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城內(nèi)東北角,,著名的鐵塔南邊,,有一處菁菁校園,這便是蘊藉著民國建筑風韻的河南大學,。今天的河南大學已經(jīng)不復往日繁華,,只是一座普通的本科學府,但它深厚的積淀猶在,,悠久的歷史讓人景仰,。它洗盡鉛華,依然含英咀華,,恰如慈母春暉,。
河南大學是清代河南貢院所在,吾國從唐代開始的科舉考試,,就是在這里走向終點,。民國元年,林伯襄先生在此創(chuàng)辦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成為吾國當時三大留學基地之一,。莘莘學子得以走出國門,睜眼看世界,,成為引領潮流的一代驕子,;這其中有著名建筑大師、南陽楊廷寶先生,。1930年,,學校正式更名為河南大學至今。
河南大學校門建于1935年,,為經(jīng)典的宮殿建筑,。中間最高,重檐灰瓦,,面闊三間,,牌樓式樣。大字板上題寫校名,,莊重不俗,。兩旁單檐箓頂。
背面字板題寫校訓: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柳體金字。這校訓自大門建成之日起就鐫刻在門楣之上,。值得一提的是,,楊廷寶大師長期工作的南京東南大學的校訓也是止于至善,用王羲之書法鐫于?;罩?。《禮記·大學》開篇即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眱伤?,不僅有大學之名,也行大學之道,??芍^大學之大者也。
河南大學明倫校區(qū),,和開封鐵塔緊密相連,,形成呼應之勢,以致融為一體,。南大門和大禮堂之間組成500米長的南北中樞,。博文樓居東,,它是校園內(nèi)最老的建筑,屬于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遺跡,,再東是東十齋,。博雅樓位于西側(cè)。這些近代建筑是校園的魂魄所系,。博雅樓身后是貢院舊址,,豎立兩塊清朝石碑,這是學校慎終追遠的象征,,是尋根溯源的證明,。
南北主干道兩旁,建筑星羅棋布,,掩映在花木樹林之中,,形成優(yōu)雅的象牙塔。東面綠蔭里,,豎立一塊國保碑,,上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河南大學近代建筑群),,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6月25日公布,,河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10月8日立。此處的建筑,,人文與歷史并重,,技藝和美學糅合。厚重和諧,。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首任校長林伯襄先生,,文質(zhì)彬彬,風度儒雅,,身著長衫,,手握書卷,正襟危坐,。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的校門為復建,,用以緬懷一個世紀前的西行之旅。先輩們不忍國家衰落,,立志效法西洋,。在這里經(jīng)過精良的強化學習,奔赴萬里之遙的歐美,,遠離祖國,,只為求得長技,振興中華,。楊廷寶先生在1912年進入預校英文科學習,,是第一批學員,,1915年入清華學校,1921年赴美就讀于賓夕法尼亞大學,,1926年獲副博士學位,,衣錦還鄉(xiāng)。
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從1912年起,,1922年止,。畢業(yè)5屆學生,,直接輸送海外留學生百人而已,。然則正是這些優(yōu)良的人才星火,學成歸國,,燎原了貧瘠的家邦,,富強之舟由此生發(fā)。
西洋山花,,卷曲渦紋,,卻不能掩藏檐線下的中式單栱。歐風美雨之下,,永遠藏著熾熱的中國心,。
預校門樓之后,是一座優(yōu)雅精致的建筑,,中式屋頂,,西洋立面。如同穿著西裝,,頭戴瓜皮帽的民國男子,。一再掩抑,竟也藏不住由內(nèi)而外的風韻,。博文樓又名6號樓,,建于1915年,1919年落成,。是河南大學校園里現(xiàn)存最老的建筑,。設計者已無從考證。
整體建筑左右對稱,。立面中間六顆愛奧尼壁柱,,三角山花,券形門楣,,羅馬花瓶式樣欄桿,,窗套醒目,處處滲透著西方建筑醇正的理念,。
屋頂則大行吾國固有格式,,中間局部三層前面采用懸山坡屋頂,;后部山面采用歇山頂;二層兩側(cè)采用四坡屋頂,。
