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s://m.gmw.cn/2020-03/10/content_1301034644.htm,id:1301034644 很多人記憶中都藏著一列“慢火車”,,它晃晃悠悠的走不快,卻是第一次出遠(yuǎn)門搭乘的交通工具,。隨著時光的流逝,,擁擠嘈雜的車廂以及旅途的疲憊漸漸忘卻,留下的是抹不掉的煙火氣息,。 如今,,高鐵走進(jìn)了人們的生活。高鐵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持續(xù)開行的“慢火車”一直傳遞著溫暖,。在交通不便地區(qū),“慢悠悠”“走不快”的“慢火車”深受人們喜愛,,成為沿線居民上學(xué),、趕集、探親的不二之選,,成為沿線居民的“扶貧車”“幸福車”,。 “含淚離開正在生病的幺兒,毅然踏上工作崗位,,我算逆行者嗎,?”2月的一天,重慶客運段的杜曉霞發(fā)出了這條透露著堅強又帶點詼諧的朋友圈,。 杜曉霞是重慶客運段5629/5630次列車的列車員,,熟悉她的旅客親切地稱她為“霞姐”。這一天,,是她出乘的日子,。12歲的女兒生病還在醫(yī)院輸液,又值疫情時期,,她帶著滿心的擔(dān)憂回到了工作崗位,。 5629/5630次列車從重慶開往遵義,特殊時期,,“慢火車”上的人不多,,車廂里稀稀落落坐著幾位旅客。杜曉霞巡視車廂時發(fā)現(xiàn)一位婆婆背對車廂過道,用一張手帕捂著嘴和鼻子,,她連忙上前詢問。 婆婆姓陳,,家住七龍星附近的村子里頭,,想著綦江縣城里頭的女兒疫情期間買菜不方便,就在自家地里摘了一些新鮮蔬菜,,想送到女兒家,。陳婆婆所住的村子不大,唯一的一個小賣部口罩早已售罄,,陳婆婆思慮再三后,,捂著帕子出門了。 杜曉霞理解這位母親的心思,,她拿出班組配發(fā)給自己的為數(shù)不多的口罩送給了陳婆婆,,并仔細(xì)教她正確的佩戴方法。 此時,,杜曉霞的手機響起,,她以為是沿線村民聯(lián)系賣土特產(chǎn),打開一看,,她瞬間淚目,。原來,家住婁山關(guān)的小陳看到了霞姐的朋友圈,,得知她女兒生病輸液,,冒雨到山上挖了一株白芷,說列車到婁山關(guān)站時給她送來,。霞姐感動不已,,這是她在“慢火車”上收獲的真情。 不一會,,列車到達(dá)民福寺站,。63歲的胡祖華背著半簍自家產(chǎn)的柑橘,在站臺上送到了列車長王春手里,。他從電視上得知,,疫情期間多攝入維生素,能增加抵抗力,。于是一大早他就到地里摘下新果子,,特意用帕子擦干凈,送到了5629次“慢火車”上來,,讓14名乘務(wù)員都能吃上他的這味“特效藥”,。 列車?yán)^續(xù)前行,站臺上胡大爺?shù)纳碛奥h(yuǎn)去,,王春開始分發(fā)那些柑橘,。杜曉霞特意給陳婆婆拿去兩個,,并囑咐她要在這段時間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列車到達(dá)匯塘河站,,車站附近的村民葉大賢送來了一袋子萵筍、黃秧白,,另外特地加了一份消炎的折耳根,,讓班組的職工能吃上應(yīng)季又美味的蔬菜。 自從5629/5630次列車上的“致富幫幫團(tuán)”建立以后,,“慢火車”上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種動人的場景,。沿途村民的喜怒哀樂會牽動列車員的心,列車上有任何情況也會讓沿途村民行動起來,,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照顧對方,,把善意和溫暖送給彼此。 杜曉霞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回頭整理葉大姐送來的蔬菜時,,發(fā)現(xiàn)夾雜在翠綠之間的那一把已然吐露金黃的油菜花。 供稿:成都局集團(tuán)公司融媒體中心 文圖:高明潔 來源: 人民鐵道網(wǎ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