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yī)大師李玉奇 治療便秘驗案賞析
治療便秘驗案賞析 患者:男,,17 歲,,學生。 大便燥結(jié) 3 年之久,。初起自服瀉下藥尚能解急,,然而服瀉藥致使病情逐漸加重, 10 日不排便亦無所苦,, 只得憑借物理方法排便,。 孩子母親非常著急,遍訪名醫(yī),,足及各地,,也花錢無數(shù),歷時 2 年卻不見成效,。 后輾轉(zhuǎn)求治于李老,,李老苦心調(diào)治2 月初見效,半年方愈,。 該患者服大黃,、承氣、麻仁丸、補氣養(yǎng)血,,甚至理中附子之劑,, 不見成效。 李老正色地告訴晚輩,, 于此病臨床銘記三禁:大黃,、附子、三承氣,。 【大黃】:味苦,,性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jīng),。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逐瘀通經(jīng),利濕退黃,。 【附子】:味辛,、甘,性熱,;有毒,。歸心、脾,、腎經(jīng)。氣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具有補火助陽,,莠寒除濕,,止痛。 【三承氣】:大承氣湯以大黃,、芒硝,、枳實、厚樸,,且大黃生用,、后下,力道較猛,針對實,、燥,、痞、滿四證俱全者,。 小承氣湯在大承氣湯的基礎上去掉芒硝,,針對沒有燥癥者,力道稍弱,。 調(diào)胃承氣湯僅保留大黃,、芒硝,配以甘草,,針對素體虛弱者,,力道最弱。 淳淳教導,,告誡勿入庸醫(yī)之流,,誤病傷人。 授予秘方: 桃仁 15g,,炒杏仁 10g,,枇杷葉 15g,桑椹 20g,,阿膠15g,,當歸 25g,荊芥 15g,,火麻仁 15g,, 槐花 20g,皂角仁 15g,。每日1劑,,水煎服。 本病中醫(yī)又稱為 “脾約”證,。 “脾約”之名者見于:《傷寒論》:“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博,,大便則硬,其脾為約,?!薄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說 “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疏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行并行,?!庇诖丝芍⒅鳛槲感衅浣蛞?,今脾弱胃強,,約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輸膀胱,,致小變數(shù),,大便干硬,故曰:“脾約”,。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對其病因病機曾精辟闡述為: “若饑飽失節(jié),,勞逸過度,損傷胃氣,,及食辛熱厚味之物,,而助火邪,伏于血中,,耗散其陰,,津液虧少,故大便結(jié)燥,?!?/span> 由此可見,本病其病位雖在大腸,,但涉及脾,、胃、肺三臟,。由于脾與胃相表里,, 共居中州。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 脾主升,胃主降,,升者其水谷精微通過肺的宣發(fā)敷部周身,,降者其水谷糟粕通過肺的肅降由大腸排出體外。現(xiàn)中氣虧虛,,胃津受損,, 脾不得為胃行其津液,久則母病及子,致使肺津干涸,, 腸中燥結(jié),,則病發(fā)此證。 治宜滋陰潤肺,,養(yǎng)胃潤腸,。方中荊芥、杏仁,、枇杷葉以宣降肺氣,,順通腸腑;阿膠,、火麻仁,、皂角仁、桑椹滋養(yǎng)胃陰,,潤腸通便,;桃仁、當歸,、槐花活中有養(yǎng),,清潤通腑。諸藥合用,,共奏滋養(yǎng)肺胃,,潤腸通便之功。 久病必虛,,以補為先,。久病多瘀,行血推氣,。腸腑不通,,求之于肺。
|
|
來自: zd山笑 > 《國醫(yī)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