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和黃河是每個中國人都熟知的兩條江河,在5000多年前,,我國第一個王朝夏就是建立在黃河邊上,,從夏商周三代,到唐宋金為止,,經(jīng)濟文化的核心地區(qū)都是以黃河中下游為中心,,因此黃河又被譽為“母親河”。 長江的作用同樣是不容小覷,,它是亞洲第一長河,,全長6397千米,河水發(fā)源“世紀屋脊”,,長江不同的流域分段也有不同的稱呼,,在青海玉樹的巴壙河口,稱通天河,,全長815公里,,巴壙河口至四川宜賓的岷江口,為金沙江,,全長2308公里,,因盛產(chǎn)黃金而得名。 在明末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一書當中記有:金沙江,,回環(huán)五百余公里,,出金有數(shù)載……河段雖然只有16公里長,,但水面落差達到了200米,可見長江的水資源有多么豐富,,它流經(jīng)了11個省,,面積達到了180萬平方公里,黃河的流域面積約75萬平方公里,。 除了黃河和長江之外,,還有一條河流域面積比長江還大,,水量是黃河的七倍,,聽名字很多人都知道,但少有人知道它的歷史,,還有一省也用了這個名字,,這個河就是黑龍江。 在古代“江”“河”都是指著長江和黃河,,按《左昭十七年》所記:疆土以水紀,,故為僵師而水名。江在本意上是指著國家河道,,由于南方地區(qū)氣候濕潤,,植被豐茂,河道很少會發(fā)生改道現(xiàn)象,,所以南方河流統(tǒng)稱為江,。 長江又是南方的代表性河流,所以“江”就成了“長江”的代名詞,,春秋戰(zhàn)國以后,,河流之名開始轉(zhuǎn)變,河水常常以顏色取名,,黑龍江因為河水含有腐殖質(zhì)多,,河水發(fā)黑,古時就有“黑水”,、“弱水”,、“完水”,唐朝還稱為:“望建河”,。 黑龍江一詞出自《遼史》,,遼朝初期,遼太祖因河水泛黑,,河流蜿蜒如蛟龍,,故稱“黑龍”,就連太祖廟,、太祖陵也是用“黑龍”,,黑龍承上啟下了整個遼朝歷史,據(jù)說遼太祖還射殺了一條“黑龍”。 根據(jù)《遼史·道宗本紀》記載: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即松花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龍江,。至此,,“黑龍江”之名擦拭正式開始啟用。 黑龍江,,有南北兩源,,南源為額爾古納河,其上源為海拉爾河,,發(fā)源于中國大興安嶺西坡,。北源為石勒喀河,其上源為鄂嫩河,,發(fā)源于肯特山東麓,,關于黑龍江總長度,說法不一,,這也是因為一些外部因素造成的,。 從海拉爾河開始算起有4440公里,以克魯倫河作為源頭大約有5498公里,,中俄河長3000公里,,俄羅斯境內(nèi)長1400多公里,流域面積達到了185.6萬平方公里,,水量極為豐富,,整條河水的水量是黃河的七倍。 黑龍江不僅僅是我國重要的一條河流,,它還流經(jīng)另外三個國家,,屬于一條國際河流,從上個世紀以來,,黑龍江航道就開辟了出來,,黑河港就是黑龍江上第一大港,來往商船是絡繹不絕,。黑河以下可通航1000噸以上的大型江輪,,是國內(nèi)少有的內(nèi)陸深水航道。 |
|
來自: 369藍田書院 > 《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