。李白出川時李客朝他銀行卡里存進去的零花錢,,一定是個“天文數(shù)字”。李白因此養(yǎng)成了一個壞習(xí)慣,,動不動就給別人氪金打賞:囊昔東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上安州裴長史書》)…… 光是打賞落魄公子就花掉三十余萬,其他開銷可想而知,。如果你問那時的李白,,他交朋友的標準是什么,他的回答很可能是: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我有錢,。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李白對待金錢的態(tài)度說起來痛快,,但很快就讓他嘗到了苦頭,。 不知什么原因,李白突然變窮了,。前一秒還是個直播間里揮金如土的土豪,,后一秒就陷入了“孤劍誰托,悲歌自憐”的凄涼境地,。就連給死去的好友吳指南辦南方特色的葬禮(學(xué)名叫“二次撿骨葬”),,都不得不通過借貸來完成。 很顯然,,四川老家那邊應(yīng)該是發(fā)生了什么變故,,李客他老人家大概炒股票亂加杠桿,又或者重倉的p2p突然爆雷,。這一切,,李白諱莫如深,千載而下也便永遠成謎,。 四 就在李白彷徨失路之際,,一根橄欖枝意外地橫在了他的跟前。從此他有了一個新身份:宰相之家的上門女婿,。工作地點:湖北安陸,,結(jié)婚對象: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 以工商之家而娶前宰相孫女,,這門親事李白無疑屬于高攀的一方,。官宦人家教養(yǎng)出來的女子想必是知書達理,溫婉可人,??稍诨楹蟮氖嗄昀铮畎走^得并不開心,,所謂“酒隱安陸,,蹉跎十年”,他的一腔壯志豪情被壓抑得很厲害,。 尤其上門女婿這份工作,,即便在今天也要遭人嫌棄(詳情請參考《隱秘的角落》里的張東升),放在古代,,地位更是極為卑微,,許多朝代甚至專門制定了針對性的歧視條款。 為了揚眉吐氣激昂青云,,婚后的李白以湖北為據(jù)點,,四處漫游干謁。他的人生目標很簡單,也就是“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而已,,但從安州(即安陸)的兩位長史到著名的韓朝宗再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這些人顯然都不認為李白有這個本事,。 恥將雞并食,,長與鳳為群,。 一擊九千仞,,相期凌紫氛。(《贈郭季鷹》) 入贅許府,,沒能顯著提升李白的社會階層,。縱然心氣高過天,,現(xiàn)實卻像一只無情的巨掌,,把他按在地上反復(fù)摩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公元735年,,年僅35歲的李白寫出了曠世神作《將進酒》。35歲,,不過是人生云程發(fā)軔的年紀,,李白卻對歲月的流逝產(chǎn)生了深深的敬畏和恐懼。 也許在旁人眼里,,這位烹羊宰牛一飲三百杯的青云豪士,,這位貂裘名馬換美酒的風(fēng)流才子,面對未來該當(dāng)滿懷高掌遠蹠的雄心才是,,可其實,,在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颯爽英姿底下,少年壯志早已被萬古愁消磨得千瘡百孔了,。 在寄人籬下又干謁無門的十多年里,,李白最大的欣慰,便是臭味相投地交到了幾個知己好友,。千年過去,,今人很容易覺得岑夫子(岑勛)、丹丘生(元丹丘)這兩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家伙純屬蹭熱度。這當(dāng)然屬于時過境遷帶來的誤解,,人家岑勛也是當(dāng)時名士,,元丹丘更是李白一生摯友,李白后來能入宮供奉翰林登上人生巔峰,,就得益于元丹丘的鼎力推薦,。 由于同居湖北,李白和大詩人孟浩然也結(jié)下了一段令人神往的神仙情誼,。