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投名狀》中有這樣經(jīng)典的一幕:大哥龐青云趁著二弟趙二虎不在,和他的妻子蓮生發(fā)生了關系,,后來殺掉了趙二虎,,三弟姜午陽為了給二哥報仇,親手刺死了大哥龐青云,。其實,,這段故事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影片中所展現(xiàn)的是民間流傳最廣的傳說:兩江總督馬新貽強占人妻,,并殺害兄弟湮滅罪證,,最后被另一個結義兄弟殺死。不過,,真實的“刺馬案”,,到今天為止,一直都是一樁懸案,,讓我們一起走進一百多年前的晚清,,看一看刺馬案背后若隱若現(xiàn)的真相。 《投名狀》海報 1868年,兩江總督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接替他位置的是慈禧太后最倚重的心腹馬新貽,,然而馬新貽上任僅僅兩年,就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刺殺了,,這背后的黑幕,,更是讓人捉摸不透。1870年的一天,兩江總督馬新貽正在江寧府(今南京)檢閱部隊射擊情況,,看到士兵們的射擊水平都很好,,馬新貽就宣布閱射結束,然后準備回總督府休息,。 就在這時,,人群中突然跑出來一個男人,跪在馬新貽面前說道:“大人,,申冤”,。說罷拿出了一紙訴狀,恭恭敬敬的遞給馬新貽,。意外就在這一刻發(fā)生了,,在馬新貽接過訴狀的一瞬間,此人迅速抽出一把短刀,,干凈利落的刺向馬新貽,,然后又把刀在馬新貽傷口處轉了一圈,本來還有氣息的馬新貽當場身亡,。 看到馬新貽死了,,這個人也沒有逃跑,他冷冷的說道:“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我叫張汶祥,你們抓我吧,?!睆堛胂楹芸毂凰瓦M監(jiān)獄,總督府立刻向朝廷匯報了馬新貽遇刺一案,,慈禧太后聽聞勃然大怒,,下令總督府官員嚴查,務必揪出幕后兇手,??偠礁芸旖o慈禧呈報了審理結果,奏呈中說張汶祥已經(jīng)認罪,,他是因為自己的妻子和別人跑了,,又被卷走了所有財產,馬新貽也不理會他的冤情,,所以才起了殺心,。 馬新貽影視形象 慈禧太后冷笑一聲,,大罵總督府的人把她當傻子糊弄了,,張汶祥的老婆和別人卷款跑路,他不去殺那個拐走他老婆的人,,去殺馬新貽做什么?而且他殺了人后說的“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又是什么意思?慈禧太后發(fā)完火,,又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漕運總督張之萬負責,,張之萬雖然知道“刺馬案”沒那么簡單,但是他的腦子似乎不太靈光,,他馬馬虎虎審理了一通,,給了慈禧太后一個讓她暴跳如雷的答案。 張之萬的奏呈中寫道:“張汶祥早年和海盜有勾結,,并且還有生意上的來往,,被馬新貽發(fā)現(xiàn),查封了他的店鋪,,斷了他的財路,,所以張汶祥要刺殺馬新貽?!贝褥螽攬霭l(fā)飆:“勾結海盜和海盜同罪,,這個人怕不是瘋了,還敢大張旗鼓的找馬新貽申冤,?”然后她又看了一眼奏呈的結尾,,四個讓她殺心頓起的大字:尚屬可信。也就是說張之萬說了半天,,不僅給了她一個完全無腦的調查結果,,而且還告訴她:這些應該是真的吧。 慈禧太后好不容易平息了怒火,,找來刑部尚書鄭敦瑾,,并且誠懇的說:“他們做事太讓我失望了,你可不要讓我失望,,好好處理這件事,。”鄭敦瑾帶著老佛爺?shù)南M?,來到南京提審張汶祥,,和他一起參與審訊的,還有又回到了兩江總督位子上的曾國藩,。整個審訊過程讓鄭敦瑾感到非常詭異,,不僅張汶祥一言不發(fā),就連同審的曾國藩也是這樣,始終只有自己在說話,。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鄭敦瑾只好暫時放棄審理案件,在南京城閑逛了幾天,。 慈禧太后影視形象 在南京城的這些天,,鄭敦瑾又聽到了一個傳聞,,南京城中盛傳:馬新貽當年和曹二虎、張汶祥早年在安徽結拜,,可是馬新貽見色忘義,,趁著曹二虎不在霸占了他的妻子,后來又殺了曹二虎,,所以張汶祥才要殺了他,,而且馬新貽死后,家中確實有一個小妾殉情自殺,。