博文樓前立一尊頭像,,頗為引人注目。1925年夏,,時任中共中央北方區(qū)委負責人的李大釗應邀至此,,向全校師生作《大英帝國主義者侵略中國史》的演講。此頭像正為紀念此事而立,。
博文樓下有寬大伸展的基座,,厚實凝重。四周綠樹蔥蘢,,環(huán)繞左右,。優(yōu)雅脫俗。
愛奧尼壁柱,。
根據(jù)吾國書院的傳統(tǒng),,在講堂左右布置齋房。河南大學現(xiàn)存十二座齋房,,東邊十齋,,西邊二齋。東十齋位于博文樓東,,由大門一直延伸至大禮堂前,,有如兵陣。磚木結(jié)構,。
齋房一色聯(lián)排,,山面朝前,線條勻稱美觀,。
窗套裝飾傳統(tǒng)垂花柱,,亦中亦西。
入口在側(cè)面,,正對中心干道,。門楣為木構垂花屋檐。垂柱間鑲刻有30塊雕著梅蘭竹菊,、瑞禽異獸的木雕花板,。齋名就刻在花板之上。
齋房屋頂由紅色機制平瓦覆蓋,,三座人字坡勾連,,側(cè)面伸出人字坡抱廈。城垛式女兒墻。
齋房居東,,西為微地形綠化場地,。
博文樓之后,東齋之西,,余出空地,,辟為草坪。曲徑通幽,,花木扶蘇,。你儂我儂。
大禮堂位于中軸線上,,與校門遙遙相對,,距離500米。但見繡闥雕甍,,崇殿杰閣,。這是民國時期的經(jīng)典中西合璧禮堂建筑,。令人贊嘆的借景,,來自遠方公園里的宋代鐵塔。遠近之間,,兩座名構穿越千年,,惺惺相惜,相望江湖,。
大禮堂是河南大學的標志,,始建于1931年,設計者許心武,,1934年底落成,。建筑整體對稱,入口處八顆圓柱,,凸出重點,。屋頂層層跌落,高低交織,。樓分二層,,建筑面積4687平方米,擁有近三千座位,。規(guī)模宏大,。
大禮堂坐北朝南,采用傳統(tǒng)之臺基,、墻身,、屋頂三分式構圖。細節(jié)豐富,,尺度恰當,。
屋檐下雕梁畫棟,,皆是傳統(tǒng)的山水、瑞禽,、花草圖案,。垂花柱、雀替,、掛落,,精雕細鏤,引人入勝,。
雕花窗套,,什錦窗格。
從側(cè)面看去,,大禮堂宏大的體量畢顯無疑。屋角檐牙高啄,,主體大屋頂為重檐歇山頂,,門廳上部為單檐歇山頂,門廳兩側(cè)的樓梯間屋頂則為卷棚歇山,,極富變化,,瑰麗奇譎。整體平面為凸字形,,前方伸出龜頭屋,。
據(jù)記載,大禮堂主體碩大的歇山屋頂采用了27米長的豪式鋼屋架,,下部由八棵立柱支撐,。
轉(zhuǎn)角荷花圓斗,上托麻葉頭,。
混搭線腳,,兼具中西風韻。
大禮堂西南面,。
大禮堂主入口的八顆立柱,,身帶凹槽,西洋特征頗為經(jīng)典,,兩柱一列,;中間三座門,卻是中式風韻,,朱門春深,,上部出挑披檐,檐下垂花柱,瀝粉貼金,。
大禮堂東,,是藝術學院教學樓。門前以兩棵圓柱與大禮堂協(xié)調(diào),,形成過渡,,向經(jīng)典致敬。
大禮堂西南是9號樓,,位于河南大學中軸線主干道的西側(cè),。
再向南去,就是著名的博雅樓,,亦稱7號樓,。由李敬齋設計,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平面呈工字形,,南北為歇山屋頂,中間長條為懸山屋頂,。屋檐之下,,垂花柱林立,柱間木雕花鳥蟲魚之類,,色彩艷麗,,卓爾不凡,。
博雅樓在四方皆設門,,東門面向主干道,卷棚頂帶柱門廳,,現(xiàn)為歷史文化學院,。門廳上部在二層再設披檐,使立面更加豐富,。坡屋頂伸出兩座塔樓式樣的煙囪,,小巧玲瓏。
煙囪像是袖珍的西洋鐘樓,,凹凸有致,,層次分明。攢尖塔頂上嵌寶珠,。
下部為半地下室,,上部主體二層,圓形壁柱排列如陣,,使立面挺拔如簇,。
西立面前喬木距離較遠,留出空擋,可窺全貌,。
中間西入口做法與東面基本一致,,只是屋頂少了兩根煙道。
博雅樓西有寬大平臺,,烘托出建筑的體勢,。
全樓巍峨壯觀,主次分明,,典雅莊重,,堪稱佳作。建成時間:1920年代,。
小禮堂位于博雅樓南,,外形簡樸,是二戰(zhàn)中日本占領河南大學后建造之俱樂部,。單層雙面坡頂,,東西走向,正門山面朝東,,前有披檐,。據(jù)記載:日軍建此日式平房,聊慰鄉(xiāng)愁,,同時置酒行樂,。1945年日本投降后,駐守河南大學的日軍官兵在此剖腹自殺,。后被埋葬在小禮堂周圍,。如今這里已是芳草凄凄,不復舊時痕跡,。
這使我想起東南大學以前的土木工程系工字形平房,,也是日軍占領之后所建,比起河大要廣大許多,,可惜已經(jīng)拆除,。歷史成為純粹的記憶。
小禮堂中部兩邊施拱券走廊,,應是內(nèi)部大空間與外界的聯(lián)系走廊,,平實樸素。
小禮堂看似平淡的背后,,隱藏著諸多滄桑和辛酸歷史,。
