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魚亭 后周世宗柴榮是五代中,,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他在位僅僅六年,就因病去世,,雖然時間稍短,,但柴榮手下還是有部分心腹的,比如張永德,、韓通,、趙匡胤、李重進等等,。 那么趙匡胤能相對容易地奪下了后周的江山呢,? 一、人走茶涼 在五代時期,,皇帝基本上輪流來做,,只要有實力,,那就可以來爭奪皇帝的寶座,在這里可以不遵從嫡長子繼承制,,上一任皇帝可以直接廢掉,,只要拳頭硬,一切都好辦,。 雖說郭威,、柴榮是五代最有作為的君主,但郭威的皇位同樣是用非正常手段取得的,,他殺掉了劉承祐,,在開封城擄掠三天,取代后漢,,創(chuàng)立后周,。 所以說五代時期,在人們的心目中,,沒有所謂的大一統(tǒng)觀念,,分裂割據(jù)已經(jīng)長時間形成,將領(lǐng)反叛,、軍兵政變時常發(fā)生,,這樣就造成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軍民對皇帝認同感很有限,。 就好比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后唐年間就在禁軍任職,后漢年間仍有官可做,,后周年間,,官拜檢校司徒。事實上,,在那個亂世,,皇帝是誰很多時候都無所謂,只要能保證自己安全,,就已經(jīng)謝天謝地的,。 柴榮是郭威養(yǎng)子,剛繼位的時候幾乎寸功未力,,他在群臣中的威信基本為零,為了壓服群臣,,為了后周的天下,,柴榮親征北漢、敗后蜀,、擊南唐,,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功勛,。只是柴榮在位時間太短,只有六年,,柴榮去世之后,,很多事情都被擱置了,少主年幼,,一時間群龍無首,。 柴榮的統(tǒng)治主要靠的他的武功和威懾力,他并沒有太多時間來培植自己的勢力,,柴榮一死,,茶馬上就涼。就好比趙匡胤沒有陳橋兵變,,那也會有他人去爭奪皇位,,畢竟欺負孤兒寡母實在太容易了。 趙匡胤黃袍加身,,率兵進開封之后,,幾乎沒有遇到什么抵抗,反而大部分人直接表示服從趙匡胤的統(tǒng)治,,可見大家早已對此習以為常,,沒有誰能永恒存在,就算郭威,、柴榮這等猛人,,也同樣有時間限制。 二,、孤兒寡母沒有能力對抗趙匡胤 公元959年,,柴榮病逝,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承皇位,,這么小的年紀,,在我們現(xiàn)在,剛剛上小學,,可能字都認不全,,所以讓他治國理政,明顯是不可能的,。 柴榮死之前做過了部分交代,,比如讓范質(zhì)、王溥等大臣輔政,,符太后臨朝聽政,,這一套班底,假如在大一統(tǒng)王朝,,還是有可行性的,,比如西漢的霍光,,明朝的張居正,但在后周這個年景,,全靠著實力行走江湖,。 既然柴宗訓母子毫無抵抗能力,那么這后周的江山也會馬上易主,。當然了,,趙匡胤做得還是比較溫和的,他站在郭威,、柴榮的肩膀上,,對前兩位帝王還是有感激之情的,所有對于柴榮的后人,,趙匡胤同樣予以厚待,,柴宗訓母子得以繼續(xù)生活下去。 這也是趙匡胤高明之處,、仁德之所在,,如果趙匡胤同五代其他帝王一樣,直接殺掉柴宗訓母子,,那么他的江山也不可能維持三百多年,。 三、趙匡胤自己就是柴榮心腹 之所有趙匡胤奪取皇位如此順利,,那是因為趙匡胤本就是柴榮最信任的人之一,,而且趙匡胤是在戰(zhàn)場上和柴榮結(jié)下的感情,而且趙匡胤在柴榮繼位前,,就在柴榮左右,。 史料記載“北漢來寇,世宗率師御之,,戰(zhàn)于高平,。將合,指揮樊愛能等先遁,,軍危,。太祖麾同列馳馬沖其鋒,漢兵大潰,?!?/p> 柴榮的首戰(zhàn),就是在趙匡胤的幫助下完成的,,高平之戰(zhàn)中,,后周和北漢剛一接戰(zhàn),后周將領(lǐng)樊愛能,、何徽掉頭就跑,,戰(zhàn)局對柴榮極為不利。柴榮不顧一切沖向敵人中軍,,而趙匡胤及時反應過來,,同張永德一起,從左右兩側(cè)夾擊敵人,,這才擊潰了不可一世的北漢聯(lián)軍,。 公元956年,趙匡胤同柴榮征伐南唐,,在渦口,,趙匡胤僅帶數(shù)千人,擊敗了一萬多南唐水軍,。在清流關(guān),,大敗南唐大將皇甫暉,并活捉皇甫暉,、姚鳳,。 趙匡胤在后周軍中真的很拼命,當時還不到三十歲的趙匡胤,,可真的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每次戰(zhàn)事都親臨戰(zhàn)陣,沖鋒陷陣那是說一不二,。想來當時的趙匡胤還想不到,,他也有造反那一天,他只想把本職工作做好,。接連不斷的戰(zhàn)功,,不僅讓趙匡胤在軍中積累了極高的威信,也讓柴榮對其刮目相關(guān),、并成為柴榮心腹愛將,。 如果柴榮在天有靈,估計是不會相信,,搶他江山的竟然是趙匡胤,,所以一定程度上,柴榮并沒有堤防趙匡胤,,還把主要兵權(quán)交給了趙匡胤,,所以趙匡胤在奪取天下的條件上,得天獨厚,。 四,、趙匡胤演技不俗 靠自己能力坐上皇帝位置的人,都不會是簡單角色,,換言之,,趙匡胤絕不是什么省油的燈,,他心思縝密,做事滴水不漏,,從政變開始到登上皇位,,一氣呵成。 公元960年,,北漢勾結(jié)契丹侵擾后周邊境,,趙匡胤率兵前去抵御,我們在這看到了郭威的影子,,或許這一套流程,,趙匡胤就是跟郭威學的,而且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趙匡胤出兵前,,就在開封城內(nèi)做好了準備,所以他能很順利地入城,。在陳橋兵變之前,,趙匡胤也跟趙普等人演練過多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讓政變順利進行,,而且使士兵們對其唯命是從,。 看上去是大兵們逼著趙匡胤當了皇帝,事實上,,這都是趙匡胤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甚至一度都看不出演戲的痕跡。 趙匡胤進了開封城,,也不急于去皇宮登基,,反而回到了殿前司公署,趙匡胤就是在等那幫文臣主動來投誠,,果然,,范質(zhì)、王溥等人直接表示擁立趙匡胤,,至此這一切才算是塵埃落定,。 趙匡胤從郭威、柴榮身上吸取了大量經(jīng)驗,,不僅是統(tǒng)兵還有治國理政,,所以他才能用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收益,。天時地利人和,,或許命中注定,趙匡胤就該做這個皇帝,宋太祖非他莫屬,,任何人都無法阻止,。 參考資料:《宋史·本紀第一》、《舊五代史·世宗本紀》 免責聲明 以上內(nèi)容為用戶在觀察者網(wǎng)風聞社區(qū)上傳并發(fā)布,,僅代表發(fā)帖用戶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