和面對岑夫子丹丘生時的放縱情性不同,,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在這位前輩大咖面前,,還是要收斂一下行跡,,好好扮演一個端莊的小迷弟的。 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贈孟浩然》) 和《將進酒》的奔放謔浪相比,這首詩是不是無比乖巧,?別以為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待人接物就沒了基本的情商。在死黨面前肆無忌憚,,在前輩面前乖巧端莊,,演員的這點基本修養(yǎng)還是要有的。 五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贈內(nèi)》) 在和許夫人十多年的婚姻里,,李白并不是個稱職的丈夫。許夫人為他生下一子一女,,李白也未能盡到父親的職責(zé),。他時常爛醉如泥,又總是不著家,,讀李白詩固然讓人大呼過癮,,但和李白過日子,,體驗不會太好。 大約在公元740年,,許夫人不幸離世,,40歲的李白成了鰥夫。獨自拉扯一對子女固然艱辛,,還有比這更嚴峻的處境:在李白背后戳脊梁骨,、風(fēng)言風(fēng)語的人越來越多,他已經(jīng)沒有理由繼續(xù)賴在許府了,。 四十明朝過,,飛騰暮景斜。(杜甫《杜位宅守歲》) 作為唐詩天空最耀眼的雙星,,40歲的杜甫正在長安艱難“北漂”,,40歲的李白也沒好到哪去。他不得不拖兒帶女離開許府,,投奔茫茫江湖,,暫時棲身于東魯,。在那里,,李白又有過兩個女人,但都沒有明媒正娶,。她們大概幫李白分擔(dān)了不少持家育兒的煩勞,,其中一個還為他又生下了一個兒子。 和所有不成功的男人一樣,,李白沒少被自己的女人嫌棄,,所以在公元742年秋,他終于被唐玄宗召入宮廷供奉翰林時,,除了“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李白沒忘記諷刺一句:會稽愚婦輕買臣(漢代朱買臣發(fā)跡前也曾被妻子嫌棄),,讓你當(dāng)初看不上我,! 供奉翰林是李白一輩子最高光的時刻。在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聯(lián)袂推薦下,,唐玄宗用極其特殊的規(guī)格召見了李白——“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diào)羹以飯之”。 先別緊張,,這里的“床”只是坐具,,別想多了?!坝终{(diào)羹以飯之”大概也只是為了表示恩寵,,象征性地擺弄一下羹湯,畢竟,唐玄宗親自喂飯這樣的待遇,,大概率會被楊玉環(huán)壟斷,,不可能輕易賞給一個四十二歲的男人。 因為長期抑郁不達,,李白一向沒少遭人冷遇,,這下好了,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上李邕》),,周圍人的態(tài)度自然也跟著急劇轉(zhuǎn)變——當(dāng)時笑我微賤者,卻來請謁為交歡(《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長安這個巨大的名利場,,張開它紙醉金迷的懷抱,接納了李白,。 和那些見風(fēng)使舵的勢利眼不同,,一位前輩詩人發(fā)自肺腑地欣賞李白的詩作。在忘記帶錢包的情況下,,他竟然解下象征身份的金龜換取美酒與李白暢飲,,還給這個小自己四十多歲的后輩想了個爆炸性的營銷方案:小伙子,以后你的江湖名號就叫謫仙人吧,,肯定能紅,! 在這位前輩詩人的大力轉(zhuǎn)發(fā)下,李白謫仙人的名號響徹長安城,。直到多年后點檢往事,,李白仍對此念念不忘:四明有狂客,風(fēng)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我謫仙人(《對酒憶賀監(jiān)》)。 