國立河南大學復校紀念碑,立于民國三十五年臘月,,由時任教務長郝象吾撰文,。碑文記述了二戰(zhàn)之中,,河南大學輾轉(zhuǎn)流徙的辦學經(jīng)歷?!安恍姨斓溔A夏,,倭寇內(nèi)擾,因而顛沛流離,。歷時愈八載,。其間迭為臨時校址者,有雞公山,、鎮(zhèn)平,、嵩縣之潭頭鎮(zhèn)、淅川之荊紫關,,及寶雞之武城寺,。以在潭頭歷時五年為最久。值乾坤板蕩之際,,避地于萬山叢中,。抱殘守缺,勉盡講習進修之職責,。以保全中州學術之一線命脈,。可謂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者矣,。”
此碑是河南大學的一本榮譽證明,國難當頭之時,,大學選擇了鐵肩擔道義,,展現(xiàn)了破釜沉舟的勇氣。碑文在最后展望未來,,冀望后學,,勤勉奮發(fā),“使中原文化恢復其在古代世界文化中之領導地位,,庶可告無愧于漢宋太學之先賢?!绷钊烁信宀灰?。
河南大學貢院執(zhí)事房,是吾國最后一次科舉考試監(jiān)考官辦公的地方,,其時1904年,。當時的執(zhí)事樓,計782間,,坐北朝南?,F(xiàn)存建筑為2002年重建,,坐東朝西。執(zhí)事樓共兩層,,兩側(cè)是敞開式露天石梯,,正面的一樓與二樓之間為拱券柱廊。
中國科舉的最后一次選拔進士的會試地點不在天子腳下的北京,,而是曾經(jīng)的東京汴梁,,這其中蘊藏著辛酸的往事。1903,、1904年的北京,,剛剛遭遇庚子之亂,八國聯(lián)軍洗劫一空,,京城順天貢院已經(jīng)毀于一旦,。帝都無法舉辦全國性的人才考試,只得挪移它處,。開封因此成為吾國千年科舉的絕唱之地,,實屬無奈。九泉之下的漢宋太學大儒,,想必唏噓不已,。
貢院碑,計三座,。兩座位于方亭內(nèi),,系清代原物。
中間露天的一塊石碑是重刻之清道光十一年“重修河南貢院記”碑,。河南大學的前身,,即是河南貢院,1904年在此舉行了吾國最后一次科舉會試,。1912年,,在貢院原址建立河南留學歐美美預備學校。后成為河南大學,,直至今日,。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河南貢院碑記》。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河南貢院碑記》碑文由是時任河南巡撫的牛鑒撰寫,,筆力遒勁,。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重修河南貢院碑記》碑文。
碑首為雙龍戲珠,,碑額為篆字“重修貢院碑記”,。
清雍正十年(1732)《改建河南貢院記》。這塊碑是河南大學校園內(nèi)最具年代的古跡,。
碑文為當時河南巡撫田文鏡撰寫,,詳細記述了河南貢院遷建之史實,。河南貢院原位于龍亭一帶,貢院四周常年積水,。雍正九年,,院址遷往今天河南大學處。
碑首刻雙龍,,碑額題字:改建貢院碑記,。
開封市文物保護單位:貢院碑。開封市人民委員會,,1963年12月23日公布,。開封市革命委員會立。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河南貢院碑,。河南省人民政府2008年6月16日公布,,開封市人民政府2008年8月28日立。
河南大學東工字樓,,位于貢院遺址北,,東西走向。主入口面南,,頗具西洋風韻,,是山面朝前伸出的抱廈,辟三座券門,,中間較大?,F(xiàn)為開封市不可移動文物。
東工字樓平易簡約,,讓人頓生親近感,。樓前為綠籬簇擁的小徑,尺度怡人,。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河南大學近代建筑群,。河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25日公布,開封市人民政府2003年10月25日立,。
河南大學,,肇始于清初雍正九年(1731)的河南貢院,見證了吾國千年之久的科舉考試制度的消亡,。1912年,,成為吾國三大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之一,發(fā)蒙啟蔽,,開人眼界。如此厚重的歷史積淀,,使它大氣磅礴,,波瀾不驚,。它如一位垂垂老者,深沉地看著世界,,令人尊重,。它超脫于沉浮之間,永遠留給世人溫柔敦厚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