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這個高速數據傳輸,,真可謂“一波三十折”,,僅方案都試了好幾個。分別使用了:示波器方案,;NiosII方案,;ARM方案。最后直接使用fpga+dp83848實現了高速數據采集,。 系統(tǒng)的硬件成本較低,,使用EP4CE6芯片,外加ADC芯片和DP83848模塊就可以了,,連外置ram都省了,。淘寶上的虛擬示波器方案,則是用usb的phy傳輸到電腦的,,但考慮到上位機程序編寫,,使用網絡的udp協(xié)議還是非常方便的。當然在fpga上從底層實現udp協(xié)議還是費了很多功夫的,。
硬件上,,ADC芯片使用TI的AD7476,12bit,,1M轉換率,,spi接口,3根線到fpga即可。當擴展多片adc時,,可以將cs和clk共用,,多用幾個miso就可以了,后來用這個系統(tǒng)采集8顆ad7884,,就是用了8個miso,,實現ADC芯片組的同步采集。 網絡芯片dp83848,,在很多板子上見到過,,單芯片僅幾元錢,網上也有現成的單獨模塊出售,,卻要賣50大洋,。這里使用rmii接口,也是直接連接fpga,,一共9根線,,時鐘從網絡模塊上提供。 實際應用中發(fā)現,,MDIO和MDC用于控制寄存器的兩根線可以不要的,,直接用rmii的7根線就可以了,而且RX和TX可以完全分開來搞,,這個系統(tǒng)主要搞的當然是TX了,,不過TX搞定后,RX一兩天就也搞定了,。 對fpga系統(tǒng),,直接淘寶上買最小系統(tǒng)就可以了:時鐘是必不可缺的,最好帶兩個按鍵,,再帶兩個指示燈,,再把所有的io引出,,嗯,完美,,我買的就這樣的,,自帶50M時鐘,帶兩個觸點開關和兩個紅色led,,IO從板子兩側全部引出,,不帶sram/sdram/flash,唯一遺憾是沒有2.5V的IO塊,,不能實現lvds接口,,否則可以使用更高速的ADC芯片了。 硬件上需要注意的地方是,RMII接口的時鐘是用網絡模塊提供的,,頻率50MHz,,而不是用fpga提供,好處是保證網絡模塊送出的數據和時鐘同步,,但缺陷也是明顯的,,線絕不能太長,我用杜邦接口作的線束連接,,線長不超過10公分是沒有問題的,,同時送給網絡模塊的數據也要保證和時鐘的同步,可能是我做的線短,,還沒有出現發(fā)送數據和時鐘不同步導致的問題,。 以上是硬件上的操作。 ********************************************************************************* 硬件完成,,就要開始做軟件這個大頭戲了,當然需要一步一步,,一步兩步是爪牙,是魔鬼的步伐了,。建議最開始先實現數據報的發(fā)送,然后再考慮數據流結構,,最后實現各個模塊功能。 對于數據采集,,我用的乒乓操作,將ADC數據存儲到ram中,,再轉給rmii接口。這里一定要分清各個模塊的功能,,不能越位,。 數據流:ADC接口模塊->fifo模塊->發(fā)送控制器->內部ram1/內部ram2->RMII發(fā)送模塊。ADC接口模塊采集模數轉換芯片的數據,,fifo用于緩存數據,,發(fā)送控制器將fifo中的數據打包成標準的udp數據包并保存在ram中,兩個ram實現乒乓操作,,RMII實現將ram中的數據送到phy芯片,。 第一個是ADC芯片的接口模塊,,也就是spi接口,功能非常單一:采集spi數據,,送入到fifo;這也是最長改動的模塊,,每換一款adc芯片就要改動,,同時控制信號也有這個模塊產生,在合適的時候產生合適的電平,,經常需要結合示波器調試,,特別是adc的取樣時間確定,也是非常麻煩的,。 我的編程風格是將各個模塊生成框圖,,再連接起來,這樣看著方便,,如下圖這樣,,考慮到后期擴展,直接將miso作成了16根,,想用幾根用幾根,。 數據送入fifo,fifo是系統(tǒng)自帶的模塊,,由于數據實時傳輸,,不用太深,64words就可以了,,我用的16bits寬度,,畢竟告訴數據采集很少用高于16位ADC芯片的。 