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早上乘K473次從河南南陽出發(fā),,坐火車約二個小時就到湖北襄陽,交通便利,。安頓下來,,就到火車站對面乘公交車先到廣德寺游覽,因為隆中武侯祠就在附近,,再游古隆中,,正好。 廣德寺,,原名云居寺,,位于襄陽城西13公里處,與古隆中毗鄰,是著名的十方叢林,,廣德寺中的多寶佛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德寺原名云居禪寺,唐朝貞觀年間始建于隆中武侯祠附近,。唐太宗李世民親賜“云居禪寺”匾額,。盛唐時期,寺院宏偉壯觀,,香火旺盛,。經(jīng)唐武宗滅佛,曾一度荒涼,。晚唐詩人皮日休,,湖北天門人,到云居寺留下一首詩,,描述云居禪寺這段時期的衰敗和凄涼:“重到云居獨悄然,,隔窗窺影尚疑禪。不逢野老來聽法,,猶見鄰僧為引泉,。龕上已生新石耳,壁間空帶舊茶煙,。南宗弟子時時到,,泣把山花奠幾筵?!辈粌H沒有人來進香禮佛聽法,,還看見附近寺廟的僧人來盜引泉水,無香火,,很冷清,。 那么,為什么云居禪寺后來改名廣德寺,,而且還遷移到如今的地方呢,?說來話長,時光荏苒,,當歷史的腳步走到明朝成化年間時,,一直與世無爭,靜安一隅的云居禪寺,,遭遇了權(quán)貴之侵,,命運從此改變,書寫了新的傳奇,。 01 乘公交車到前面石牌坊下,,過馬路沿有石麒麟雕塑的這條路繼續(xù)前行。 02 紅墻內(nèi)是廣德寺,沿石雕神獸這條道走,,通大門,。 03 這就是廣德寺的大門,“敕賜廣德寺”是成化皇帝明憲宗朱見深御筆,。 據(jù)寺內(nèi)碑載,,明代成化年間,襄王朱見淑的愛紀杜氏病故,,襄王看中了云居寺的風水,,將愛妃葬在寺旁。云居寺僧侶覺得此舉完全沾污了他們的宗教信仰,,于是,,時任方丈道圓法師便率全寺弟子離寺,擠身于其他寺院,。這件事,,使襄陽各寺院議論大嘩,紛紛上書朝廷,。明憲宗朱見深旨令禮部,,易地籌建寺院。于是,,云居禪寺便從原來隆中山?jīng)_里,,向山外移了千米有余,在更靠近漢江的平原上,,重建新的廟宇,。新寺建好后,成化皇帝親賜廟名為“廣德寺”,,“敕賜廣德寺”至今還懸刻在廣德寺山門上,。從此,廣德寺常得皇家恩澤,,其中廟產(chǎn),、土地更是年年有賜,寺院因此得以迅速發(fā)展,,相傳曾現(xiàn)“騎馬關(guān)山門,鳴鑼開齋飯”的盛況,,真是顯赫一時?。?/span> 04 進廣德寺大門,,站在庭院中回頭看,,山門背書“龍華圣境”四個金字。 大門正面有幅楹聯(lián):“地接隆中,鷲嶺千峰云疊嶂,;塔懸漢上,,虎溪一派水環(huán)流?!鄙下?lián)描繪隆中群山巍峨,,下聯(lián)述說廣德寺地理形勢,周圍有一條寬約10米的小溪環(huán)繞,,苔蘚匝地,,異常幽靜。廣德寺的多寶佛寺就像懸在漢水之上,,氣派非凡,。 05 前面是天王殿。 寺內(nèi)現(xiàn)有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jīng)樓,、方丈房等建筑,及全國有名的明代多寶佛塔,。藏經(jīng)樓為重檐硬山頂式,,系清代重修。 06 走近天王殿,,門柱上懸掛一幅楹聯(lián):“彌勒大肚包天包地包容宇宙萬象,;慈氏笑臉笑名笑利笑看人間春秋?!?/p> 07 天王殿的后殿是韋馱殿,。 08 我想拍攝韋馱殿前的柱聯(lián),有位工作人員主動幫忙著拉開殘留的舊經(jīng)幡,,自己連聲說“謝謝,,謝謝!”這幅楹聯(lián)是:“韋馱菩薩擁護佛法寶杵鎮(zhèn)魔軍,;梵釋龍?zhí)熳o持道場正法永昌隆,。” 09 看香爐造型,,估計都是文物級的了,。 10 大清乾隆年間的碑石,記錄廣德寺法師敢打并贏得官司,。
