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過的年 文/王龑 大年初一的凌晨,,爆竹聲逐漸稀疏!沒有了喧嘩,,整個世界都睡著了,。己亥年,不緊不慢地走來了,。 春節(jié)還是曾經(jīng)春節(jié),,只是每年的感受不同了。 兒時盼望著過年,,進入臘月,,年似乎就不遠了,。小伙伴們,拿著僅有的幾塊幾毛錢,,騎著和人一般高的28大圈,,夠不著自行車的車座,站在腳踏上,,扭動著屁股,,騎得飛快,完全忘記冬天的寒冷,,就為買一小串鞭炮,,跑幾公里的疙瘩路。買回幾掛小鞭炮,,舍不得一把火點燃,,噼里啪啦。拆開一個個地點,,爆—爆—爆,,細水長流慢慢玩。臘月的村莊,,于是就有了零零散散的鞭炮聲響,,孩子們的炮聲歡笑聲回蕩在空中,年的味道就漸漸濃了,。 春節(jié)的腳步近了,,大人們忙著準(zhǔn)備年貨,在那個沒有冰箱,,沒有超市,,沒有塑料袋的時代,鄉(xiāng)鎮(zhèn)的集會是一年中最為繁忙的時節(jié),,想起小學(xué)時學(xué)過的《晏子使楚》,,齊都臨淄城的人是接踵摩肩,用這個詞來形容人多沒有絲毫的夸張,。大人們忙著準(zhǔn)備年貨,,孩子們就為了能吃幾個油糕一碗饸饹,跟著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徒步幾公里,,也不知疲憊,,小腿可能也累,但嘴里不會說累,,誰讓肚子里的饞蟲可勁的鬧呢,!要是有一身新衣服那就更是樂的幾天心里都是甜蜜蜜的…… 臘月二十三四以后,村里更加的熱鬧 ,,打掃家庭衛(wèi)生,,村俗曰:掃舍,,清掃一年來的風(fēng)塵,準(zhǔn)備迎接新的一年,。臘月二十三是小年,,人們習(xí)慣這天祭祀灶王爺,拿出最好的手藝,,烙幾個糖托托,、油托托,,供奉灶王爺,,祈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盼望來年五谷豐登,,風(fēng)調(diào)雨順。養(yǎng)豬的人家在這幾天也開始準(zhǔn)備殺年豬了,,記得村里有一個固定的人殺豬,,到了這個時候就忙活起來,小伙伴們看殺豬是一個永遠不會疲憊的節(jié)目,。殺豬可是一件大事,,主人請了殺豬的人來,半個村的年輕人都來幫忙,,大家伙幫忙在附近找兩棵距離不近也不遠的樹,,綁上一根結(jié)實椽,做好殺豬的準(zhǔn)備,,然后架起一口兩米左右的大鍋,,里面加滿水,柴火點著,,旁邊放一條耱,,待水快滾時,幾個年輕力壯的幫著把豬拉出來,,按倒在耱上,,豬拼命的嚎叫,聲音回蕩在村巷中,,充滿恐懼,,絕望……殺豬人從他包里抽出一把尖刀,喝上一口白酒,,對準(zhǔn)豬的脖子,,一刀進去,豬還沒有斃命,,使勁掙扎,,其他人使勁的按著豬,,讓它動彈不得。有人拿著事先備好的盆接住豬血,,抽刀之時,,血如注而出,待血流盡時,,可憐的豬就不動了,,拉到事前備好的大鍋中,燙毛拔毛,,此時不管白豬黑豬,,都變成赤裸裸的豬,幾個壯漢將豬倒掛在事先綁好的椽架上,,開膛破肚,,豬的內(nèi)臟被掏出,滴著血水,,幾只狗,,不管是土狗,弱狗,,狼狗一只只貪婪的盯著那掛豬肉,,趁人不備,冒著挨揍的風(fēng)險,,沖上前去,,舔食一下滴落在地上的血漬、骨渣,。豬尿泡是村里孩子們的玩具,,用氣筒打氣,綁個死結(jié),,就是一個土法做的足球,,孩子們看殺豬就像村里老人看秦腔一樣,樂此不疲,! 臘月二十六,,各家開始蒸年饃,有饅頭,,油包子,,肉包子,糖包子,,豆花包子,,種類繁多。 臘月二十七搭油鍋,丸子,,酥肉,,片子肉,帶魚,,油果子,,油豆腐,年,,更近了! 臘月二十八,,是古鎮(zhèn)櫟陽農(nóng)歷年最后一個集會,一家家老小早早吃過飯,,趕最后一個大集,,再次補充過年需要的物資。 村里的鑼鼓也開始響起來,,年的味道更濃烈了,,夾雜著越來越稠密鞭炮聲…… 除夕,,男人們貼對聯(lián),,敬拜逝去的先輩,一個一個家族大大小小的隊伍去給先人上墳,。女人在家包餃子,,小孩子們在一起放鞭炮,迎接著新的一年的到來,! 那時的過年,,味很濃;那時的快樂,,很簡單,! (作者簡介:王龑,陜西臨潼人,,畢業(yè)于延安大學(xué)人文學(xué)院歷史專業(yè),。供職于臨潼教育系統(tǒ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