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明成祖朱棣經(jīng)過三年多的“靖難之役”,,終于從侄兒朱允炆手里奪得天下,,成為九五之尊。朱棣是一代雄主,,熱衷于征戰(zhàn)沙場,,多次深入漠北,,發(fā)誓要消滅。第五次征討漠北,,朱棣不幸病逝,,他寵愛的樸妃、安貴妃命運如何,?她們?yōu)楹瓮蝗讳N聲匿跡了,?
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征討漠北,,被馬哈木大部隊所阻,,退守至榆木川時病亡,享年六十五歲,。當時,,皇太孫朱瞻基和內(nèi)閣首輔楊士奇矯詔,太子朱高熾登基,。然而,,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手握重兵,,前來奔喪。這時,,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明仁宗朱高熾帶領(lǐng)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等藩王給朱棣守陵,。
細心的朋友們發(fā)現(xiàn)沒有,,朱棣棺槨在靈堂正中,兩側(cè)卻有幾個小盒,。那么這幾個小盒是什么呢,?里面盛放著什么呢?對明朝歷史熟悉的讀者或許猜到了,,沒錯,,它們就是盛斂樸妃、安貴妃們的棺槨,。在《大明風華》中,,樸妃、安貴妃沒有生育,,都被殉葬了,。好多人感到奇怪,殉葬制度不是早在秦漢時期早已廢棄了嗎,?怎么在明朝又死灰復燃了,?
原來明朝朱元璋,、朱棣繼承的是元朝的殉葬制度。大明王朝規(guī)定,,凡后宮之中無所出者,,皆以為殉。
朱元璋雖然對腐朽的元朝深惡痛絕,,可是為了標榜自己“得國之正,,無出其右者”、“受命于天”于是將元朝奉為正統(tǒng),,實行“元規(guī)明隨”的做法,。元朝是北方游牧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有著殉葬這種野蠻落后的習俗,。如成吉思汗去世后,,挑選四十余名女子,活活殉葬,。
朱元璋對于元朝這個慘絕人寰的殉葬制度,,卻莫名其妙地承襲了下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時,,“伺寢宮人盡數(shù)殉葬”,多達30人給他陪葬,。
因此,,《大明風華》中,由當紅小花孫驍驍,、趙韓櫻子出演的樸妃,、安貴妃很可能被殉葬了,她們的棺槨擺放在朱棣棺槨旁邊,,慘絕人寰,。那么,樸妃,、安貴妃在歷史上的原型,,是不是也被殉葬了呢?
根據(jù)歷史記載,,朱棣駕崩時,,包括朝鮮人康惠莊淑麗妃韓氏在內(nèi)的16個嬪妃宮女殉葬了。韓麗妃就是安貴妃的原型,,曾被朱棣關(guān)入冷宮之中,,她的婢女們都被殺害,守門太監(jiān)可憐她,時常給吃的,,這才沒有餓死,。
在朱棣病逝時,被打入冷宮,,還“無所出”的韓麗妃就是殉葬的首選,。而樸妃的原型是樸妃,歷史上,,永樂八年(1410年)十月,,權(quán)氏隨明成祖北征,得勝歸來時不幸死于臨城,,葬于嶧縣,。她在朱棣駕崩前14年便死了,也就無法給朱棣殉葬了,。
又據(jù)《李朝實錄》記載:帝之崩,,宮人殉葬者三十余人。當死之日,,皆餉于庭,,餉撤,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大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圈于其上,,以頭納入其中,遂去其床,,皆雉經(jīng)而死。
朝鮮記載的給朱棣殉葬的宮女,、嬪妃多達三十多人,,人數(shù)眾多,現(xiàn)場更加慘絕人寰,。她們先是在大殿外用食,,隨后上吊而亡。她們大都不是自愿上吊的,,而是被迫的,,下場非常凄慘。安貴妃的原型韓麗妃臨殉葬前,,跪地苦苦哀求明仁宗朱高熾放她回朝鮮贍養(yǎng)老母,,可是朱高熾不為所動,在一聲聲的“娘,,吾去,!”中,,慘遭吊死殉葬。
古代皇帝嬪妃眾多,,流傳著“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這樣一個說法,。雖然大部分皇帝沒有這么多嬪妃,少說也有十幾二十個妃子,。朱棣作為皇帝,,自然也不缺女人。他玩厭了,,隔幾年就納幾個妃子,,嘗嘗鮮。因此,,朱棣在臨終前,,還有如花似玉的嬪妃,如樸妃,、安貴妃,,最多也就20歲左右。
皇帝在世時,,這些妃子是皇帝的女人,,享受榮華富貴,是“人上人”,??墒窃诨实鬯篮螅@些嬪妃都成了“寡婦”,,接下來的命運就無法預(yù)測了,,尤其是沒有生育的嬪妃比較悲慘。
如唐朝皇帝死后,,沒有給皇帝生兒育女的嬪妃會集中出家為尼(武則天在李世民死后,,到感業(yè)寺為尼),如游牧民族的嬪妃會成為下一代皇帝的嬪妃(王昭君在呼韓邪單于死后,,嫁其長子復株累單于),,而明朝初年“無所出”的皇帝嬪妃,等待他們的命運則是最悲慘的,,那就是殉葬,。
直到朱祁鎮(zhèn)經(jīng)歷“土木堡之變”和南宮囚禁后,重新成為皇帝,,想到為了自己哭瞎眼睛,、大腿瘸了的錢皇后可能也被殉葬,非常不忍心,這才下達了“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復為”廢除殉葬制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