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窯瓷器是傳統(tǒng)陶瓷燒制工藝中的藝術珍品,,勞動人民生產(chǎn)的瓷器,繼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確定之后,,到了宋代發(fā)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窯口繁多,新的品類也不斷出現(xiàn),,最終,,在眾多的窯口中,幾大名窯系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貌,,成為這一時期的主流,。今天我們就擇其中一些名窯進行鑒賞。 耀州窯 耀州窯位于今陜西省的銅川市黃堡鎮(zhèn),。銅川宋代時期隸屬于耀州,,故稱為“耀州窯”,是宋代名窯之一,。它是以陜西省銅川黃堡鎮(zhèn)窯,、玉華宮窯等為代表,沿漆水河號稱“十里窯場”,。燒造時代從唐開始,,終于明代,有的研究學者認為該地的唐五代產(chǎn)品或許與陸羽《茶經(jīng)》所說的“鼎州窯”有關,。 ▲ 耀州窯 金 青釉夔龍紋三足爐 高15.2厘米 ▲ 耀州窯刻劃花紋碗 金代 直徑22厘米 ▲ 耀州窯印花碗 宋代 高8厘米,,直徑17.7厘米 敞口,腹壁斜直,,小圈足,,足削修規(guī)整,足底露胎,,胎呈灰褐色,,胎質(zhì)堅密。通體施青釉,,釉色青中閃黃,露胎處略泛紅褐色,。碗外部刻劃較淺的菊瓣紋,,內(nèi)壁刻花,一周弦紋下刻纏枝花卉葉紋,,花葉上均劃出葉脈,,內(nèi)底心劃出花卉紋??虅澔ǖ朵h犀利,、瀟灑,,深淺有致?;y清晰,,濃淡相間,紋樣微凸,,具有很好的視覺效果,。 ▲ 耀州青釉纏枝牡丹紋碗 宋代 直徑14厘米 耀州窯是目前在國內(nèi)發(fā)掘面積最大,,清理出來的窯爐,、作坊最多,出土陶瓷標本資源最豐富的窯址之一,。耀州窯產(chǎn)品大多以燒制民用瓷器為主,,它是宋代北方民間青瓷的主要產(chǎn)區(qū)之一,但也以常年例貢的形式燒制黃瓷,,提供給北宋宮廷內(nèi)部使用,。北宋末期是它最興盛的時期,終于明朝的正德,、嘉靖年間,。 ▲ 耀州窯刻花盤 金代 直徑19厘米 越窯 越窯位于浙江?。ń裾憬∮嘁ι狭趾I湖區(qū)域),,因為這一帶古屬越州,故名越窯,。越窯是中國古代南方的青瓷窯,,唐代的燒造地區(qū)主要集中在上虞、余姚,、寧波等地區(qū),,以后便逐漸擴展,形成了越窯窯系,。 按其主要的器型和燒造風格可以分為初唐時期和中,、晚唐時期風格。越窯是唐,、五代時著名的青瓷窯場和青瓷系統(tǒng),,在這一時期是發(fā)展最鼎盛的時期,,代表著青瓷的最高技藝水平,也被稱為“秘色窯”,,是唐代六大青瓷產(chǎn)地之一,。 ▲ 越窯五管瓶 宋代 通高23厘米 ▲ 越窯秘色香薰 五代 高11.5厘米 ▲ 越窯水丞 五代 高9.5厘米 ▲ 邢窯白釉罐 唐代 高19.9厘米 長沙窯 長沙窯位于今天的湖南省長沙市銅官鎮(zhèn)瓦渣坪,,又稱為“銅官窯”,、“瓦渣坪窯”。其燒瓷的品種十分豐富,,在唐代來說是首屈一指的,,以燒制青瓷為主,兼燒少量白釉,、褐釉,、醬釉、綠釉和藍釉等,,創(chuàng)燒于中唐時期,,盛行于晚唐,衰終于五代時期,,是唐代南方很重要的青瓷窯場之一,。 長沙窯的品種既有壺、瓶,、盤、碗,、杯,、碟,、燈等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也有生動可愛,、別具匠心的鳥,、獅、豬,、魚,、青蛙等玩具。特別是對罐,、瓶,、壺的口、腹系,、流等部位的精心打造,,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形式多變,意象生動的外形,。 ▲ 長沙窯 青釉褐藍彩連珠紋罐 口徑8厘米,底徑9.3厘米,,高15.5厘米 ▲ 長沙窯 綠釉唾盂 口徑16.5厘米,底徑7.5厘米,,高10厘米 ▲ 長沙窯 青釉奔鹿紋壺 口徑8.5厘米,底徑10厘米,,高19厘米 ▲ 長沙窯 青釉褐綠彩花草紋壺 口徑8.5厘米,底徑9.5厘米,,高18.5厘米 景德鎮(zhèn)窯 景德鎮(zhèn)窯在中國的瓷器制造上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統(tǒng),。此窯從五代時期就已經(jīng)開始燒制瓷器,,直至明代共經(jīng)歷了四百多年的歷史。在這四百多年的時間里,,中國歷史上的名窯逐漸興起,,遍及全國各地,名噪一時,,風行一世,,但大多都持續(xù)時間不長,就又一個個地衰落,,最終都被淘汰,。 到了明朝以后,鈞窯,、龍泉窯,、磁州窯等窯系的瓷器都已經(jīng)無法再與景德鎮(zhèn)的青花、彩瓷和顏色釉瓷相匹敵,,它們或是停止生產(chǎn),,或是走向衰落。 而景德鎮(zhèn)的瓷器制造工匠們在自己世世代代的豐富實踐經(jīng)驗積累的基礎上,,兼收并蓄歷朝歷代各地名窯所長,,不斷地加以發(fā)展和提高,由原來與各地名窯并駕齊驅(qū)的地位,,逐漸發(fā)展到了獨占鰲頭的局面,,最后景德鎮(zhèn)當仁不讓地成為全國的制瓷業(yè)中心。 ▲ 景德鎮(zhèn)窯青花四愛圖梅瓶 元代 高37.6厘米 ▲ 景德鎮(zhèn)窯青花纏枝牡丹紋大碗 明正德 高12.5厘米,口徑26厘米 直口圓唇,,深腹,,呈墩子式,足端面平整,,內(nèi)底微下凹,,圈足中心微外凸。釉面滋潤,釉色白中閃青,。青花呈色鮮麗,,能分出濃淡層次,無黑疵點,。內(nèi)底心繪一折枝牡丹,外壁主紋纏枝牡丹線條活潑流暢,,與外口沿及脛部所飾規(guī)整的如意紋及變體蓮瓣紋構成了一幅動靜相應的畫面,。 景德鎮(zhèn)位于江西省的東北部地區(qū),地處群山環(huán)抱之中,,昌江從鎮(zhèn)邊緩緩流過,。景德鎮(zhèn)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浮粱縣境內(nèi)的麻倉山以及附近的星子,、樂平,、婺源、余江和波陽等縣全部都是山陵地帶,,那里蘊藏著大量的高嶺土,、瓷石、釉果和耐火土一類的礦物,。 這些制瓷原料不但雜質(zhì)含量很少,,工藝性能十分良好,非常適合于制造高級的瓷器,,而且蘊藏量也十分豐富,。景德鎮(zhèn)及其四鄉(xiāng)所產(chǎn)的山木火焰長,燒瓷最為適合,,燒窯所需的材料完全可以充分地提供,。很多瓷窯設在昌江及其支流的沿岸,河水可供淘洗瓷土,;工匠設置水碓,,利用水力粉碎瓷土。 另外,,昌江的水運比較暢通,,這樣大批瓷器可以順流而下直至鄱陽湖,轉(zhuǎn)由當時非常重要的通商口岸,,如九江,、南京、揚州等地,,運銷到國內(nèi)外市場,。 ▲ 白釉凸雕紅蟠螭紋蒜頭瓶 明嘉靖 高30厘米,口徑2.6厘米,,足徑10厘米 景德鎮(zhèn)窯,。瓶口為蒜頭式,細長頸,,溜肩,,腹下部飽滿,圈足,。頸肩部凸雕蟠螭紋和靈芝紋,,寓意“祥福”,。通體施白釉,,凸起的紋飾則施紅彩。此瓶裝飾奇特,,蟠螭形象生動,,表現(xiàn)出較高的瓷塑藝術水平。 ▲ 景德鎮(zhèn)窯青花龍鳳紋罐 明嘉靖 高21.8厘米 全器通體施白釉,,釉色泛青,器身繪青花,,青料呈色濃艷泛紫,。所繪圖案為四面開光,開光內(nèi)分別繪龍,、鳳,、凰、鶴四種圖案,,開光上下繪靈芝紋,,脛部飾雙勾重瓣仰蓮紋。 邢窯 邢窯位于河北省的內(nèi)丘縣,,唐代瓷窯都是以州來命名,,內(nèi)丘在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由趙州改為隸屬邢州,所以它才稱為“邢窯”,。瓷器燒制開始于唐代,,盛產(chǎn)白瓷,,與同時代著名的越窯所產(chǎn)青瓷齊名。 ▲ 北宋 白釉瓜棱折腰碗 高5.2厘米口徑18.8厘米足徑7.8厘米 器葵瓣口,斜壁,圈足,。此器最大特點是其形制的獨特性,它不僅在器口上飾出葵花瓣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將這種形象向器身延伸,使器身器口花葉連接,因而富有飽滿的立體效果。