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北宋名臣共2個含義
收起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世稱范文正公,文學(xué)成就突出,,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1015年,其苦讀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后歷任興化縣令、秘閣校理等職,,因秉公直言而屢遭貶斥,;其1043年,發(fā)起“慶歷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被貶出京;1052年,,改知潁州,,于途中逝世,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謚號“文正”。 謚號文正 字號字希文 出生日期公元989年8月29日 逝世日期公元1052年5月20日 朝代北宋 逝世地點徐州 性別男 代表作品《范文正公文集》《睢陽學(xué)舍書懷》 出生地徐州節(jié)度掌書記官舍 主要成就慶歷新政,,戍邊御敵,,執(zhí)教興學(xué) 本名范仲淹 別名朱說、范履霜,、范文正 官職參知政事,,知潁州等 追贈兵部尚書、楚國公 民族漢族 更多 人物生平早年經(jīng)歷苦讀及第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范仲淹得知家世,傷感不已,,毅然辭別母親,,前往南都應(yīng)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學(xué),投師戚同文門下,。[1]數(shù)年寒窗生涯后,,范仲淹已博通儒家經(jīng)典的要義,有慷慨兼濟(jì)天下的抱負(fù),。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為進(jìn)士,被任為廣德軍司理參軍,,掌管訟獄,、案件事宜,官居九品,。鑒于已有朝廷俸祿,,范仲淹便把母親接來奉養(yǎng)。天禧元年(1017年),,范仲淹以治獄廉平,、剛正不阿,升為文林郎,、任集慶軍節(jié)度推官,,便歸宗復(fù)姓,恢復(fù)范仲淹之名(一說,天圣六年—1028年,,范仲淹服母喪后方更名),。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