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年間牛人輩出,,詞壇泰斗蘇軾辭世之時,另一顆詞壇新星正嶄露頭角——那年她正好17歲,。 也許她自己都沒想到,,閨中少女的她竟能同男子一般驚才絕艷、名動京師,。她是何人,? 她就是信手拈來一首詞,便叫你我千回百轉(zhuǎn)意難平的千古第一女詞人——李清照,。 “李清照”其名,一聽便覺得清傲,,好似一朵開在懸崖上的雪蓮,,冰清玉潔亦不乏錚錚傲骨。她立在懸崖之巔,,用鏗鏘有力的聲音對著大宋朝的牛人們說到:詞,,別是一家。 她,,就這樣來了,,帶著少女的嬌羞,,三杯兩盞淡酒,隨手便在詞壇激起了驚濤駭浪,。而后轉(zhuǎn)身,,淡淡地說一句“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 她是天生的詞人,,超拔清傲;她是趙明誠舉案齊眉的妻,,家庭和美,;她是她自己,瀟灑且孤獨(dú),。 一,、驚才絕艷世人都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呸呸呸,!身為進(jìn)步女青年的李清照怎能拘泥于常俗,?
海棠花開最是動人,,怎奈風(fēng)雨無情,惜花情切的她只好對花飲酒,。妙齡少女單手舉著酒盞,,對著窗外的海棠將眉頭輕輕蹙起。一覺酣睡,,醒來時醉意未消,。她揉揉眼,不敢直面風(fēng)吹雨打后的海棠花,,因此便問前來卷簾的侍女,。 “海棠如何?” “海棠依舊,?!?/p> 聽完侍女的回答后,,李清照一下子就急了。 “海棠怎能依舊,?你再仔細(xì)瞧瞧,,明明是綠肥紅瘦!” 很顯然,,李清照是“別人家的孩子”,。就是這么一首小詞,隨隨便便就火遍大宋牛人的朋友圈,。少女明媚的傷感與憂愁盡在一字一句之間——老天爺賞飯吃不過如此,。
夏日蟬鳴繞耳,,這樣的好天氣當(dāng)然是約上三兩好友到河邊玩去呀,!游玩那日,想必李清照早早就到了,,怎奈何溪亭景色令人沉醉,,已是日暮大家還不舍離去。待到興盡回程之時,,她卻無意將船劃離了河道,,誤入藕花深處。等她意識到后,,李清照即刻調(diào)轉(zhuǎn)船頭——她使勁劃呀劃,,劃呀劃,想快些回家,。 可不期然,,一場有趣的劃船比賽竟在藕花深處上演——“爭渡,爭渡”,,小伙伴們都爭著往前劃,。誰曾想,,這番孩童間的歡愉卻驚走了河灘上的那群鷗鷺。
《詞論》一出,,文壇震動。一小女子竟如此桀驁,,批駁之聲自是不絕如縷,。 清人裴暢在《詞苑萃編》對評李清照:“易安自恃其才,,藐視一切,語本不足存,。一婦人能開此大口,,其妄不待言,其狂亦不可及也,?!迸釙呈呛畏缴袷ノ也恢獣裕掷镄虚g里的狹隘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清照雖傲,,卻傲得讓人心服口服。 宋人王灼稱她“才力華贍,,逼近前輩,。”“若本朝婦人,,當(dāng)推文采第一,。”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婉約詞派的名家,。婉約詞風(fēng)格婉約綺麗,情調(diào)綢繆婉轉(zhuǎn),,語言貼切細(xì)膩,。若論寫詞,身為女子的李清照較男子而言,,在情感上已是勝過一籌,。其父李格非又為蘇門“后四學(xué)士”之一,藏書甚富,,其母也出身名門,。因此,自小便浸在書香中長大的她又勝旁人一籌,。 這樣的她,,生來便是寫婉約詞的。瑞腦生香,、海棠依舊,、落日熔金······一切的一切全在她筆下開出花來。 二,、夫妻和美李清照的家世才學(xué)已叫同期的姑娘們看紅了眼,,然,更讓人眼紅的是月老賜了李清照一段好姻緣,。 十八歲那年,,她遇見了自己情系一生的男子,。從此以后,她的詞里全是他,,她的心里亦全是他,。他,便是趙明誠,。
曾經(jīng)“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小姑娘在成婚之后,,已然蛻變成了一個溫柔嬌俏的小女人,。在丈夫面前,她可愛,、生動,、明媚,一字一句之中全是藏不住的愛意——這便是一個女人在愛人面前肆意撒嬌的模樣,。 她想同丈夫分享春天的喜悅,可心中又擔(dān)心自己的容顏在艷麗的花姿面前黯然失色,。于是,,她拋出了一個女人都愛問的問題——我和它誰更好看?很顯然,。李清照極懂夫妻相處之道,,她能將平凡的日子過得妙趣橫生,這是很多女人終其一生沒能擁有的一項能力,。 趙明誠并沒有風(fēng)華絕代之才,,如果不是愛,又有什么東西能叫那樣清傲的她展露如此可愛的一面,?