是的,,這位前輩詩人就是《詠柳》和《回鄉(xiāng)偶書》的作者,,賀知章。 六 唐代的翰林供奉(或者叫翰林待詔),,說起來不算正式官員,,但因接近皇帝,一言不合就平步青云的大有人在,。中唐的王伾和王叔文就是從這個職位起步,,一躍成為“永貞革新”的實際掌舵人。 按照李白的規(guī)劃,,他只要給唐玄宗隨便講幾回治國安邦,、經(jīng)緯天下的方略,,唐玄宗就該肅然起敬給他安排個重要崗位。到時候,,他就可以把當(dāng)年吹過的牛都變成現(xiàn)實了,。 然而李白錯誤地判斷了形勢:自始至終,唐玄宗只把李白當(dāng)做一個才思敏捷的文學(xué)侍從而已,。吃喝玩樂時,,讓李白寫幾首詩助助興,便已是人盡其才了,。 在這件事情上,,李白的表現(xiàn)無疑讓玄宗十分滿意。著名的《清平調(diào)》三首,,便是他此類詩歌的巔峰之作,。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自古美人如美景,,往往需要詩文的加成才能迥出儕輩,,萬古傳頌。如果沒有李白的《清平調(diào)》,,楊貴妃的美人之名絕對大打折扣,。 最初的興奮過后,文學(xué)侍從的生涯開始讓李白一肚皮的抑郁不舒,。在滿朝朱紫當(dāng)中,,李白看似飄逸的身影其實寫滿落寞。高力士脫靴,、楊國忠磨墨,、醉草嚇蠻書這樣夸張的故事,放大了我們對詩仙的浪漫想象,,但并不符合李白在這一時期的真實境遇,。 有種說法認為,,唐玄宗其實考慮過授予李白正式官職,卻遭到楊貴妃的阻撓,。原因是高力士向貴妃進讒言:天啦擼,,這個李白竟然把貴妃比作趙飛燕,此人在歷史上可沒什么好名聲??! 但其實,明眼人都不難看出,,李白天馬行空,、狂放不羈的做派并不適合官場,他的自我期許和真實稟賦之間存在著深深的錯位,。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其一) 公元744年春,86歲高齡的賀知章告老還鄉(xiāng),,在他走后,,李白終于淪落到了只能和月亮對飲的境地。長安不相信眼淚,,也許是時候說再見了,。 唐玄宗痛快地批準了李白的辭職申請,還象征性地給了他一筆錢,。這就是聽起來還有點高大上的“賜金放還”,。 從此,茫茫江湖,,李白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起點,。 七 乍聽起來,“賜金放還”相當(dāng)體面,,比今天我們從公司離職還要跟老板扯皮討要工資幸福太多了,,但問題在于,我們從一家公司離職,,還有千萬家公司可供選擇,,而李白生活的時代,全天下就只有大唐王朝這一家公司而已,。 現(xiàn)在倒好,,這家公司的董事長親自給李白辦離職,以后再想就業(yè),,就千難萬難了,。 不到兩年的長安之旅,,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幻滅,。人生理想的幻滅對李白的打擊是顯而易見的,,他大病一場,幾乎死掉,,而肉體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相比,,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既然現(xiàn)實如此殘酷,,那便向虛無縹緲的仙界去尋求慰藉吧,。從少年時代開始,李白便對神仙道教癡迷不已,,和許多著名道士過從甚密,。這回,他干脆辦齊手續(xù),,變成了真正的道士,。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焦山望松寥山》) 李白更加頻繁地攀爬名山,,采摘巖穴,吟賞煙霞,。在一片似真似幻,、迷離惝恍中,他似乎看到了神奇的一幕: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夢游天姥吟留別》) 可當(dāng)他回過神來,卻只是一個夢而已,。