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文章
發(fā)文工具
撰寫
網文摘手
文檔
視頻
思維導圖
隨筆
相冊
原創(chuàng)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圖片轉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人參丸
【組成】人參,、生蒲黃各15克,甘草(生)0.3克,麥門冬0.6克,。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酸棗大,。每服1丸,溫水化下,,含化亦佳,。
【功效】益氣,活血,,止血,。
【主治】鼻血。
【來源】《雞峰普濟方》,。
●黃芪散
【組成】黃芪,、阿膠各適量。
【用法】上藥等分研細末,,米湯每調服6克,,不拘時。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止血。
【主治】吐血不止,。
來自: 逸農農 > 《待分類》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名醫(yī)名方秘方(十三)
[來源]《幼幼集成》 二,、平瘧?zhàn)B脾丸 [組成]人參(切焙)、漂白術(土炒),、白茯苓(乳蒸),、真廣皮(酒炒)、杭青皮(醋炒),、法半夏(焙),、漂蒼術(焙)、紫川樸(姜制),、北紫胡(酒...
【偏方】脾胃虛的幾個經典補益方,,每個方各有側重
I導讀: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七珍散,、七味白術散、八仙糕,、桂枝湯,、小建中湯。組成:白扁豆,、白術,、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參,、砂仁,、山藥、薏苡仁,。(4)七珍散為宋代許叔微《普濟本...
每日一方 | 中醫(yī)食療幫你解決“低血壓”
每日一方 | 中醫(yī)食療幫你解決“低血壓”低血壓是指由高級神經中樞調節(jié)血壓功能紊亂所引起,,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偏低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疾病。...
出血證——寧血飲
出血證——寧血飲,。血證——寧血飲(儲乃昌方)(功效主治)益氣,,涼血,止血,。(方解)血得熱則行,,血熱則血不循經而為血證,故先予川大黃釜底抽薪,,旨在瀉火涼血,;然失血者必慮其氣,故用黃芪,、黨參...
千古名方 宋元名醫(yī)李東垣 補中益氣湯補氣養(yǎng)生
千古名方 宋元名醫(yī)李東垣 補中益氣湯補氣養(yǎng)生 補中益氣湯這個方子是宋元一代名醫(yī)大家李東垣,,在行醫(yī)診治中耗費許多心血琢磨出來的。方子組成:黃芪,、人參,、當歸、白術,、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主...
人參歸脾丸的臨床應用解析,,你不想知道嗎,?
人參歸脾丸的臨床應用解析,你不想知道嗎,?應用鑒別:1.功能類同藥物鑒別:與歸脾丸的鑒別: 兩藥均為氣血雙補之劑,,均可用于心脾兩虛所致的疾病,兩藥的藥物組成基本相似,。人參歸牌丸屬氣血雙補劑,,功...
《蘭室秘藏》血證診療特色
《衛(wèi)生寶鑒.濕化成》載:“當歸氣溫,味甘,,和血補血,尾破血,,身和血,。”黃芪補氣生血,,《本草新編》認為黃芪:“專補氣……其功用甚多,,而其獨效者,尤在補血……蓋氣無形,,血則有形,。有形不能速生,...
《正體類要》歸脾湯心脾同治,、重點補脾,、氣血兼顧
《正體類要》歸脾湯心脾同治、重點補脾,、氣血兼顧,。脾氣虛這是為主的,心血虛主要反映在不能涵養(yǎng)心神,,所以心脾兩虛它體現(xiàn)治法里邊是心...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劑 藥物組成 黃芪1.5g,,甘草(炙)1.5g,人參(去蘆)0.9g,,當歸身0.6g(酒焙干或曬干),,橘皮(不去白)0.6-0.9g,升麻0.6-0.9g,,柴胡0.6-0.9g,,白術0.9g。加減 病甚勞役,、熱甚者,,黃芪加至3g;...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