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是一座獨具特色、歷史悠久的大都市,,精美多姿的建筑與歷經時光打磨的古跡散落在當年被一座木橋聯系著的泰晤士河兩岸,,它們幻化成泰晤士河畔美麗的風景,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漫步泰晤士河畔,,仿佛游走于一幅漫長的歷史畫卷之內,2000多年的時光,、無數王朝的更迭與時代的變遷就沉淀在這座古都的一磚一瓦之中,。 倫敦塔:倫敦塔坐落于泰晤士河北岸,倫敦塔橋地鐵站附近,,由當時英國國王威廉一世建造,。這個飽經滄桑的歷史遺跡與有著現代派風格的市政大樓隔岸相望,并與將現代科技與古典韻味完美演繹的倫敦塔橋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倫敦一道獨特的風景,。在這里,人們不僅可以觀賞宏偉的軍事城堡,,也可以參觀收藏其中的鑲有約3000顆寶石的“帝國之冠”,。 大本鐘:著名的大本鐘是倫敦市的標志與英國的象征,巨大而華麗,,鐘聲清晰而動聽,。它已經歷經了152年的風雨,甚至在二戰(zhàn)期間,,它依然屹立于這個經歷了一千多次空襲的城市里,,為人們傳送著悠遠的鐘聲。大本鐘首次為倫敦報時其間,,英國正處于漢諾威王朝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王統(tǒng)治之下,。英國人對大本鐘的熱愛,或許也正是一種對于維多利亞時代的懷念與記憶,。 白金漢宮:白金漢宮是英國王室的王宮和居所,,因1703年由白金漢公爵所建而得名,1761年轉賣給英國王室后,,幾經修繕,,逐漸成為英國王宮,。從1837年入住于此的維多利亞女王到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歷任英國君主都住在這里,。白金漢宮內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六百余間廳室,,宮內收藏有王室藝術珍品,而宮外有占地遼闊的皇家私人花園,,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每年7月至9月,,白金漢宮都會對外開放,,迎接世界各國的游人。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英國歷史文物的薈萃之地,,也是英國歷史的縮影,。教堂柱廊雄偉凝重、雙塔挺拔壯觀,;教堂內裝飾豪華極致,,玻璃窗五彩繽紛,是英國哥特式教堂的杰作,。教堂自建成后一直是英國歷代國王加冕和王室舉行慶典的地方,也是君王和諸多名人長眠之地,,在這里能找到許多英國名人的紀念碑和墓碑,。 議會大廈:議會大廈矗立于泰唔士河畔,氣勢雄偉,,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之一。議會大廈內有一千間房間,,自13世紀以來,,此處便是英國國會開會之處,也同時兼為國王宮殿,。但于1512年發(fā)生大火后,,英皇愛德華六世在1547年把它撥給下議院,從此成為議會大廈,。 倫敦塔橋:倫敦塔橋位于倫敦塔旁,,建於1894年,是倫敦市的象征之一,。塔橋集合了當時各種建筑技術而建成,,跨過市中心泰晤士河的橋全長270 公尺,,橋上兩座高塔中央的橋梁,可以升起讓大船經過,。高塔現改為博物館,,展出巨型蒸汽機及鍋爐,也介紹該橋的歷史,。 英國首相官邸唐寧街10號:這是一處歷史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辦公室;這是世人皆知的英國政府象征,,也是英國首相及其家人的住所,。這座古老的建筑至今已有270年歷史,自1735年羅伯特沃波爾爵士開始在此居住時起,,它就成為首相官邸,,自此以后,更成為50多位首相的家園,。 莎士比亞劇院:位于泰晤士河南岸的莎士比亞劇院,,莎翁本人也曾在這里多次演出。不過原址距離現在的大約二百米左右,,已經被毀,。劇院的內部大致是個圓形,可以容納三千多名觀眾,。最有特色的是劇院的屋頂,,用正兒八經的茅草鋪成,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十七世紀時的建筑風貌,。 |
|
來自: 總總1ilojlvc0p > 《雜志鎖屏國外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