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玲子c andy 尤其是這句“可憐天下父母心”,,真是悟得明白又透徹,,說到天下為人父母的心坎上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父母對子女可謂是竭盡全力,,他們的愛深沉又厚重。 烏鴉反哺,,羔羊跪乳,。為人子女,我們要懂得感恩并努力回饋父母的愛,,珍惜今生來之不易的父子(女)母(子)女緣分,。 香港電臺主持人梁繼璋在寫給兒子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他說:“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母親節(jié)快到了,,整理出幾首寫給母親的古詩,,愿我們讀后都能夠有所感悟和領(lǐng)會。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他出身貧寒,,這些年來,,他在奔家和考場之中奔波,母親為他付出許多心血,,操碎了心,,熬白了發(fā)。 這首詩寫于他做縣尉的任上,。離開家許久了,,想起家中白發(fā)蒼蒼的老母親,,不禁悲從中來,,自己這輩子是如何努力也難以報答母親的深恩啊。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痹?與恭 看到頭發(fā)花白的母親獨自倚著柴門盼兒歸,,這情景,不禁讓人潸然淚下,。 都說養(yǎng)兒為防老,,又有誰會料到年邁的老母親有兒子卻又如此地孤苦無依呢?,! 典當法衣糴米歸,,又豈如粗茶淡飯膝下承歡?,! 如今,,詩人看到寒霜下的蘆花,想起故去的母親,,她再也不會倚著柴門盼望著自己回去了,,忍不住淚如泉涌,這其中的辛酸只有詩人自己才能體會吧,。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letter-spacing: 0.2px;text-align: justify;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清.蔣士銓《歲暮到家》 感悟:母愛是最厚重的,,只要及時歸來就會讓她驚喜萬分心滿意足,她只在意子女的健康和平安,,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你若安好,就是晴天,。 只有做了父母,,才會知道父母的心意,,此話一點不假。 父母對子女的愛和牽掛是沒有止境的,,不論我們多大年紀,。 這是一首描寫骨肉親情的詩作,情真意切,,語淺情深,,讀來溫暖又幸福。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span style="color: rgb(153, 153, 153);letter-spacing: 0.2px;text-align: justify;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元.王冕《墨萱圖·其一》 感悟:原來,萱草花也是母親花,,它代表著母親對游子的愛,、牽掛和思念。 堂前種萱草,,是為了減少母親的憂愁,,因為母親時刻牽掛著在外的游子。 兒行千里母擔憂,。老母親倚門望子歸,,更心疼孩子一路上的萬苦千辛。 只要有一點點關(guān)于孩子的音訊傳來,,母親也會心滿意足了,,怕就怕漸行漸遠漸無書,對母親來說那將是多么痛苦和煎熬啊,。 讀龍應臺的《目送》,,對于母親的病逝,她感到無比憂傷,,于是寫下這樣的文字,,告誡我們要珍惜和父母共處的美好時光。“所謂母子一場,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她逐漸消失在轉(zhuǎn)彎的地方,。她用她的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span> 所以說,,盡孝要趁早,,別給人生留遺憾,當一切都來不及的時候,,只有無可奈何,,只有空留遺恨。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不論我們多大年紀,還有父母健在,。進門喊一聲“媽”,,再叫一聲“爸”,就是滿滿的幸福,,且行且珍惜吧,。 |
|
來自: 文摘d2ezza9y8a > 《教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