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夢游天姥吟留別》) 夢境再璀璨,,人還是只能活在現(xiàn)實里。 現(xiàn)實倒也不是完全沒有驚喜,。離開長安后,,李白陸續(xù)收到了上天留給他的兩個彩蛋。在人生的又一個低谷,,他們構(gòu)成了天空中不多的亮色,。 744年夏,李白游蹤到達汴州(今開封),,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粉絲團長,,一個當(dāng)時還默默無聞后世卻將光耀千古的年輕人,他的名字叫杜甫,。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杜甫《與李十二白同尋范十隱居》) 李白杜甫…… 兩顆同樣偉大的靈魂,,就是這么一拍即合,,“恩愛”無比。也許在當(dāng)時人眼里,,汴州的茶樓酒肆和江山勝跡,,不過多了兩個平平無奇的游人,他們一個飛揚跳脫,,另一個一臉苦大仇深,,如此而已。 可在我們今天看來,,那是多么奢侈的一次相遇,! 詩人聞一多曾用一段熱情洋溢的筆墨形容當(dāng)時的場景:我們該當(dāng)品三通畫角,發(fā)三通擂鼓,,然后提起筆來蘸飽了金墨,,大書而特書?!覀冊俦凭o我們的想象,,譬如說,青天里太陽和月亮走碰了頭,,那么,,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天的祥瑞…… 李杜同游,,日月同輝,也只有偉大的盛唐,,才能揮灑出如此華麗的手筆,。而高適的加入,又讓這一筆更添風(fēng)力,。 作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人物,,慷慨不群且放縱不羈的高適,在性情上無疑和李白更為接近,。且高適比李白大一歲,,是同齡人,杜甫則比李白小十一歲,,在三人把臂同游之時,,杜甫對兩位前輩大咖無疑會帶上仰望的神情,。 憶與高李輩,論交入酒壚,。 兩公壯藻思,,得我色敷腴。 氣酣登吹臺,,懷古視平蕪,。(杜甫《遣懷》) 雖然李白沒有留下此行的記錄,但從杜甫的詩里,,我們可以想象當(dāng)時情景該是多么風(fēng)云際會,,詩酒風(fēng)流。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 一見如故的三位大詩人,顯然誰也想不到,,十一年后的一場戰(zhàn)亂不但席卷天下,,還將不由分說地把他們拋向各自的命運。也是到那時才能真正看出來,,744年夏秋之間的這一番詩酒高會,,誰只是周旋應(yīng)景,誰又毫無保留地走了心,。 八 除了杜甫,,上天給李白發(fā)放的第二個彩蛋,仍是一位前宰相的孫女,。大概是749年,,李白在汴州迎娶一位宗姓女子,這位宗夫人陪伴李白度過了晚年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 大家可能覺得奇怪,,為何李白的兩段婚姻,都娶的是前宰相的孫女,? 娶妻追求名門高第,,是唐代士子普遍風(fēng)氣,寒門士子就更是如此,。畢竟,,借助妻子家中的人脈,仕途會順利許多,。 李白作為商人之子,社會階層那是相當(dāng)不高,,他當(dāng)然也想娶當(dāng)朝宰相的女兒或者孫女,,但人家顯然不會搭理他,,于是退而求其次,他把目標轉(zhuǎn)向了前宰相的孫女,。 和第一次婚姻一樣,,李白仍以上門女婿的身份住在宗夫人家里,此時他已年近半百,,卻還寄人籬下,,日子當(dāng)然不會太好過。 宗夫人賢惠,,對李白也頗為用情,,但宗府其他人可就未必這么善良。 尋常的歧視,、嘲諷倒也罷了,,最讓李白痛苦的,是骨肉分離,。在第二段婚姻存續(xù)期間,,李白的女兒平陽和兒子伯禽一直寄養(yǎng)在山東。即便后來安史之亂爆發(fā),,天下大亂,,李白也沒能把孩子接到身邊(原因不明)。 