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星座么? 也許你是星座的超級粉絲,,根據(jù)每周的上升星座來安排你的行程,。也許你只是在心情不好的時候偶爾看看,或者你很希望了解自己暗戀對象的性格……不管你是哪一類人,,下面這個故事都值得你看一看,。 漢斯·艾森克教授,現(xiàn)代人格科學理論的主要貢獻者(HansJürgenEysenck,,1916-1997),,在1997年他去世的時候,已經(jīng)成為近代被引用次數(shù)最多的心理學家,。他一生致力于來量化人性中間的某些因素,,對于星座與性格的關(guān)系,他有過有趣的實驗,。 艾森克人格調(diào)查表是著名的心理學量表,,每個量表有50多個不同的描述,,接受調(diào)查者需要給每一個描述選擇“是”或者“否”。根據(jù)這些答案,,能夠分析出在“內(nèi)向——外向”和“神經(jīng)質(zhì)”兩個維度的人格特征,。如果根據(jù)古老的占星學傳說,十二星座中有6個偏外向星座和6個偏內(nèi)向星座,。 那么事實真的如此么,?艾森克決定做一個心理學實驗。 在被很多占星學家拒絕后,,艾森克和著名的英國占星學家杰夫·梅奧聯(lián)手做了一個人格調(diào)查,。梅奧幾年前開辦了一個占星學院,有全世界范圍的學生,。他們從中間選擇2000多個人自愿加入了調(diào)查,,他們提供自己的出生日期,并且完成艾森克人格問卷,。 結(jié)果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這些人的性格特征與星座的性格描述完全一致! 星座與外向有關(guān)的人在外向特質(zhì)上的得分的確要比其他人高一些,;與土象星座的人相比,,三個水象星座的人在神經(jīng)質(zhì)特質(zhì)上的得分也明顯要高出一截。占星學期刊《現(xiàn)象》也因此宣稱,,這些發(fā)現(xiàn)"可能是本世紀占星學上最為重要的進展",。 在占星術(shù)一片歡呼聲中,艾森克本人卻開始懷疑,,他突然意識到他的樣本選得有問題:他選擇了一批對星座篤信不疑的人來做實驗,。用本書的話來說,這批人已經(jīng)被安裝一個關(guān)于星座性格決定論的心智模式,,在他們內(nèi)心的世界,,星座和性格就是相關(guān)的。 有了這個想法,,艾森克做了下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000名孩子,,他們幾乎不可能聽說過性格和星座之間的關(guān)系。這一次,,調(diào)查結(jié)果有了顛覆性的變化:孩子們在外向和神經(jīng)質(zhì)兩個特質(zhì)上的得分跟他們的星座根本就沒有任何相關(guān),。性格與星座毫無關(guān)系! 這個實驗結(jié)果狠狠的打擊了占星學界,,他們原來認為是“占星學的代言人和保護神”的心理學家,,卻突然倒戈一擊。對此,,占星學界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解釋:這些孩子還沒有成熟,,還沒有發(fā)展出他們星座賦予的性格,。 針對這個還擊,艾森克做了第三次實驗:這一次他選擇的調(diào)查對象是成人,。這些調(diào)查對象對占星學的了解程度深淺不一,。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如果調(diào)查對象很清楚星座對性格有何影響,,他們的問卷結(jié)果跟占星學傳說的就非常吻合,。相反,如果調(diào)查對象對占星學沒有太多了解,,他們的問卷結(jié)果跟占星學傳說就不那么一致了,。 實驗進行到這個地步,結(jié)論已經(jīng)相當明確: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星座性格”的相信,,就慢慢發(fā)展出那樣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僅讓他們看到那樣的世界,也讓他們相信那就是自己的性格,,然后按照那樣的性格來生活,,最后真正成為星座描述的人。 簡單來說:人們真的會變成自己覺得“應(yīng)該成為”的人,。心智模式對我們的改變,,實在是太強大了。 看看測得準不準,? 看看下面這個星座描述,,然后根據(jù)這個描述,給自己打一個分數(shù)(0-5分),,0分最不像,5分最像,。你會給自己多高的匹配度,? 你需要別人喜歡你和欣賞你,但你通常對自己要求苛刻,。雖然你在個性上的確有一些弱點,,但你通常能夠設(shè)法加以彌補。你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所以還未能變成你的優(yōu)勢,。從外表來看,你是一個講求自律和自制的人,,但內(nèi)心卻常常焦慮不安,。有時候,你會強烈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或正確的事情,。 你傾向于讓自己的生活有所改變和變得豐富多彩,,在遇到約束和限制時你會感到不滿,。你很自豪自己是一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如果沒有令人滿意的證據(jù),,你不會接受別人的觀點和說法,。不過,你也覺得在別人面前過于直言不諱并不是明智之舉,。有時候你很外向,,比較容易親近,也樂于與人交往,,但有時候你卻很內(nèi)向,,比較小心謹慎,而且沉默寡言,。你有很多夢想,,其中有一些看起來相當不切實際。 你會給自己打幾分,? 這是一個上世紀40年代末,,心理學家伯特倫·弗瑞爾在他的《心理學導論》課上做到實驗:他從幾天前在隨手在報攤的一本星座書拿到的描述,從10個不同的星座里面拿出來10句話,,湊成了一段文字,。