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上游 在中國眾多的水系中,,漢江一直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作為長江最長且流量最大的支流,與眾多中國水系相比,,身處中國內陸腹地的漢江,,是一條溝通中國長江與黃河文化的紐帶,同時也串聯(lián)了中國南北方經濟與文化的交流,。我曾三次深入漢江流域,,在漢江地區(qū)看到了兼具南北方文化特點的人文風景。 一,、一條以“漢”命名的河流 漢江,,發(fā)源于漢中的寧強縣,一路向東,,經安康,、商洛、襄陽,、荊門,,一直到武漢匯入長江,漢江全長近1500公里,,是長江眾多支流中里程最長的一條,,在長江中游水系中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对娊洝吩涊d漢江“其流湯湯”,,《水經注》記載的古代江河中,漢江占有與長江,、黃河相同篇幅的內容,。 安康美麗的漢江 漢江之名與劉邦有著不解之緣,,劉邦在漢中不斷壯大,最后通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方式,,最終打敗項羽,建立了200多年歷史的漢王朝,。這個漢承秦制的王朝,,將中國的各民族不斷融為一體,也讓漢族,、漢字等稱呼與漢江產生了不解之緣,。 《楚漢傳奇》中的劉邦 廣袤的漢江,孕育了中國很多創(chuàng)世神話,,今天流傳的神農嘗百草,、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幾乎都發(fā)生在漢江附近,。 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整體的氣候較今天更加濕潤與溫和,,在今天漢江附近的十堰發(fā)現(xiàn)了原始人的頭蓋骨,,距今已經有近100萬年的歷史,這個年代與藍田人的生活年代(距今70萬-115萬年)基本相當,,從某種意義上講,,漢江就是中國早期文化重要的發(fā)祥地之一。 湖北十堰 二,、南北牽連的紐帶 翻開中國地圖看看,,我國的河流多承東西走向,而漢江卻有些不同,,漢江眾多的干流如唐河,、白河等,都是南北走向,,而且眾多支流紛繁復雜,。 漢江支流主要的發(fā)源地,如秦嶺,、伏牛山(秦嶺的余脈),、熊耳山(秦嶺的余脈)等,還是中國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線,,秦嶺和它的余脈們,,也成了中國南北方水系的天然分界線。 秦嶺(作者攝) 縱穿今天河南的伏牛山,,短短一天,,你就能感受到中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從北邊的洛陽嵩縣與欒川,,一路向南,翻越老鴉關隧道,進入南陽西峽縣境內,,南北氣候的差異,在一瞬間就能感受出來,,無論從植被,、地貌、氣候以及河流的流量,,都會能感受到巨大的不同。而漢江流域的文化,,就是在這樣的南北分異下產生的,因為這條河流是長江眾多支流中,,最接近北方的南方河流之一,。之所以說之一,是因為嘉陵江也是如此,。 我騎車縱穿伏牛山老界嶺(作者攝) 所以說,,漢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國南方的特性,,同時還帶有一定的北方文化氣質,。與漢江最具對比性的河,,就是渭河了,漢江與渭河隔著一個高大的秦嶺,,由于這個分水嶺過分大,所以想用人工運河溝通渭河和漢江,,就很難實現(xiàn)。 千年以來,,人們利用秦嶺間河流侵蝕峽谷,,開鑿了一條又一條棧道,,這就是著名的蜀道,。蜀道所形成的交通網(wǎng)絡四通八達,,陳倉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等一條條縱觀南北的道路,,使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成為了可能。 也正是秦嶺這樣分水嶺的作用,,造就了漢江兼具南北方文化氣質,,使?jié)h江在中國古代交通體系中占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在長安與洛陽為國家政治中心的時期,,漢江的地緣更接近中央政權,,各地的物資都是利用漢江的水陸轉到各個地區(qū)的,。 從軍事方面來看,漢江更是南方進攻北方的戰(zhàn)略要地,,諸葛亮六處岐山(實際是五出),,姜維九伐中原(實際是十一次),都是以漢江流域的中心作為其軍事要地,。 諸葛亮六出祁山示意圖 南宋時為了抗擊金朝,,漢江更是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但是宋代以后,,隨著以長安-洛陽為政治中心的國家體系的衰落,漢江的政治地位也逐漸下降,,而這種變化更像是一種身份的轉化。 雖然這里已經沒有國家政治的交往,但卻開始變?yōu)槊耖g商業(yè)的大通道,,來往于漢江兩岸的船只絡繹不絕,,秦巴地區(qū)的人們利用漢江將自己的物資轉運至長江中下游地區(qū)。 到了明末清初,,從福建經今蒙古國至俄羅斯的萬里茶路形成,,這條以茶葉為中心的國際貿易通道,促使?jié)h江的茶葉貿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慢慢地,,到了清末民國初年,,處于漢江下游的漢口成為整個中國重要的茶葉中轉地與加工地,。 漢江流域至今都保留著一種有意思的現(xiàn)象,,你在一個城市,例如安康,,可以同時聽到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不同地區(qū)的方言,。而這種文化間無縫連接式的交融,,使?jié)h江成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熔爐,。 安康的漢江(作者攝) 文史君說 漢江是中國南北文化相互匯聚的地方,,也是南北文化相互交往的大熔爐,。漢江通過與蜀道陸路的連同,使?jié)h江流域在滋養(yǎng)南方土地的同時,也吸收了大量北方文化的精髓,,秦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在這里完成了完美的匯聚,。 參考文獻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陜西??拢?005年第7期,。 中國國家地理編輯部:《中國國家地理》(湖北??拢?019年第2期。 魯西奇:《中國歷史上的空間結構》,,華中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