大雄寶殿前一塊“佛田鞏固”的石碑上,,撰記著大清乾隆四十五年廣德寺主持釋覺圣法師,,為廟產(chǎn)占地一案,不惜與谷城縣境內(nèi)的承恩寺對簿公堂,,據(jù)理力爭,,終是清晰確立了自大明弘治七年以來,廣德寺的廟產(chǎn)田地,,并刻碑銘記,。 11 這是鳳形石? 12 這是龍形石,? 13 前面是大雄寶殿,。 14 成化皇帝明憲宗朱見深頒發(fā)圣旨碑,令禮部易地籌建寺院,。
這塊圣旨碑,,從另一面也說明,當時的方丈道圓法師,,為維持佛法尊嚴,,為爭取佛門靜地,敢于挑戰(zhàn)皇權(quán),,據(jù)理力爭,,為廣德寺寧靜的今生,寫下了輝煌的前世,。 15 大殿上有二塊大匾:“大雄寶殿”,、“護國佑民”。門柱楹聯(lián)是:“大雄大力大慈悲化身無量廣度法界眾生達覺岸,;法身法藏法無邊應機有方教化娑婆世界度佛國,。” 16 大雄寶殿的后殿是觀音殿,匾額是“慈航普度”,,門柱楹聯(lián)“南海圣地普陀名山紫竹返聞聞自性,;慈悲觀音白衣大士楊枝寶瓶灑甘露滋潤潤心田?!?/p> 17 廣德寺中赫赫有名的多寶佛塔,,塔前老伴雙手合十禮佛。 多寶佛塔建于明弘治七年(1494)至弘治九年間,,為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通高約17米,由塔座,、塔峰兩部分組成,。塔座高7米,成八角形,,上迭淺檐,,下奠矮基,磚砌角柱,,石雕龍首,。各墻均設(shè)有壁龕,上供石雕跌坐蓮臺佛像一尊,,各壁設(shè)有石雕券門4個,,正門上方石匾橫書“多寶佛塔”4字,下置3個“佛”字,,嚴謹渾厚,,蒼勁有力。塔峰置5座小塔,,居中者為喇嘛塔,,高10米,下置須彌座,,上置蓮臺,,與覆缽式塔肚承接;上置相輪,,頂置鐵空蓋,。建筑特點主塔四周有四座六角形五層密櫓式磚塔,并設(shè)有佛龕,。塔的上下內(nèi)外共嵌有石雕坐佛45尊,,故稱多寶佛塔。 18 從另一個角度欣賞多寶佛塔,。
明朝時期的佛教終是不如道教興盛,,雖然擁有皇家蔭庇的廣德寺,經(jīng)此更名移址的波折沉浮之后,,原本近千僧侶的鼎盛之勢依舊難擋日漸衰落之氣,,居寺僧人后來總是不超過百人,香火竟然逐漸冷清起來,。據(jù)傳,,道圓法師見此現(xiàn)狀,便用心深究其理,。他發(fā)現(xiàn)新建的寺廟雖然遵循了座北朝南的建筑古訓,,但是廣德寺背后是漢江水(無靠山),前門是隆中山(犯山?jīng)_),,剛好違背了“背無靠,,面無罩”的風水禁忌。于是,,在廣德寺中軸線上的前后院,,修建了兩座石塔,。后院的石砌寶塔成了寺院的“靠”山,也就是現(xiàn)在全國唯一保存完好,,襄陽市第一批被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多寶佛塔,。另外,為了“面有罩”,,廟前同時修建了皇禪師石雕塔,,其建筑風格與多寶佛塔不同,它完全以預石構(gòu)件組合而成,。1975年,,皇禪師石雕塔在平整土地中拆毀。這些遭損毀的預石構(gòu)件被僧侶們搶救性地保存在大雄寶殿右側(cè)的叢林中,,也許有朝一日能再次恢復皇禪師石雕塔的原貌,。 19 此碑為大清嘉慶十四年重修大雄寶殿記,碑文為當時廣德寺住持源江法師所撰,。 20 多寶佛塔與1500歲的銀杏樹,。 21 身后古銀杏樹已有1500年,為神樹點贊,。 環(huán)繞多寶佛塔的共有四株銀杏,,都有幾百年的歷史。其中一棵老根幡地,,枝干參天,,已經(jīng)1500歲,需四人合抱,,高約35米,。明嘉靖帝曾效漢武帝封松柏故事,賜以“大將軍”封號,;以后,,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封為“護法尊”,清乾隆帝又加封為“感應大將軍”,,樹旁尚有碑刻記其事,。這棵古銀杏樹經(jīng)年不衰,枝葉茂盛,。每到深秋時節(jié),,滿樹的金黃,滿地的金色落葉,,煞是漂亮,,引來無數(shù)游客共賞。 下面還要游古隆中,,即隆中武侯祠,,要在今天下午完成,,這是重點,不便久留,。下一篇游古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