胎質(zhì)較硬,色灰白,釉面光潤,色白中泛黃,。 邢窯在中國陶瓷發(fā)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在唐代就已有記載了。李肇《國史補》云:“內(nèi)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之,?!?/strong>陸羽的《茶經(jīng)》贊頌它為“邢瓷類銀”、“邢瓷類雪”,。 邢窯是唐五代時期著名的白窯瓷場,,享有邢窯白瓷“天下無貴賤而通之”的美譽。 ▲ 北宋 醬釉瓶 高23.2厘米口徑5.8厘米足徑9.1厘米 圓唇外撇,短頸,豐肩,圓腹,腹以下漸收近底處外撇,平底,。內(nèi)外施醬釉,外施釉不到底,肩部有一圈無釉帶,系為疊燒其他大口器物而刮去釉面。胎灰白堅硬,釉潤澤,。 龍泉窯 龍泉窯位于現(xiàn)今的浙江省龍泉縣,。龍泉窯屬于我國南方的青瓷窯系,生產(chǎn)瓷器的歷史較長,,是中國的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chǎn)品暢銷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qū),,影響深遠。龍泉窯從南宋中晚期開始進入鼎盛時期,,到了明代的中葉以后便日漸衰落,。 ▲ 龍泉窯蓮瓣碗 明代 直徑17厘米 燒制時間從宋代至清代,北宋時期的器型主要有碗,、盤,、缽、盆,、罐,、瓶以及執(zhí)壺。器物的胎大體上是灰色或淺灰色,,而且釉層比較薄,,釉面有流釉及開片的現(xiàn)象發(fā)生,釉色為青中帶黃,,高圈足,,修足規(guī)整。常見的紋飾有團花,、菊花,、蓮瓣以及纏枝牡丹等。 ▲ 龍泉窯仿官窯貫耳瓶 元代 高16厘米 直口,,下腹略鼓,圈足,。頸部兩側(cè)各有一方形管狀貫耳,。通體施仿官釉,素面,,胎質(zhì)厚實,,釉色潤澤,以釉色取勝,,釉面開稀疏大紋片,,達到了一種獨特的裝飾效果。 ▲ 龍泉窯雙魚耳瓶 元代高24.2厘米 吉州窯 吉州窯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永和鎮(zhèn),,又稱為“永和窯”,因其燒造地點在永和鎮(zhèn),。該窯瓷器創(chuàng)燒于五代,,于南宋時期發(fā)展并興盛,,元末停燒。 吉州窯是江南地區(qū)一座舉世聞名的綜合性瓷窯,,它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與民族藝術特色,。吉州窯擁有數(shù)量眾多的能工巧匠,還有豐富的燒瓷經(jīng)驗,,這些都對江西地區(qū)瓷業(yè)的發(fā)展提高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促進作用,。 ▲ 吉州式剪紙雙鳳紋玳皮天目碗 南宋 直徑14.5厘米 ▲ 吉州窯木葉盞 宋代 高6厘米,,直徑16.3厘米 此盞敞口、斜腹壁,、矮圈足。通體施黑釉,,釉色肥厚,、勻凈,碗內(nèi)貼印一木葉紋,,葉脈清晰,,紋理自然,令人稱奇,。 ▲ 吉州窯八卦紋爐 元代 高13厘米 ▲ 吉州窯鬲式爐 南宋 高5.4厘米 ▲ 吉州窯玳瑁盞 宋代 直徑12.2厘米 斂口,,弧腹,,圈足,深底,。碗外釉至近足部,,足裹外露胎,碗內(nèi)外有不規(guī)則變色點狀紋形成的“玳瑁釉”,,玳瑁釉瑩潤厚實,。胎骨堅致,器形規(guī)整大氣,,制作精良,,釉色極佳。 ▲ 吉州窯黑釉兔毫盞 宋代 高5.4厘米,,直徑11.9厘米 此盞造型古樸,底足無釉,,為典型的兔毫茶盞,,為吉州窯流行的品種;宋代觀茶色,、斗茶風盛行,,黑釉盞倍受青睞。因此,,吉州窯大量燒造黑釉“天目”瓷器且裝飾手法多樣,,見此盞內(nèi)在黃色釉層中排列出均勻細密的脛脈,形狀像兔毫,,細長擁擠,,釉面流動成條條針狀,紋理流暢均勻,,十分難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