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 自2014年9月《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發(fā)布以來,,關于高考改革的舉措持續(xù)不斷,。2019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可以預見,,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作為國家頂層設計,,在未來數(shù)年內(nèi)將同步聯(lián)合推進,實質(zhì)性推動中學教學模式和育人方式的全面轉(zhuǎn)變,。 高考改革已跨出幾大步,,教學不能再以不變應萬變 中學教學和考試改革之間在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中并行。一方面,,課程和教學改革不斷對考試改革提出要求,,另一方面,“用考試改革撬動教學改革”也由一種媒體表述成為現(xiàn)實的教育形態(tài)。 筆者認為,,“考試改革撬動教學改革”可解讀為兩層含義:第一,,考試改革在某些方面走在了教學改革的前面,所以要用考試改革撬動教學改革,;第二,,考試是一種評價方法,用反撥的方式指導和調(diào)整教學是評價的本體作用方式,。 近些年來,,高考改革已經(jīng)向前跨出了幾大步,但一些教師既對高考改革的方向不清晰,,也不理解高考改革的具體做法,,教學依舊按照思維慣性,所謂以不變應萬變,。 比如,,高考命題已經(jīng)更多地涉及現(xiàn)實社會的新生事物,但因為事件太新,,像手機購物,、共享單車這樣的學生已經(jīng)離不開的東西,教科書上尚未吸納,,有的教師講課就與此不相干,,到考試的時候?qū)W生對于考題體現(xiàn)的時代性背景難免茫然;再如,,考題強調(diào)應用學科理論解釋和解決生活和生產(chǎn)中的實際問題,,一些教師依舊延續(xù)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的教學套路,;再如,,高考明確提出回歸課堂,回歸教材,,一些教師還是只講解題的技巧,,不講學理,即所謂“講招不講理”,;也有些教師明白高考的理念,,但不知道具體在教學上怎樣做,只好每年跟隨模仿高考題,,但年年差半步,。 類似的情況筆者在與教師的接觸中有切身體會。討論高考改革的理念,、方向時,,有人認為這離實際太遠了,空泛無用;當你說到具體的考題變化時,,他又堅持地說,,這么多年都是那樣考的,為什么要這樣出題,?問題還是要回到高考改革的理念和方向上,。 回顧和總結(jié)多年的經(jīng)驗,可以明顯感覺到,,每一次改革,,總會有一些學校和教師落在后邊。他們往往是信息接收滯后,、理念跟不上,、不積極做自身調(diào)整和改革的學校與教師。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挑戰(zhàn),,要迎接挑戰(zhàn)就必須學習,。每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機遇,,哪些學校跟得快,,哪些老師轉(zhuǎn)變得快,就能迅速融入改革的浪潮,,快步前行,。 所以,我們必須加快普及新高考的理念,,加快普及高考命題改革思想及方法,,加快普及高考改革的具體措施。 考試與學習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 近日出版的《高考命題改革背景下,,學科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叢書,很好地把握了高考改革的總體方向,,以高考的改革理念為寫作思想主線,,突出改革的變化,結(jié)合教育理論,,指向教學操作,,力求對教學發(fā)揮引導和促進作用。 第一,,叢書傳播高考改革理念,。高考改革的理念與課程改革的理念是相輔相成一以貫之的,因此,,叢書的切入點是高考改革,,而落腳點則是課程和教學改革。這一理念的傳播必然會促進教育的整體改革運行。 第二,,叢書解析高考改革的重點,、要點。高考改革的重點,、要點不能僅僅儲存于改革者和命題者的頭腦中,,更需要轉(zhuǎn)化為撬動教學的作用力,這就必須大力宣傳普及,,讓所有的學校,、教師和學生都能清晰明了地認識改革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第三,,叢書解析高考試題的信息和考試改革的具體效果,。