他要求他的學生根據(jù)這個測試給自己打分,0分非常不準,,而5分則非常準確,。當年,87%的學生給出的是4-5分,。很明顯,,學生們被老師“算計”了,他們都是被自己的心智模式忽悠的人,。 當然也許你已經(jīng)看過這份星座描述,,你也許也在許多的書里面看到過這個片段和故事。那么你的反應(yīng)一般是:“是的,,但是我真的有一個朋友,,他是雙魚座的,她就特別的…… 這個反應(yīng)只能繼續(xù)論證我的觀點:人們寧愿自我欺騙,,也不愿意相信自己是被欺騙的,。因為他活在自己思維之墻當中。 如果你還對此保持懷疑,。我建議你做一個親身試驗,。給自己做一個日記,記錄自己每天的事情,。然后在第二天,,請一個朋友(如果你愿意,,我很愿意效力)把昨天的星座描述的星座隱去,留下具體的描述,,打亂了給你選擇,。看看你有多大機率選擇到自己那個星座,? 我自己在不同人群里面試過很多次,,正確率從愛沒有超過10%。簡單來說,,和白蒙沒有什么區(qū)別,。 什么是心智模式? 你能讀懂這段文字么,? Aoccdrnig to rscheearch at anElingsh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hat oredr the ltteers ina word are, olny tha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res are at the rghitpcleas. The rset can be a toatl mses and you can still raed itwouthit a porbelm. This is bcuseae we do notraed ervey lteter byilstef. But thf word as a whohe. 這段英文翻譯是:英格蘭一所大學的研究表明,,重要的并不在于一個詞中字母的順序,而在于第一個字母和最后一個字母要在正確的位置,。剩下的字母完全可以處于混亂的排列狀態(tài),,但你依然可容易地讀出每個詞。這是由于我們不會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讀,,而是把每個詞作為一個整體來讀。 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只需要看到字母的第一和最后一個字母,,你就會自動的通過記憶補上剩下的部分 R d 結(jié)合上下文,你的大腦自動填空為 Read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雖然我們的眼睛持續(xù)地在閱讀,,但是我們的大腦并沒有加工所有的字母,我們只提取了前后兩個字母,,然后自己填補了其余部分,,這就足以讓我們順利的閱讀。這也是為什么你背單詞的時候,,你很容易就可以認出一個單詞,,但是卻不一定能夠?qū)懴聛怼?/p> 美國神經(jīng)生理學家沃爾特·弗里曼(WalterFreeman)發(fā)現(xiàn),,由感覺刺激引起的神經(jīng)活動在大腦皮層中消失了,。這意味著我們的大腦從外界接受信息,然后又拋棄掉它們中的大部分,,只使用其中一小部分來建立一個內(nèi)心世界來代表外界的世界,。這樣,我們好像戴著一副看不見的鏡片在看世界,,鏡片過濾掉大部分的東西信息,,我們通過自己的內(nèi)心來填充這個世界,,就好象你填充字母一樣。 《周易·系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簡單的說,,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拆掉思維里的墻》摘錄) 《拆掉思維里的墻》的筆記-第三章 心智模式?jīng)Q定我們的命運* 《周易.系辭上》說: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智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簡單的說,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佛教禪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指有形的事物,。翻譯成心智模式的說法,,一切真實的事物都是心智模式,而一切的心智模式對于你來說,,都是真實的世界,。* 為什么你聽了一場成功學講座,激動得神魂顛倒,,回家涼風一吹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因為心態(tài)是一種態(tài),就好像水有液態(tài)有氣態(tài),。聽課的時候溫度上去,,就是氣態(tài)?;氐郊覜]有這個氛圍了,,就自動回歸液態(tài)了。成功者的態(tài)你學會了,,他背后的心智模式,,你還是不懂。* ——計劃&變化,,小步快跑適用于項目,,也適用于人生* 我一旦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就一定全力以赴。事實上恰恰相反,,只有當你全力以赴時,,才會從工作中獲得快樂。* 需要時時為心智模式升級,,那些3年前幫助你成功的心智模式,,現(xiàn)在也許正在阻礙你3年后的成功。* 我們過去的體驗,、經(jīng)歷,,受到的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決定了我們的心智模式,,而我們的心智模式又在改變我們未來的命運,。雖然不能改變過去,卻能改變我們對于過去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