整首《醉花陰》,無一字提到了想念,,卻字字都在想念,。重陽佳節(jié),本該家人團(tuán)聚,,怎奈何自己與丈夫各居兩地,。心里想著遠(yuǎn)方的他,自己又怎么能睡個好覺,?沉香裊裊,,只余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離愁太深,,相思難解,,最終只得為伊消得人憔悴,人比黃花瘦,。 李清照真是愛慘了他。也正因?yàn)閻?,那樣孤傲的她絕不愿與別人共侍一夫,。這份愛,便只能由她一人占有,。 當(dāng)遠(yuǎn)在青州的她聽聞?wù)煞蛴屑{妾之意時,,她不吵、不鬧,、不爭,、不怒,只揮毫寫下一首《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要走的人,,縱使我將《陽關(guān)》離別曲唱上千萬遍也再難挽留,,既如此,便留我獨(dú)添一份新愁,。你走吧,,我不會追。 一代才女的傲骨絕不允許自己活成那個時代大多數(shù)女人的模樣——她早已超脫時代,。索性趙明誠懂她,,亦未辜負(fù)她的一片真情,隨即便斷了納妾的念頭,,慚愧不已,。 三、瀟灑孤獨(dú)李清照的前半生活成了所有女孩想要的模樣,。
家境優(yōu)越,、父親疼愛,,其父又甚是支持女兒讀書。清照每得佳作,,李格非就會成為女兒的頭號粉絲,,大肆宣傳??梢哉f,,李清照才動京師,她老爸功不可沒,。舊時代里,,女子被縛上了太多枷鎖。能遇上如此支持自己學(xué)業(yè)的老爹,,這是她人生的第一幸,。 其夫趙明誠溫和儒雅,和清照一樣酷愛金石古玩之物,。兩人雖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相傳趙明誠在見到李清照之前就為其才華所傾倒,,后暗示自家老爹到李家提親。這份愛始于才華忠于人品,,在趙明誠心里,李清照是永遠(yuǎn)值得他尊敬愛護(hù)的妻,,這是她人生的第二幸,。 第三幸是什么?李清照的第三幸便是在書中找尋了自己,,在詞中邂逅了自己,。 清照覽遍萬卷群書,世事在她心里早已變得通透,。她一定曾在心里狠狠譏笑過那句“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男權(quán)謊言,,她一定痛恨時代束縛在她身上的種種枷鎖,她把所有的世事愁情全都藏在詩里,、酒里,、詞里······那般清傲超拔的她必定是孤獨(dú)的,這是時代給予女子高處不勝寒的孤獨(dú),。
她愛梅,,少時院內(nèi)便種有梅樹,后來所居之地都是有梅的,。李清照賞梅亦是賞己,。她欣賞梅花在大雪里的孤傲清幽,她遺憾錯過梅花的麗質(zhì)芳姿,,她惋惜梅花終將凋零的命運(yùn)······這說的是梅還是她自己,?在她的詞里,她與梅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種超脫物外的精神共鳴,、產(chǎn)生了一種休戚與共的人生感嘆,。
待字閨中之時,她便時?!皾馑幌麣埦啤?。后嫁與明誠,夫妻離散,,便常在思君時“東籬把酒黃昏后”,,喝得個“愁濃酒惱”;后故國不再,、故人魂斷,,只余自己“明窗小酌,暗燈清話”······ 那首千古絕唱《聲聲慢·尋尋覓覓》令人讀之九曲回腸,,痛徹心扉,。
開篇十四字由淺及深、音韻上又極為兇險,,清照僅此便創(chuàng)造了后人再難企及的高度,。無盡的憂愁、無盡的悲傷,、無盡的孤獨(dú)······怎一個愁字了得,?
我想,,她一定恨自己不是男兒身,恨那紙醉金迷的安逸,。
然而,李清照很清楚的知道——她只是時代里的一粒細(xì)沙,,歷史不會因任何人而改寫,。那樣通透的她一定知道,這樣的南宋王朝再難給她一個想要的太平盛世,。 于是,,她把希望寄托到老天身上。
開篇一句,,氣勢磅礴。由此可見,,易安寫豪放詞亦不遜色于人,。 天帝問我想去往何方,?怎奈何前路漫漫尚無盡頭,而此時日暮恰好降臨,。盡管自己學(xué)詩能寫出驚人的句子,,可這又有什么用呢?清照對這現(xiàn)實(shí)已是失望至極,。既如此,,何不乘著小舟,到那傳說中的蓬萊仙境中去,?
可自趙明誠后,,世間再無趙明誠那般待她好的男人,。張汝舟,不過是個她看走眼的人渣罷了,。他口中的成婚,,無非是場騙局——他想騙走李清照與趙明誠合力收藏的金石字畫。 不,!我要離婚,! 可大宋朝哪有休夫一說?為了離婚,,李清照決絕地向皇帝揭露張汝舟曾經(jīng)的罪行,,這在當(dāng)時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大宋朝律法規(guī)定,,妻子不能夠控告自己的丈夫,。如果妻子控告自己的丈夫,丈夫被查實(shí)有罪,,丈夫視為自首,,妻子反而要按照丈夫所判之罪服刑。 不公嗎,?可又有什么辦法,?女子和男子本就是不公的。為此,,她承受了世人的的奚落,、嘲笑,,多少人批駁她“晚節(jié)不保”,??馗鎻埲曛鄣暮蠊斆魅缢衷鯐幻靼?? 她不過是以入獄來捍衛(wèi)自己獨(dú)立的人格與尊嚴(yán)罷了,。大宋時代進(jìn)步女青年,清照也,。 后記: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到:李清照的痛苦,,全在生活之愁苦、生活之辛苦,、生活之艱苦,、知己消逝、落魄凄清······ 回顧李清照一生,,前半生香車寶馬金石書畫,,后半生顛沛流離滄桑歲月,,她至死已是圓滿,。縱使沒有紅塵作伴、策馬奔騰,,但她那份自我堅守的執(zhí)著,、不違本心的瀟灑以及超越時代的超脫卻叫人欽佩。 敢言,、敢愛,、敢做。邂逅李清照,,幸何如之,! 完。 圖源網(wǎng)絡(luò) 聯(lián)系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