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先機識魏延,, 已知日后反西川,, 錦囊遺計人難料, 卻見成功在馬前,。 【賞析】: 諸葛亮臨終安排后事時,,對馬岱和楊儀分頭進行了密囑,并對楊儀說:“我死,,魏延必反,;汝與臨陣時,,方開此囊。那時自有斬魏延之人也,?!睏顑x按照諸葛亮臨終的布置,與姜維緩緩退軍,,不料魏延率兵燒絕棧道,,阻遏歸路,屯兵南谷,。當楊儀,、姜維抄到南谷之后,魏延又引兵隨后追趕,,直取南鄭,。楊儀依計,將其斬殺,。 魏延是蜀漢屈指可數的一流良將,。他追隨劉備,崛起于蜀漢前期,,活躍且建功于蜀漢中期,。特別是“五虎將”先后亡故,魏延橫刀立馬,,奔走疆場,,沖鋒陷陣,獨當一面,,卓立超群,。但他在矢石交飛的戰(zhàn)場屢經風險而未死,到頭來卻死于“自己人”刀下,,實在是一個悲劇人物,。這首詩沒有對魏延一生作評說,而從另一個角度,,即諸葛亮識其“腦后有反骨”,,臨亡布下殺其之計寫起,卻令人對一代名將之死因,,產生更多的反思和遺憾,。 “諸葛先機識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蔽貉颖瘎〉钠鹨颍缭诘谖迨鼐痛蛳铝朔P。當魏延救了黃忠,,獻了長沙,。關羽“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玄德驚問孔明曰:‘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蔽貉釉趧涞木茸o下,雖沒被殺,,但說其有“反骨”卻埋下了終生的禍根,。魏延跟隨劉備后,進軍西川,,漢中大戰(zhàn),,屢建功勛,深得劉備的器重,。曹操敗退漢中以后,,劉備留上一將鎮(zhèn)守漢中,拱衛(wèi)蜀漢西北屏障,,破格選用魏延當此大任,,大出眾人所料。劉備不愧為開國之君,,識別人才,,善用其長。主要是看重了魏延兼有文韜武略,、堅毅干練的特長,。魏延坐鎮(zhèn)漢中,巋然不動,,就在夷陵大敗,,劉備病故之時,國內政局不穩(wěn),,諸葛亮忙于平定叛亂,揮師南征,遣使使吳,,直至誓師北伐,,而漢中卻安定如常。諸葛亮六次北伐,,亦重用魏延,。二十七年戎馬生涯,忠義耿耿,,建功立業(yè),,并沒鏟除魏延頭上這塊“反骨”。 “錦囊遣計人難料,,卻見成功在馬前,。”隨著“五虎將”相繼謝世,,魏延成為開國元勛中僅存的大將,,地位愈來愈高,資格越來越老,,而逐漸產生居功自傲,、剛愎自矜的情緒。有時心中懷有不平之氣,,連諸葛亮都不放在眼中,,這些不能不被諸葛亮有所察覺和提防。二者魏延認為從資歷和聲望來講,,應由他代替諸葛亮,,沒想到要聽從楊儀的安排,他氣忿難忍,,本來就與楊儀水火不容,,便率軍南歸,只想殺死楊儀等人,,結果兩人發(fā)生火并,。魏延燒絕棧道,引兵攔路,,表奏天子楊儀造反,。楊儀也飛檄進宮,陳魏延反叛,。當雙方對陣在南鄭時,,楊儀拆開諸葛亮臨終留下的錦囊,知如此如此,,“儀大喜,,輕騎而出,,立馬陣前,手指魏延而笑曰:‘……汝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便是真大丈夫,,吾就獻漢中城池與汝?!哟笮υ唬骸畻顑x匹夫聽著!若孔明在日,,吾尚懼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誰敢敵我?休道連叫三聲,,使叫三萬聲,亦有何難!’遂提刀按轡,,于馬上大叫曰:‘誰敢殺我?’一聲未畢,,腦后一人厲聲而應曰:‘吾敢殺汝!’手起刀落,斬魏延于馬下,。眾皆駭然,。斬魏延者,乃馬岱也,。原來孔明臨終之時,,授馬岱以密計?!?/p> 魏延之死,,歷來為人們紛爭相左,但大都是圍繞歷史的客觀環(huán)境和主觀因素而論,。倘若從中國政治文化視覺來審視,,其頭上的“反骨”,看似“皮相學”所誤,,其實深層的悲劇因素往往正需要從這似是而非的現象上去揭示,。人治的社會是產生庸才、奴才的土地,,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個性有見識的人了,。魏延是個有個性、敢說敢干,、勇于開拓,、桀傲不馴的人物,其性格就注定了悲劇因素,。這種悲劇因素一旦和自身的居功自傲,、積郁不平、抗上不滿等情緒相撞,,就會遭到厄運,。何況魏延率部自行其事,,火并朝臣,又有多少理可講?! |
|
來自: 樂水無涯 > 《三國演義詩詞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