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游俠
前往河南開封,大約三點多鐘到達開封路口,,雨很大,,我們打了一輛出租車到達龍亭附近,找了一個小賓館住下,,就出去轉(zhuǎn)了轉(zhuǎn),,首先看到有“山陜甘會館“的牌子,就轉(zhuǎn)了過去,,門票20元,,有老年證半價,楊哥不去,,我和王哥進去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進門就是一個很大的照壁,,再進去兩面是鐘鼓樓和配殿,,后面是大殿,大殿很大,,屋檐下有通長的空雕木刻,,據(jù)說有七層空雕。殿內(nèi)有開封城的模型,,會館整體保存完好,,十分古樸美觀。
從山陜甘會館出來后找到楊哥,,他在一個小書報亭里和小老板閑聊,已經(jīng)打聽到了開封名小吃——黃家灌湯包子的大致方向,,我們就一路打聽著走去,,大約走了十多分鐘就在一座大橋側(cè)面找到了,我們點了包子和湯,,吃了后覺得也很一般,,但湯還比較好喝,且量也很多,。
打了一個三輪車,,從巷子里走,一會就把我們送到了住處,。
14日早,,我和王哥出門去游玩,楊哥因曾經(jīng)來過開封就未去,,我們一路找吃的,,卻見到處都關(guān)著門,很容易找到一家,,只有灌湯包子,,而包子里沒有一滴湯,,估計是頭天賣剩的。
冒雨沿路行約十分鐘,,到了“清明上河園”,,這里是按照“清明上河圖”里的景像仿造的古代街市、園林,、河流等,。
進入園內(nèi),沒有幾個游人,,就像是領(lǐng)導人在游園,,只是因下雨原有的各種表演項目和熱鬧的生意人等都不見了,我們只好在冷冷清清的園內(nèi)冒著雨把園內(nèi)的所有地方都走了一遍,。
出清明上河園大門,,打三輪車去“天波楊府”,,進去一看:全是新建的:“古建筑”,楊老令公點將臺的后面大殿里供奉著一些菩薩,,有兩道墻上有“二十四孝圖”,,我將其一一拍了下來。
出大門,,乘公交車去鐵塔公園,,公園的主體建筑是鐵塔,但鐵塔實際上并不是鐵制的,,而是用琉璃磚建造的,,因其細高,顏色呈鐵紅色故名,,建于1049年,,至今已經(jīng)960年了,塔有13層,、高55,、63米、八角形,,也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我和王哥鉆進鐵塔,沿塔內(nèi)靠外側(cè)的螺旋形的陡峭階梯向上攀爬,每道階梯有 25厘米高,,每層樓有一,、兩個小窗子,窗子兩側(cè)及對面都有磚雕的佛像,,通道寬約0,、6米,兩面的琉璃磚都被進出的人們摩擦得很光滑,,我們每到一層的窗子時都要向各邊拍照,,到達13層時無路可走了,盡頭是一尊很大的觀音雕像,,
返回時,,看見每層階梯的后面都有石刻的小字,估計刻的是捐資建塔人的名字等,。
雖然鉆塔很辛苦,,但我和王哥都很高興,何況登塔我還是第一次,,居然上到了13層,。(據(jù)說江澤民只上了7層)塔后面有僧墓,塔前有廟宇,,正在維修,。
我們乘公交車前往開封城的另一端——開封火車站,途中沿開封古城墻走了很長一段,,可以看出是在二至四米高的老城墻的基礎(chǔ)上復原的,。
到后又打摩的去看位于站后的繁塔,,,
繁塔建于公元974年,,已千年的歷史,,為六角形,原為九層,,240尺高,,有“鐵塔高,只搭繁塔腰”之說,,元代因雷擊毀了兩級,,明初拆去四層,清初在殘存的三級上建六級小塔,,現(xiàn)高36米多,,塔基占地501平方米,也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從塔的正門進去,,里面有佛像,沿左面的階梯可一直登上三樓,,三層里面到處都是佛像,,有一個門通往塔外。下到塔底,,塔外的每一塊磚上都有磚雕的佛像,,且每塊上的佛像都不一樣。
塔的側(cè)面還有一個門,,里面是一個大廳,,供奉有一些神像。
出門后,三輪車師傅還在等我們,,就坐上回到火車站,,然后乘公交車回到了市區(qū)中心,,先來到延慶觀。
延慶觀亦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曾被列為全國三大名觀之一,(另為北京的白云觀,、四川常道觀),,始建于元代,觀內(nèi)的玉皇閣是主要建筑,,已近800年,,還保持完好,高高聳立,,展示出滄桑的美感,。
我們徒步走到包龍圖的開封府門前,只見占地面積很大,,但和當?shù)厝私徽労蟮弥洪_封府和附近的大相國寺都是近年來新建的,,就未進門,打了一個三輪車去不遠處的包公祠,,哪知道購票進去后一看也完全是新建的,,頓時游興大減,隨便看了看就出來了,。
返回賓館休息了一會,,就到汽車站附近吃了飯,,然后上車前往洛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