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杜老師文綜 一、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 1,、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 我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1)1月份0°等溫線大致經(jīng)過我國的秦嶺——淮河一線。 (2)氣候變暖使0°等溫線向北移動,。 (3)1月份我國氣溫最低的地方是漠河的原因: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小,獲得的太陽輻射少,;鄰近冬季風源地,。 2、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 我國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1)分析青藏高原邊緣地區(qū)等溫線密集的原因 青藏高原海拔高,邊緣山脈相對高度大,,溫差大,,等溫線密集。 (2)7月份,,臺灣島和海南島的等溫線分布狀況及原因 狀況:呈閉合狀,,中間低,,四周高(由中間向四周溫度遞增) 原因:臺灣和海南中間都是山地。 (3)青藏高原氣溫最低的原因 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地面熱量容易散失,。此外,,海拔高,距離地面遠,,吸收的地面輻射少,。(地面是大氣的直接熱源) (4)吐魯番盆地氣溫最高的原因 地勢低洼,熱量不易散失,;深居內陸,,距海遠,降水稀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沙漠廣布,,吸熱快,,升溫快;吐魯番位于天山以南,,氣流越過天山下沉增溫,,產(chǎn)生焚風效應。 有火焰山之稱的“吐魯番盆地” 我國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 此外,,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還與地形有關:高大山脈阻擋冬季風南下。 1.等溫線的分布規(guī)律及其影響因素(高三學生適用) 氣溫的分布受緯度位置,、地形,、海陸分布、洋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等溫線分布因此也存在差異,,具體圖文分析如下(注:m、n為緯度,,m>n;t為溫度,,t1>t2>t3>t4),。 2.等溫線圖的應用 (1)根據(jù)等溫線的分布特點,判斷地形類型,。等溫線為閉合狀態(tài)時,,數(shù)值里大外小的為盆地,,里小外大的為山地。如下圖中,,圖甲為盆地,,圖乙為山地。 (2)根據(jù)等溫線的彎曲狀況分析影響氣溫的因素,。 ①某地區(qū)等溫線的走向大致與緯線延伸方向一致,,說明影響該地區(qū)氣溫的主要因素是太陽輻射。(如圖甲) ②某地區(qū)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說明影響該地區(qū)氣溫的主要因素是海陸位置,。(如圖乙) ③某地區(qū)等溫線與山脈走向大致平行,說明影響該地區(qū)氣溫的主要因素是山脈(地形),。(如圖丙) 二,、我國的溫度帶 我國根據(jù)≥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qū)。 這些水果生長在哪個溫度帶,? 青藏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只能種植對積溫要求不高的青稞
1,、A: ;B: ,;C: ,;D: ;E: ,;F: ,。 2、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限是 ,。 3,、南疆屬于 ;北疆屬于 ,。 4,、海南屬于 。 5,、福建,、湖南、江西屬于 。 6,、山東,、山西屬于 。 答案:1,、A:熱帶,;B:亞熱帶;C:暖溫帶,;D:中溫帶,;E:寒溫帶;F:青藏高原區(qū),。 2,、秦嶺——淮河一線。 3,、暖溫帶,;中溫帶。 4,、熱帶,。 5、亞熱帶 6,、暖溫帶 三,、我國降水的時空變化規(guī)律、成因和影響
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 深居內陸,,水汽少,降水少,。 2,、降水最多的地方是臺灣省的火燒寮,,原因是什么? A,、臺灣島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降水豐富 B,、臺灣位于熱帶太平洋,,極易受到臺風的影響,,加大了降水量 C,、火燒寮地處臺灣山脈的迎風坡,,上升氣流易形成地形雨(冬季東北風的影響,,夏季東南風的影響) 3,、福建省沿海的降水量為什么比西部內陸少? 原因:福建沿海地形比較平坦,,對夏季風抬升作用相對較弱,,降水較少一些;西部有,,對夏季風阻擋抬升作用強,,武夷山的東南側降水較多。 4,、福建地區(qū)為什么降水少,?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位于臺灣山脈的雨影區(qū),,高大的臺灣山脈阻擋的東部海洋上的季風,。臺灣山脈東側為迎風坡,降水多,,西側為背風坡,,降水少,福建位于背風坡的西側,,稱之為雨影區(qū),,降水少,。 