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港東寨魚鳥歡歌 百年紅樹代代守望 很難統(tǒng)計一簇紅樹的根系枝椏間,到底有多少種生命正蓬勃迸發(fā),。 當無數(shù)顆紅樹種子落在熱帶北緣的沿海灘涂,,一片綿延50多公里、面積3337公頃的紅樹林濕地便在??跂|寨港歡快地蕩漾開來,。 (東寨港紅樹林濕地。) 盤根錯節(jié)的“海上森林”依依偎偎,,引來水清魚歡,、蝦蟹棲息,也喚得成群鷺鳥翩遷而至,。它們在海水與陸地間找到定居點,,更在潮漲潮落里抵御住狂風巨浪,。 盡管走過圍海造田、魚塘侵蝕的迷途,,可在漸趨成熟的生態(tài)文明觀前,,人與自然的關系終究還是從相逼回到了相守。400多歲的東寨港紅樹林,,是見證者,,亦是親歷者。 鳥翔魚嬉·“海上森林”構建完整生態(tài)鏈 步入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幾只白鷺張開翅膀掠過水面,,身后跟起的漣漪輕泛不絕?!翱?,‘老友’回來了!”10月24日8時許,,追鳥人馮爾輝舉起“大長炮”,,欣喜地抓拍下這一幕。 (東寨港紅樹林保護區(qū)的候鳥,。) 秋意漸濃,,正值候鳥南歸。位于“東亞—澳大利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東寨港紅樹林,,會在每年9月至次年3月期間迎來數(shù)萬只候鳥過冬,。對棲息環(huán)境格外挑剔的小“精靈”們,為何年年不畏重山,、飛越萬里赴約于此,? 故事,還得從400多年前的一場天災說起,。 1605年7月13日,,一場驚天大地震在瓊北地區(qū)爆發(fā),72座村莊與千頃田野頹然陷落,。隨著小溪般的東寨河主干道不斷下沉,,沿岸陸地經(jīng)歷著陸地-半草地-草地-紅樹林沼澤區(qū)-淺灘的演變過程,最終緩慢形成如今形狀似漏斗的東寨港,。 演州河,、三江河(又稱羅雅河)、演豐東河與演豐西河4條河流,,分別從東南西3個方向匯聚至東寨港,,帶來年產(chǎn)7億立方米水量的同時,也裹攜大量泥沙在港內沉積,由此形成廣闊的灘涂沼澤,。 一遇淤泥就扎根生長的紅樹種子于是停止漂泊,,趕在潮水上漲前迅速“錨”入泥里,不管不顧地掙脫“胎衣”向上伸展莖蔓,,直到蔚然成林,。如同一道緩沖帶與生物篩,鑲嵌在陸地與海洋之間的紅樹林,,也成為海洋的“托兒所”,。 (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紅樹林的樹根。) 潮漲時,,幾乎全部淹沒紅樹林枝干,,只露樹冠;潮落時,,棲息于紅樹林內的魚蝦螺蟹紛紛從洞穴里探出腦袋,,展翅盤旋于綠蔭上的鷺鳥們自是循著味而來……在占全國紅樹林植物種類97%的植物群落里,208種鳥類,、115種軟體動物,、160種魚類、70多種蝦蟹等甲殼類動物在此生生不息,,從而構成一個封閉,、完整的生態(tài)循環(huán)系統(tǒng),。 (圖1:灘涂上的彈涂魚,。圖二:灘涂上的螃蟹享受陽光與食物。) 憑借最大的連片面積,、最豐富的資源,、最多的樹種,橫跨??谘葚S鎮(zhèn),、三江農(nóng)場與三江鎮(zhèn)的東寨港紅樹林于1980年1月經(jīng)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保護區(qū),并在6年后被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成為我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濕地自然保護區(qū),,并成為被列入首批《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的7個濕地保護區(qū)之一。 仿佛是冥冥中注定,,自災難中孕育而生的東寨港紅樹林,,在“桑田”化作“滄海”后,,而今正成為另一群生物的棲居之地,。 身懷絕招·“海岸衛(wèi)士”穩(wěn)立灘涂有乾坤 行船于郁郁蔥蔥的紅樹林水道間,仿佛在河上,又似在林中,,一路行駛至開闊地帶,,才會驚覺狂風巨浪已被這座綠色長城抵擋在外。 究竟練就一套怎樣特殊的生存技能,,才能讓紅樹植物在高濕高鹽又缺氧的海水中筑起一座“長城”,?待到潮水退去,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的科研工作負責人指著高出灘涂半米以上的紅樹根系,,只道這便是秘訣所在,。 “淤泥里氧氣太少,紅樹植物們索性把部分根系裸露在空氣中,,直接呼吸新鮮空氣,。”管理局科研工作負責人介紹,,這種呼吸根中間貫通著無數(shù)空隙,、根皮上布滿氣孔,且大部分紅樹植物根系具有拒鹽功能,,這也使得它們成為唯一能夠生長于熱帶地區(qū)沿海灘泥和海水中的綠色灌木,。 瞧!樹根像榕樹一樣呈放射狀扎進灘涂的是紅海欖,,木欖樹根伸出地面后再往下重新扎入泥中如膝蓋狀,,樹根如盤龍一般緊緊盤踞地面的是木果楝……雖然扎得不算太深,卻是根連著根,、枝纏著枝,,這也使得“防風衛(wèi)士”們穩(wěn)立灘涂。 (扎根淤泥的紅樹,。) “一部分風折返在林前形成窩風區(qū)消化掉,,另一部分風在繼續(xù)前行中不斷碰到樹體,經(jīng)過一層又一層柔枝軟條后慢慢緩和與內耗,,這就是紅樹林的防風原理,。”在保護區(qū)管理局從事科研工作的鐘才榮還記得,,超強臺風“威馬遜”于2014年侵襲海南,,被吹得連根拔起的椰子樹比比皆是,卻未能撼動東寨港紅樹林后方的土壩,。 可即便躲過狂風巨浪,,繁殖后代亦是困難重重。潮水常常淹沒灘涂,,種子落在地上隨水四處漂泊,,頗有些海水無常、命運隨機的意味,。要想與海的習性相適應,必須有足夠聰明的辦法才行,。 紅樹植物們的對策是,將種子在枝頭“撫養(yǎng)成芽”,,待其發(fā)育形成新的個體后,,再穩(wěn)穩(wěn)地扎入某塊淤泥,然后不懼一切可能地“長高,、長胖”,,這與哺乳動物的胎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秋茄會在母株上長成鋼筆狀的胎生苗,,發(fā)芽后從樹上掉下來,,因幼苗內富含單寧酸,口感實在差勁,,就連吃落葉的小蟹與蝸牛也不屑一顧,。逃脫諸多威脅的它們,這才從淤泥里挺起腰身,,不急不忙地抽出真正的葉片,。 有趣的是,這種被“食客們”嫌棄的單寧酸,,暴露于空氣中會氧化成紅色,,紅樹林因此而得名。 相逼相守·“生態(tài)夢想”穿越百年代代傳 自從2008年被一場寒流凍死后,,紅欖李便在東寨港保護區(qū)絕了跡,。沒人會想到時隔7年后,保護區(qū)的普通職工王式軍竟能讓這種瀕危紅樹植物重新扎根灘涂濕地,。 一如“起死回生”的紅欖李,,東寨港的變遷故事同樣不乏曲折,。 上世紀70年代,,一場聲勢浩大的圍海造田行動毀去三江人世代依存的紅樹林。在那個“向海要地,、要糧,、要生產(chǎn)力”的年代,人們先是埋頭在咸濕的灘涂地種水稻,、椰子,、甘蔗甚至是高粱和玉米,而后上百家境內外水產(chǎn)養(yǎng)殖企業(yè)聞風而來,,將其改造為海南農(nóng)墾最大的水產(chǎn)養(yǎng)殖基地,。 北京林業(yè)大學教授何平曾做過一項研究,,1988年至2007年,東寨港4.23%紅樹林濕地轉化為養(yǎng)殖水面,。毀林挖塘養(yǎng)殖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致使水體高度富營養(yǎng)化,團水虱瘋狂繁殖,,致使紅樹大量死亡,。 “假設我們還不及時采取措施控制,10年后的東寨港會變成什么樣,?”面對趨于崩潰的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tǒng),,廈門大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院教授王文卿發(fā)出疾呼。 2013年12月,,??谑姓度?500萬元,對保護區(qū)內2439畝的養(yǎng)殖塘實施退塘還林工程,。次年3月,,海口市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并正式頒布《關于加強東寨港紅樹林濕地保護管理的決定》,,將紅樹林濕地總體保護和控制范圍由5萬多畝增加至12萬多畝,,并規(guī)劃建設國家級紅樹林濕地公園。 (紅樹林果,。) 專家學者匯集眾智,,愛心企業(yè)認種認養(yǎng),養(yǎng)殖農(nóng)戶轉產(chǎn)轉業(yè)……從短暫的迷局中走出,,人與自然終究還是從步步相逼回到了相護相守,。相較于政府的鐵腕治理,當?shù)厝藬?shù)百年來口口相傳的樸素生態(tài)觀則似乎更顯動容,。 “紅樹林枯木不能私自折,,只能每年正月初十折一次,村長敲鑼,,7點出發(fā),,11點結束,只要時間一到就不準再砍了……”在與紅樹林相鄰而居的三江鎮(zhèn)上山村,,年逾八旬的村民柯連山正循著一塊古舊石碑上的文字細細認讀,。 這塊上書“奉官立禁”的石牌,據(jù)考證距今至少已有170余年,,背景是“地陷”后“糧米無歸”,,要大家一起來種“茄椗”(紅樹林),“以扶村長久”,。歷經(jīng)過地震的村民們深諳須與自然休戚與共,,石碑上的古訓也被一代代村民牢牢謹記,。 從百年前立碑,到百年后立法,,一以貫之的是當?shù)厝藗鞒邪倌甑纳鷳B(tài)夢,,也無疑為當下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最為生動的示范。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 均由海南日報記者 李幸璜 攝 文\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李夢瑤 新媒體編輯\實習生 于昕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