蚍蜉撼樹 【拼音】: pí fú hàn shù 【釋義】: 蚍蜉:一種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撼:撼動。小小的螞蟻想搖動大樹,,太不自量力了,。比喻狂妄無知,自不量力,,只有微不足道的力量竟然企圖想破壞動搖偉大的事業(yè),。 【出處】: 唐.韓愈《昌黎先生集.調(diào)張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典故】 唐朝時期,,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去世才幾十年,,就有一些妄自尊大的所謂文人墨客對這兩位詩人的作品加以詆毀評論,。這讓文學家韓愈對此非常不滿,他給他的一位好朋友張籍寫了一首詩,,張籍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對杜甫也是非常的崇拜。 韓愈在詩里這樣寫道:“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韓愈在詩里用“蚍蜉撼大樹”來比喻那可狂妄自大的人,那些企圖毀壞李杜名聲的人是如此的愚不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