嬌女字平陽,,折花倚桃邊,。 折花不見我,淚下如流泉,。 小兒名伯禽,,與姊亦齊肩。 雙行桃樹下,,撫背復(fù)誰憐,? 念此失次第,肝腸日憂煎,。(《寄東魯二稚子》) 作為父親,,李白實在沒能盡到基本的職責(zé),這導(dǎo)致他的子女不但缺少父愛母愛,,也無緣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終的結(jié)果便是阪上走丸般滑向了社會的更底層。在李白身后,,伯禽以布衣終老,,伯禽的兩個女兒更是直接淪為農(nóng)婦。名動一時的謫仙人,其后代竟然就此湮沒無聞,,成了“絕嗣之家”,。 九 李白人生的最后一次機會,出現(xiàn)在安史之亂期間,。 公元751年,,李白北上幽州(今北京),和許多落魄文人一樣,,中央的路子走不通了,,他想再試試軍旅幕府的路子。 眾所周知,,設(shè)藩鎮(zhèn)是為了保境安民,,可鎮(zhèn)守幽州的這位仁兄,卻有個與眾不同的愛好——造反,。此人名叫安祿山,,當(dāng)時身兼三鎮(zhèn)節(jié)度使,手握十五萬雄兵,,李白到幽州,,沒費什么勁就察覺出了安祿山的狼子野心。 李白不是駱賓王,,沒興趣做改天換日的風(fēng)險投資,。他本該向朝廷示警,但此事純屬徒勞——早就有好幾籮筐的人告發(fā)安祿山準備謀反了,,架不住唐玄宗對安祿山信任過頭,,不但沒引起警惕,還每次都把告發(fā)者綁起來送給安祿山發(fā)落,。這無疑是在向所有人宣告:敢離間我們君臣,,這就是下場! 很顯然,,在盛唐河清海晏的表象之下,,一場滔天巨變正在蠢蠢欲動。用不了多久,,它就將以雷霆萬鈞之勢改寫所有人的命運,。 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亂終于爆發(fā),,長安淪陷,,玄宗奔蜀,路上倉促禪位,,太子李亨登基,,是為肅宗,。 為了激活一切力量對抗叛軍,玄宗接受宰相房琯的建議,,實行諸王分鎮(zhèn),。肅宗的弟弟永王李璘于是在南方聚集一批兵馬,,號稱勤王平叛,,實則想要割據(jù)一方,與肅宗爭雄,。 李璘比肅宗小九歲,,本是肅宗一手帶大的,兩人打小親密無間,,常在一張床上摟著睡覺,,不過在皇位面前,這點深情厚誼自然算不了什么,。 李璘的想法倒是蠻不錯,,他知道爭天下不能光靠打架,還得收買人心,,得多找?guī)讉€名士大V來抬抬轎子捧捧臭腳,。可惜名士大V大多不傻,,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李璘這架勢不太對,,于是李璘的HR們手握大把高薪卻完全招不到人。 就在團隊快要絕望時,,李白來了,。這可是玄宗親自轉(zhuǎn)發(fā)過的大V啊,公司的宣傳工作有救了,! 李白為何要加入李璘的軍隊呢,?在李璘兵敗后他發(fā)微博這樣解釋:“我是為了殺敵報國!”評論區(qū)刷了幾百條“真的嗎,?我不信”,。 李白又加了一句:“我其實也不想,我是被逼的,!” 隔壁王維眼睛一亮:“是的是的,,我之所以做了安祿山的偽官,也是這個情況,!” 王維順勢翻出他發(fā)在小號上的一首詩: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里,,凝碧池頭奏管弦,。 偽燕(“燕”是安祿山政權(quán)的國號)官服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唐朝心啊,! 可這樣表忠心的證據(jù),,李白卻一樣也沒有。更要命的是,,互聯(lián)網(wǎng)是有記憶的,,李白當(dāng)時寫了一堆《永王東巡歌》,大張旗鼓地發(fā)博給李璘做代言,,這下好了,,鐵證如山,百口莫辯,。 在肅宗和李璘的兄弟pk中,,李白的兩位昔日好友和他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 杜甫“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在肅宗那里討到了一個左拾遺的職位。