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定位】 1,、府舍下一寸,,橫骨兩端約中動脈,去腹中行各四寸半,?!夺樉拇蟪伞?/p> 2、在腹股溝外側(cè),,腹股溝斜紋中,,距恥骨聯(lián)合上緣中點3.5寸,當髂外動脈搏動處的外側(cè),。 【穴位解剖】 在腹股溝韌帶中點外側(cè)的上方,,在腹外斜肌腱膜及內(nèi)斜肌下部;內(nèi)側(cè)為股動,、靜脈,;布有股神經(jīng)。 【穴位功能】健脾化濕,,理氣解痙,。 【主治病癥】 1、主腹寒氣滿,,腹中積聚疼,,癃,淫濼,,陰疝,,婦人難乳,妊娠子沖心,,不得息?!夺樉拇蟪伞?/p> 2,、腹痛,腹脹。小便不利,,水腫,,疝氣。胎氣上逆,,赤白帶過多,,產(chǎn)后出血,惡露不行,,崩漏,,帶下,女子癥瘕,。 【穴位配伍】 1,、配百會、氣海,、三陰交,,治子宮脫垂。 2,、配大敦,、太沖、三陰交,,治疝氣,。 【針刺方法】 1、《銅人》針七分,?!夺樉拇蟪伞?/p> 2、避開動脈,,直刺0.5~1寸,,避開血管,腹股溝酸脹,,可擴散至外陰部,。 【艾灸方法】 1、《銅人》灸五壯,?!夺樉拇蟪伞?/p> 2、艾條灸10~20分鐘,,艾炷灸3~5壯,。 【按摩作用】 緩解治療腹痛、疝氣,、帶下,、小便淋瀝、產(chǎn)后血崩、白帶異常,、氣喘,、小兒抽筋等。 【按摩手法】 用雙手拇指指腹按壓沖門穴,,用力方向由內(nèi)向外,,每次30秒左右,每日可多做幾次,。 【附 注】足太陰,、厥陰經(jīng)交會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