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又名山萸肉,、藥棗、蜀酸棗等,,個子小巧,,酸酸的味道,果肉沒多少,,有人說它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實則不然,,就是這么令人十分不入眼的山萸肉,,卻是臨床上的千古良藥! 中醫(yī)認(rèn)為山茱萸有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的功效,,既能益腎精,,又可助腎陽,為平補腎陰腎陽的要藥,,且補益之中又有封藏的作用,,固精止遺的效果好,常用于治療陽痿,、遺精,、尿頻等,。 對于女性來說,山茱萸還可補肝腎,、固沖任而止血,,可用于治療崩漏、經(jīng)量過多,。 山茱萸的藥用價值1,、 養(yǎng)心陰、治心肌損傷 《藥品化義》:'心若散亂而喜收斂,,斂則寧靜,,靜則清和,以此收其渙散,,治心虛氣弱,,驚悸怔忡。' 可用于冠心病或心肌炎所致的心肌損傷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對心氣虛所致的汗出,、短氣、口干等用山茱萸養(yǎng)陰澀精斂津,,有一定功效,。 2、補肝陰,、治肝細胞損害 《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善補肝,,是以肝虛極而元氣將脫者,服之最效,。' 可用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低蛋白血癥等,。 山茱萸酸性入肝,,《藥品化義》云其'為補肝膽良品'。 3,、補腎填精 山茱萸微溫不燥,,補而不峻,能平補陰陽,,養(yǎng)髓榮筋,,為治肝腎不足所常用。 如屬肝陰虛,,眩暈耳鳴,、骨蒸潮熱、腰膝酸軟,常與地黃,、丹皮等同用,,以滋肝腎而清虛熱。 山茱萸可單用,,也可搭配熟地黃,、山藥、肉桂,、巴戟天,、補骨脂,、覆盆子,、金櫻子等其他補腎藥品一同使用。 近代名醫(yī)張錫純對它情有獨鐘,,并以它作為救急之藥,。 稱贊其:'山茱萸能收斂元氣,固澀滑脫,,振作精神,,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 說到山茱萸的臨床運用,,張錫純有獨到的經(jīng)驗,。他認(rèn)為山茱萸乃治汗多元氣欲脫之要藥,且稱'救脫之藥,,當(dāng)以山茱萸為第一',。 張錫純還根據(jù)臨床案例創(chuàng)制了許多山茱萸新方,重視配伍,,靈活用藥,。 如《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定心湯,用山茱萸與龍眼肉,、酸棗仁等配伍治心氣虛耗,、怔忡不寧,與養(yǎng)心之藥中更用龍骨,、牡蠣,。 食療方1、山茱萸粥 原料:山萸肉15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山萸肉洗凈,,去核,,與粳米同入沙鍋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早晚各食1次。 功效:補益肝腎,,澀精斂汗,。 應(yīng)用:肝腎不足之頭暈?zāi)垦#Q腰酸,,遺精,,遺尿,虛汗不止,,腎虛帶下,,小便頻數(shù)。 特別注意:命門火旺,、素有濕熱,、小便淋澀者不宜。 2、無遺茶 原料:山茱萸,、覆盆子,、茯苓各10克,益智仁6克,,熟地黃12克,。 制作方法:以上各藥研成粗末,盛入料包內(nèi),,放入杯中,,沖入沸水,加蓋悶泡2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代茶頻飲。 功效: 有補腎縮尿的功效,,常飲可益腎氣,、固腎精,使膀胱排尿功能恢復(fù)正常,,改善尿頻,、遺尿等癥狀。 應(yīng)用:適于脾腎不足、氣虛不固所致的遺尿,、尿頻,,及伴有頭昏、易疲乏,、易滑瀉,、腰酸痛者。此茶四季皆宜飲用,。 特別注意:尿頻而有澀痛感,,屬濕熱者不宜。 |
|
來自: 學(xué)的有所用 > 《頂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