高適就有點厲害了,,他被任命為淮南節(jié)度使,,討伐李璘的大軍就是由他統(tǒng)率。 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永王東巡歌》) 對李璘,,對自己,對時局,,李白都抱有極高的期待,。可惜他看走了眼,,李璘志大才疏,,高適的大軍尚未壓境,他竟然被幾個小干部率領(lǐng)的地方武裝蕩平了,!失敗的方式很羞恥,,幾乎是不戰(zhàn)自潰。 李白的“謝安夢”,,只做了不到兩個月(虧大了),。作為附逆的亂臣,李白開始了他的逃亡之旅,。 十 公元684年,,徐敬業(yè)起兵討伐武則天,,大才子駱賓王的《為徐敬業(yè)討武曌檄》刷爆朋友圈,連武則天都不得不臉色鐵青地點了個贊,。后來徐敬業(yè)兵敗,,駱賓王不知所蹤,也許他逃亡技術(shù)高超,,保住性命,,從此退隱江湖。 李璘兵敗后的李白,,就沒駱賓王這么幸運了,。他剛逃到彭澤縣(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地方),就被官兵抓住了,。 附逆的罪名不是小事,當(dāng)時網(wǎng)上輿論一邊倒,,都覺得李白罪無可赦,,死不足惜。只有杜甫倔強地說了一句:各位手下留情,,這是我愛豆(《不見》: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然后就被網(wǎng)友罵成豬頭,。 在身陷囹圄等候發(fā)落的日子,,李白突然想起來一件事。當(dāng)年一起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小伙伴高適,,是不是已經(jīng)做到了淮南節(jié)度使,? 不用辛辛苦苦熬資歷,抓住機會在短時間內(nèi)就扶搖直上,,平步青云,,李白夢寐以求的事情高適做到了。如果永王李璘不是這么窩囊廢,,李白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機會呢,? 怪只怪李白眼神欠佳,押錯寶了,。在李白看來,,以高適如今的地位,隨便伸伸手拉自己一把,,肯定沒問題,。話雖如此,當(dāng)初一起打打鬧鬧沒大沒小的朋友,,突然間要向?qū)Ψ綋u尾乞憐,,心里總有幾分不是滋味,。 好在這難不倒我們的詩仙,咱不把話說太明白不就得了,? 就這樣,,高適收到了李白托人轉(zhuǎn)過來的一首詩。在詩里,,李白把高適一頓猛夸,,把他夸成和張良不分伯仲的蓋世雄杰,這類詩的套路通常是卒章顯志,,最后總要提提要求的(可參考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但李白詩歌的結(jié)尾,卻只是吞吞吐吐地說自己又是流淚,,又是失語(《送張秀才謁高中丞》:但灑一行淚,,臨歧竟何云),就是不肯說他有什么要求,。 高適就算是八歲小孩,,估計也明白李白這時候來信,是何居心,。但既然李白自己不明說,,高適也就不用費勁去斟酌拒絕的說辭,直接裝傻就行了,。說到底,,當(dāng)年那點交情值幾個錢?一不小心惹一身臊,,就得不償失了,。 時間改變了很多東西,茍富貴無相忘這么幼稚的想法,,李白大概不會再相信了,。雖然在宗夫人和一干朋友的奔走斡旋下,李白短暫地出了獄,,但最終還是被判長流夜郎(今屬貴州梓桐),,刑期三年。對一個58歲的老人來說,,這幾乎和死刑沒什么區(qū)別了,。 十一 當(dāng)初李白接受李璘禮聘下山,宗夫人就表示堅決反對,,果不其然,,不聽老婆話是要吃大虧的,,這條定律放在詩仙身上也不例外。 后來李白終于身陷囹圄,,宗夫人立即開啟暴走模式,,到處求爺爺告奶奶。雖然事業(yè)上遭遇連環(huán)暴擊,,卻能娶妻如此,,不得不說上帝在李白面前關(guān)上一扇扇門的同時,是開了一扇窗的,。 