5、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東南段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東南段向南敞開,有利于西南季風沿河谷深入,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豐富的水汽,受峽谷地形的抬升作用,形成豐沛的降水. 6,、說出伊犁河谷降水較多的原因是什么? 向西(呈喇叭口形)敞開的地形,,有利于大西洋的暖濕氣流深入形成降水,;受到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 思考:我國東南沿海地區(qū)與西北內陸地區(qū)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這與當?shù)亟邓闆r有什么關系,? 山西《喬家大院》——肥水不流外人田 新疆制作葡萄干的晾房 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年平均降水量僅5.9毫米,年降水天數(shù)不足10天,,有些年份滴水不見,。在吐魯番沿公路兩旁,常見到用十字中空的土磚砌成的房屋,,這就是專門用來制作葡萄干的“晾房”,,在干旱少雨的氣候下,葡萄掛“晾房”內就能自然風干,,中外聞名的吐魯番葡萄干就是這樣制成的,。
四、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及分布 我國根據(jù)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關系,,自東南向西北分布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和干旱地區(qū),。
1,、準噶爾盆地部分地區(qū)為半干旱區(qū)原因 有缺口,且天山北側是迎風坡,,降水較多,。 2、黑龍江西北也有濕潤區(qū)的原因 緯度高,、蒸發(fā)小,。 3、長白山東側為濕潤區(qū)的原因 東側為迎風坡,,降水較多,。 A: ;B: ,;C: ,;D: 。濕潤地區(qū)與半濕潤地區(qū)的分界線是 ,,數(shù)值為 毫米等降水量線,。 答案:A:濕潤區(qū);B:半濕潤區(qū),;C:半干旱區(qū),;D:干旱區(qū)。秦嶺——淮河一線,,800 我國三條重要的年等降水量線 1.800mm年等降水量線,它大致經(jīng)青藏高原東南邊緣,,然后折向東,,沿秦嶺——淮河一線,此線以東,、以南地區(qū)年降水量大于800mm,,為濕潤區(qū)。是我國主要的水田農(nóng)業(yè),,以水稻生產(chǎn)為主,;此線以北為半濕潤區(qū),以旱田農(nóng)業(yè)為主,; 2.400mm年降水量線,,此線大致沿大興安嶺—長城一線到蘭州,向西南,,經(jīng)青藏高原到岡底斯山一線,。此線是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大致分界線,也是我國農(nóng)耕區(qū)與畜牧業(yè)區(qū)的分界線,; 3.200mm年等降水量線:經(jīng)內蒙古中部——賀蘭山——祁連山經(jīng)青藏高原一線,。此線大致是我國半干旱區(qū)和干旱區(qū)的分界線,。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區(qū),多為荒漠地區(qū),,除有灌溉水源的綠洲以外,,自然環(huán)境惡劣,人煙稀少,,十分荒涼,。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尋找最佳避寒地”的課外研究中發(fā)現(xiàn),,有“百里鋼城”之稱的攀枝花1月平均氣溫達13.6℃(昆明為7.7℃,成都為5.5℃),,是長江流域冬季的“溫暖之都”,。圖1示意攀枝花在我國西南地區(qū)的位置,圖2示意攀枝花周邊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氣溫較高的原因,。 (2)推測攀枝花1月份的天氣特征。 (3)小明建議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們冬季來此度假,。小亮則從空氣質量的角度提出質疑。試為小亮的質疑提供論據(jù),。 答案:(1)因地形阻擋,,冬季受北方冷空氣(寒潮)影響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氣流,,氣流在下沉過程中增溫,。 (2)多晴天、少云雨,,風力弱,,氣溫較高、較穩(wěn)定(波動小),。 (3)鋼鐵工業(yè)以及其他工業(yè),、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廢氣;(山高谷深,,)地形相對封閉,,下沉氣流空氣穩(wěn)定(易出現(xiàn)逆溫),不利于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因此,,空氣質量可能不佳,,不適宜度假。) 【解析】(1)根據(jù)圖示等高線的分布可以判斷該地的地形特點,,再結合氣候特點可以推知該地氣溫較高的原因,。 (2)天氣特征一般從氣溫、降水,、光照等方面考慮即可,。 (3)環(huán)境質量方面的問題,主要從當?shù)毓I(yè),、地形等方面來分析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