最復雜的就是發(fā)送控制器了,,將原始數據,,打包成udp包。包括但不限于:生成Ethernet包的頭部ip包的頭部udp包的頭部,,計算udp的checksum,,計算ip的headchecksum,將fifo中的數據按特定格式存放,,告知RMII模塊發(fā)送數據長度及數據有效標識,,還有一個乒乓操作的控制信號產生??傊@個是最麻煩的,,同時完成后也盡量不要改動這里面的代碼,。 下圖中的fifo interface是從fifo中讀取數據,,ram interface則是存放完整的udp包,由于udp包含了各種head,,生成這些head會占用時鐘,,這也是fifo存在的意義。而最下側的rmii control則是告知rmii接口數據的長度,,已經是否可以發(fā)送了,。 正常的,發(fā)送控制器將數據打包后保存到ram,,通知rmii發(fā)送就可以了,,但這里用的單口ram,rmii讀取的時候就不能保存udp包了,,會將網絡利用率降低一半,,因此還需要一個乒乓操作控制器,一個ram寫入udp數據的時候,,另一個正在讀取并通過rmii接口發(fā)送,。這里通過一個ram_chose信號實現控制。 框圖很復雜,,其實就是將兩個ram變成了一個而已,。 ram模塊,當然使用8位寬度,,至于深度,,由于最大的網絡數據包長度為1518字節(jié),這里選擇了2048長度,,足夠,。 最后就是rmii的發(fā)送模塊了,該模塊只是將ram中的數據,,按照rmii的協(xié)議發(fā)送,,也就是將8位的byte,轉成2位的tx1/tx0,。外加一點工作是,,產生前導向符,也就是一串的10101010,,和最后一個10101011,。再加一點工作是,計算數據包的crc32,,追加后數據后面,,這里crc32計算,要選對多項式,,務必請使用:`define POLYNOMIAL 32'h04C11DB7,,計算crc32也是個無比蛋疼的過程,,首先是實時計算,每發(fā)送一個字節(jié)就要更新CRC,,計算到最后還要取反才能發(fā)送,。最后再加一點工作是,從wiki百科得知,,數據包發(fā)送需要有12個字節(jié)的間隔,,也就是不能一直發(fā)。由于現在網卡都是全雙工的了,,也就不需要考慮碰撞檢測了,。 網絡模塊的4根線就到這個上面的,注意時鐘是網絡模塊提供的oscin,。 最后發(fā)一張整體的bdf圖 ****************************************************************************************** 由于這個方案設計的時候重要工作已經放在fpga上了,,故上位機的程序就比較好辦了。使用udp協(xié)議監(jiān)聽制定的端口,,將收到的數據包按格式解碼并顯示就可以了,,使用任何一門語言都可以方便實現,也不涉及底層代碼編寫,。這里使用labVIEW實現,。 下圖是實現數據的采集。 當然要實現更過的功能,,上位機還是要費點功夫的,,比如實現觸發(fā)功能,多通道信號的恢復,,數字信號處理識別等,。其實相當于做了一套dmq設備,并將接口進行了簡化,,在udp數據實時傳輸實現的基礎上,,按客戶需求實現測量功能則已沒有瓶頸。 最后放一張當時調試成功的界面,,用了1顆AD7874實現3M采樣率時的網絡傳輸截圖,,由于我按照16位寬度做的,故網絡使用率約48%多一些,。 ********************************************************************* 后面再更新RMII接收的方法,,比較容易實現的。 接口上,,將RMII的時鐘和rx1/rx0以及crs/dv接入fpga,,并進行對應的解碼即可。 解碼時已將數據包放入到ram中,,不過似乎沒什么用,,直接進行數據包的解碼了,,再根據接口確定命令就可以了。 |
|
來自: 區(qū)區(qū)收藏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