李白出發(fā)去夜郎那天,,宗夫人帶著弟弟來潯陽江邊送別。大概是覺得無顏面對妻子,,李白只給小舅子寫了首詩,。 君家全盛日,臺鼎何陸離,! 一回日月顧,,三入鳳凰池。(《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想當(dāng)年宗家得寵時是何等赫赫揚揚,,如今我作為半個宗家人,當(dāng)然也想讓老祖宗的墳頭冒幾縷青煙,,可是我這么努力,,最終,也只是給家里添了點堵而已,。 我非東床人,,令姊忝齊眉。 浪跡未出世,,空名動京師,。(《竄夜郎于烏江留別宗十六璟》) 在風(fēng)塵流離的路途上,面對渺不可知的遠方,,李白想起了很多人,,很多事。他的眼睛看過了整個盛唐的絢爛芳華,,卻始終惦記一張樸素且不再年輕的面龐,。 妾似井底桃,開花向誰笑,。 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自代內(nèi)贈》) 從前李白獨自在外打拼,,還故意開妻子的玩笑,,他不說自己思念妻子,,卻倒打一耙去渲染妻子如何獨守空閨牽掛自己,這“無賴”的嘴臉大概讓宗夫人只能又氣又笑吧,。 還記得初入李璘幕府之時,,是平生少有的意氣風(fēng)發(fā)。天底下的男人都擅長給妻子畫大餅,,我們的詩仙也不例外,。 出門妻子強牽衣,問我西行幾日歸,。 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xué)蘇秦不下機。(《別內(nèi)赴征》) 親愛的你看,,我終于有機會大展宏圖了,,這是天大的好事,你不要不舍得放手,。我唯一害怕的,,是等我飛黃騰達了,一身的土豪氣息回來,,你會嫌棄我太庸俗,,不理我呢。 把征服世界的成果像餐后甜點一樣放到盤子里擺在心愛的女人面前,,是所有男人的夢想,。可惜李白這個夢咻的一下就醒了,,轉(zhuǎn)瞬間,,曲闌人散,天各一方,,道阻且長,。 夜郎天外怨離居,明月樓中音信疏,。 北雁春歸看欲盡,,南來不得豫章書。(《南流夜郎寄內(nèi)》) 雖然和妻子不通音問,,但一路上,,有件事李白自己也沒有想到。 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作為“犯罪分子”,,李白應(yīng)該披枷帶鎖,由兩個兇神惡煞的壯漢押送,稍不滿意就是一頓鞭子,。而實際上,,李白此時早已名滿天下,路上不但沒怎么吃苦,,居然還經(jīng)常受到地方官員的隆重接待,。 俗話說吃人嘴軟,領(lǐng)導(dǎo)的飯尤其不可能白吃,,吃完是要干活的,。領(lǐng)導(dǎo)雅興大發(fā),賦詩一首,,李白不能不唱和一下吧,?飯是領(lǐng)導(dǎo)請的,你這詩里頭不能不提一下領(lǐng)導(dǎo)的名字吧,? 說實話要有這樣的熱度我肯定也是要蹭一下的,,能在李白的文集里留一個名字,絕對屬于極度稀缺資源,。一不小心撞上《贈汪倫》那樣的爆款,,就更是賺翻了。 在這些領(lǐng)導(dǎo)們的“供養(yǎng)”下,,李白一邊趕路一邊長肉,,終于在公元759年春到達白帝城,距離夜郎一步之遙,。而就在此時,,一場席卷了關(guān)中大地的災(zāi)難,卻讓李白的人生出現(xiàn)了重大轉(zhuǎn)機,。 十二 俗話說得好,上天有好生之德,,在這個理論指導(dǎo)下,,古代的皇帝們一言不合就大發(fā)慈悲搞優(yōu)惠酬賓活動,目標人群是各種款型的犯罪分子,。 大致操作方法,,是把死刑改為流放,而原本要流放的則原地赦免,。這個活動有個學(xué)名叫“大赦天下”,,因為牽扯面太廣,顯然不適合經(jīng)常搞,,多少年也盼不來一次,。 可就在李白奔赴夜郎期間,關(guān)中地區(qū)發(fā)生了重大旱情,,眼看就是一場大饑荒,。為了向上天祈福,,唐肅宗搞了一次大赦天下,讓李白趕上了,。