改革的理念和操作需要從認知層面和高考命題的邏輯層面,給教學以較為清晰的導向,,目前迫切需要綜合分析高考改革信息,,提出教學的指導和改進意見。 考試與學習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所謂相互獨立,指考試與學習畢竟是兩個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和不同的過程,,學生發(fā)展直接依賴的是學習積累而不是考試,。 在教學過程中,知識是一個個教的,,但任何事物都不會孤立地存在,,都與其他事物發(fā)生聯(lián)系,因此高考很少考查單一的知識點,,多以綜合題目,、實際應用性題目為主,考查知識的整合運用,。綜合性的題目情境要求考生由此及彼,,把知識連點成面,在更廣闊的視野中探究,,在更開放的情境中思考,。 這就要求教會學生綜合思考問題,思考事物或現(xiàn)象之間以及事物內(nèi)部要素之間的相互聯(lián)結(jié),、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等各種關系。不僅要知道A,、B,,還要知道A,、B之間的聯(lián)系。要清楚哪些聯(lián)系是事物內(nèi)部發(fā)生的,,哪些聯(lián)系是在事物與事物之間發(fā)生的,,要全面思考事物的內(nèi)外關系。最后力求所有知識在頭腦中形成網(wǎng)絡結(jié)構(gòu),,清晰,、系統(tǒng)地理解自然與社會的規(guī)律。 正因如此,,很多考題考查的并不是題面上的表層含義,,而是背后的思想、方法和意境,。邏輯思維,、創(chuàng)造精神往往藏在問題的背后。一些試題從人和事的微觀或中觀層面切入,,在問題情境下看似一個小切口,,實則建構(gòu)了一個思考問題的平臺,而問題背后呈現(xiàn)了一個更大的思考空間,。 比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語文微寫作題:請以“荷”為題,寫一首詩或一段抒情文字,。不超過150字,。 題目的切入點看似不大,但意境深刻,。荷花在中華文化中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花卉,中國人對荷花具有獨特的感受,。對荷的表述肯定不能止于外形特征,,必須挖掘其內(nèi)在的特點,就像周敦頤的《愛蓮說》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由此表達了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對高尚情操的崇奉,,對庸劣世態(tài)的憎惡。 好的試題往往如抽絲剝筍,,能引導考生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階梯設問,,層層深入,,最后進入到問題的實質(zhì),。這樣的試題要求考生通過一步一步的邏輯思考,合理推斷,,或結(jié)合實驗證據(jù)排除錯誤干擾,,通過提出疑問,闡明理由,,獲得結(jié)果,,以此檢驗考生的思維品質(zhì)。 一線教師必須有正確的考試觀,,而不是找策略應對高考試卷 特別需要指出,,對新高考的研究是一線教師的本分,正如《高考命題改革背景下,,學科教學中的關鍵問題》這套叢書不是寫給學生的,,直接讀者是一線教師,也不是為指導復習備考的,,而是為指導教育教學的,。 事實上,我們必須站在高考改革的角度來看命題,,談教學,,不是去找來什么策略專門對應高考的哪一套試卷談教學,而是用正確的考試觀來分析如何面對高考改革,,進而落實課程標準的思想理念和要求,。 考試有一種天然的居高之勢。這個“指揮棒”既能產(chǎn)生正面導向,,也能產(chǎn)生負面導向,,因此,需要方向正確的,、強有力的考試改革產(chǎn)生時代需要的帶動力和牽引力,。 最有價值的道理往往是最樸素的道理,正可謂大道至簡,。一件事說到本質(zhì)上,,道理都是最簡單的,考試和教育教學改革亦如此,,且知易行難,。投入改革需要極大的勇氣,也必須付出十二分的氣力,。 人們對當前的考試改革,、課程和教學改革寄托了太多的期望,但改革的道路往往是曲折,、復雜的,,會有各種雜音和干擾,。堅持教育理想,在正確的教育價值觀引領下,,讓教育教學真正回到本源上來,,是我們迫切要做的事。 (作者:臧鐵軍,,系北京教育考試院原副院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