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實
來源產(chǎn)地
本品為睡蓮科植物芡 的干燥成熟種仁。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實,,除去果皮,,取出種子,洗凈,,再除去硬殼(外種皮),,曬干。
生于池塘,、湖沼及水田中,。
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西南等地。
別名卵菱,、雞癕,、雞頭實,、雁喙實,、雞頭、雁頭,、烏頭,、蔿子、鴻頭,、水流黃,、水雞頭、肇實,、刺蓮藕,、刀芡實、雞頭果,、蘇黃,、黃實、雞咀蓮,、雞頭苞,、刺蓮蓬實
【原形態(tài)】
一年生水生草本,具白色須根及不明顯的莖,。
初生葉沉水,,箭形;后生葉浮于水面,葉柄長,,圓柱形中空,,表面生多數(shù)刺,葉片橢圓狀腎形或圓狀盾形,,直徑65~130厘米,,表面深綠色,有蠟被,,具多數(shù)隆起,,葉脈分歧點有尖刺,背面深紫色,,葉脈凸起,,有絨毛。
花單生,;花梗粗長,,多刺,伸出水面,;萼片4,,直立,披針形,,肉質,,外面綠色,有刺,,內(nèi)面帶紫色,;花瓣多數(shù),分3輪排列,,帶紫色,;雄蕊多數(shù);子房半下位,,8室,,無花柱,柱頭紅色,。
漿果球形,,海綿質,污紫紅色,,外被皮刺,,上有宿存萼片。
種子球形,,黑色,,堅硬,,具假種皮?;ㄆ?~9月,。果期7~10月。
性味功效
《中國藥典》
甘,、澀,,平。
歸脾,、腎經(jīng),。
益腎固精,補脾止瀉,,祛濕止帶,。用于夢遺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
《中藥大辭典》
味甘,,性干溫,、鮮涼,。
入脾、腎經(jīng),。
固腎澀精,,補脾止泄。治遺精,,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
《中華本草》
甘;澀,;平,;
歸脾;腎,;心,;胃,;肝經(jīng)
固腎澀精;補脾止泄,。主遺精,;白濁;淋濁,;帶下,;小便不禁;大便泄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亦可適量煮粥食,。
【注意】
大小便不利者禁服;食滯不化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