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小時候讀這首《早發(fā)白帝城》,曾以為它是年輕人朝氣蓬勃的遠行,,后來才知竟是垂暮之人大難不死的狂喜,。白帝城和三峽猿啼,在古人筆下從來都是哀苦的意象,,詩仙不愧是詩仙,,筆補造化,驅(qū)遣萬物,,用哀苦的意象也營造出輕快昂揚的氣氛來,。 遇赦后的李白,終究片刻也閑不住,。他花甲之年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錦繡山河,依然在尋找一展青云抱負的機會,。 流寓江南期間,,聽說李光弼率百萬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李白曾試圖投筆從戎,,結(jié)果走到半路就被病魔擊倒了,。雖然胸中仍有豪情激蕩,李白漸漸明白: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時候宗夫人大約也已經(jīng)離世,日暮途窮的李白只能選擇到當(dāng)涂(在今安徽)依附一位在當(dāng)?shù)刈隹h令的族叔李陽冰,。 到了風(fēng)燭殘年還需要“啃老”,,心里的痛苦可想而知。唯一令李白感到欣慰的是,,安史之亂發(fā)生時,,他的子女不在身邊,他風(fēng)塵滿面踏上流放道路時,,子女仍不在身邊,,而當(dāng)他在當(dāng)涂抱病辭世,他的兒子伯禽終于也移居到此處,陪伴李白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 想當(dāng)初年少氣盛,,李白曾以一首《上李邕》怒懟前輩大咖,“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的豪言壯語擲地作金石聲,。這下好了,,當(dāng)初吹過的牛終究是錯付了,一輩子的努力就這樣頹然落幕,。 盡管如此,,一腔熱血不肯涼,一身傲骨仍鏗鏘,。扶搖直上翱翔九霄的大鵬鳥,,早已成為李白的人生圖騰。在李白的絕筆詩《臨路歌》中,,我們依然看到: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意思是:大鵬振翅飛過八方,,在半空中卻沒了力量,。 這烈火烹油的一生,即便被命運按住了頭顱,,不影響他在低處高歌,,在陰影里怒放。即便烏云遮住了所有的陽光,,他還能點亮心中的熱火,,用自己沸騰的體溫讓那些黑暗的角落也變得滾燙。 人的肉身百般局促,,靈魂卻可以游于萬仞,。很少有人能像他,在一生的時光里活出了兩個李白,。 一個李白和我們所有人一樣,,在人間上下求索,四處碰壁,,歷遍滄桑,另一個卻始終遺世獨立,,纖塵不染,,從未打云端下來過。 一個李白作為女婿,、丈夫,、父親、大V,都飽受詬病,,另一個卻渾身長滿光芒,,值得人間最美的贊頌。 在講究中庸之道的時代,,他活出了真我的風(fēng)采,。在戴上面具方能如魚得水的中國社會,他堅持做個嬉笑怒罵肆行無忌的孩子,。 他本該是仗劍江湖的俠士,,卻把路見不平的怒吼化作了錦心繡口的詩篇。他自命不凡,,在現(xiàn)實面前如此可笑,,卻讓偉大的盛唐多出一個嘹亮的音符。 最終,,他還是沒能在世俗的世界乘風(fēng)破浪,,卻以星辰的姿態(tài)高懸于夜空,讓千秋萬古的中國人都能在舉頭眺望時,,眼里閃過一陣溫暖,,胸中涌起一股力量。 十三 作為一生都充滿了浪漫傳說的謫仙人,,除了纏綿病榻最終一病不起,,關(guān)于李白之死還有這么一個版本: 公元762年冬,安徽當(dāng)涂,,有人在采石江邊看到奇異的一幕:李白著宮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無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也許,,這才是謫仙人揮別人間的正確姿勢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