鄭敦瑾趕緊到馬家打探情況,,但是經(jīng)過馬新貽的家人證實,馬新貽早在同治四年就擔任了浙江巡撫,,根本就沒在安徽待過,,更別提和二人結拜的事情了。至于小妾的死,,也很有可能是她真的太愛馬新貽,,所以才為他殉情。 事情到這里又沒了結果,,但是鄭敦瑾腦子轉的快,,他突然聯(lián)想到了審訊時一言不發(fā)的曾國藩,腦海里出現(xiàn)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刺馬案”會不會和曾國藩的湘軍有關呢,?眾所周知,,當年太平軍橫行各省,滿清的八旗軍已經(jīng)是不堪重任的酒囊飯袋,,是曾國藩率領的湘軍,,擊敗了太平天國起義。然而叛亂被平息后,,湘軍始終作為地方軍隊長期駐扎在長江及其以南地區(qū),,是讓清廷頗為忌憚的武裝力量,慈禧之所以讓馬新貽去擔任兩江總督,,就是想削弱湘軍的力量,。 馬新貽上任不久,,就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沒有一個字,,只是畫了一匹死馬,,寫信的人是要警告馬新貽:千萬別觸碰湘軍的利益。那么曾國藩作為湘軍最高領導人,,“刺馬案”會是他一手謀劃的嗎,?鄭敦瑾思來想去,得出了兩種答案:這件事情一定和湘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即便不是曾國藩做的,那么也一定是湘軍中的核心人物,,為了維護湘軍的利益,,背著曾國藩偷偷做的。鄭敦瑾何來如此確切的答案呢,?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分析,。 曾國藩 鄭敦瑾覺得這件事不可能是曾國藩做的,,因為“刺馬案”發(fā)生的時候,曾國藩正好在天津,,還大病一場,,家里也已經(jīng)在給他準備后事。而且當時還爆發(fā)了“天津傳教士案”,,說是天津的傳教士拐走了數(shù)百名小孩,,用孩子們的心肝脾肺腎當藥用,天津百姓暴怒之下打死了法國公使,,朝廷命令曾國藩處理這件事,。 曾國藩命大,病好了以后就開始處理這件事,,他在給朝廷匯報的時候,,替天津市民喊冤,不過慈禧太后為了平息洋人的怒火,,把曾國藩為民喊冤的條例抹掉了,,反而添加了曾國藩對洋人“卑躬屈膝”的言辭。被修改過的奏折一經(jīng)公布,,曾國藩立刻成了萬民唾罵的對象,,他又氣憤又委屈,不久之后又病倒了,。所以鄭敦瑾認為,,曾國藩都病成這樣了,,哪里還有精力去策劃刺殺馬新貽。 讓鄭敦瑾堅信是湘軍中的核心人物策劃了“刺馬案”的人,,是馬新貽的兒子馬毓楨,。馬毓楨告訴鄭敦瑾,有一次他跟著父親去拜見慈禧太后,,只見父親出來時神情恍惚,,似乎被太后痛斥了,就趕緊詢問緣由,。馬毓楨從父親口中得知,,他除了是兩江總督,還擔任著一個秘密職務:尋找太平天國的“圣庫”,。 “圣庫制度”就是所有太平軍要把自己的財產上交“圣庫”,,不可以有自己的私人財產,太平天國興盛了十幾年,,圣庫中的錢財大約有兩千多萬,,清廷國庫里才不過二十多萬兩白銀。當年徹底剿滅太平軍時,,慈禧太后就讓曾國藩追查圣庫財產去向,,可是曾國藩為了湘軍的利益,一直告訴慈禧太后沒有這筆錢,。慈禧太后何其聰明,,她知道曾國藩不肯說實話,便一直命令馬新貽秘密追查圣庫下落,。 “刺馬案” 想到這里,,鄭敦瑾大概明白了“刺馬案”的前因后果,,一定是馬新貽對圣庫財產的追查,觸動了湘軍利益,,而且是巨大的利益,,這才會遭遇殺身之禍。刺殺馬新貽的幕后黑手,,即使是在曾國藩不知情的情況下做的,,也必定是湘軍中人,因為馬新貽在官場多年,,除了湘軍,,從未與其他人或黨派結仇。 此事再也不能查下去了,,否則湘軍反叛,,整個大清就完了,!慈禧太后似乎也看出了其中端倪,在鄭敦瑾最后一次向她呈供狀的時候,,慈禧太后默許了審理結果,,而為了讓馬新貽的死不那么撲朔迷離,鄭敦瑾只好加上了馬新貽“漁色忘友,、強搶人妻”的民間傳說,,因此才有了《投名狀》中的經(jīng)典一幕。然而“刺馬案”始終是一樁歷史迷案,,其背后的錯綜復雜,,我們已經(jīng)無從知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