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供電電路原理 供電部分原理圖如圖1-1所示: 圖1-1 從圖1-1中可知道供電有+5V,、+3.3V,、+1.5V三種,其中每個電源均有0.1μF的旁路電容,,將電源中的高頻串擾旁路到地,,防止高頻信號通過電源串擾到其它模塊中。同時還能將電源本身的工頻干擾濾除,。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線的時候,,經(jīng)退藕電容退藕后的電源輸出點應(yīng)該盡量緊靠芯片的電源引腳進行供電,過長的引線有可能重新變成干擾接收天線,,導(dǎo)致退藕效果消失,。如果無法讓每個退藕后的電源輸出點均緊靠芯片的電源引腳,那么可以采用分別退藕的方法,,即分別盡量緊靠每個芯片的電源引腳點接入退藕電容進行退藕,,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圖1-1的3.3V電源有兩個退藕輸出點。 第二部分:電機驅(qū)動電路原理 電機驅(qū)動電路原理如圖2-1所示:
圖2-1中Header 4X2為4排2列插針,,F(xiàn)M0~3為FPGA芯片I/O輸出口,,加入的插針給予一個可動的機制,,在需要使用時才用跳線帽進行相連,提高I/O口的使用效率,。 RES5是五端口排阻,,內(nèi)部集成了4個等阻值且一端公共連接的電阻,,PIN 1是公共端,,PIN2~5為排阻的輸出端,排阻原理圖如圖2-2所示: 圖2-2 該排阻公共端接電源,,即上拉電阻形式,,作用是增強FPGA芯片I/O口(以下簡稱I/O口)的驅(qū)動能力,實際上就是增加I/O輸出高電平時輸出電流的大小,。當I/O輸出高電平時,,+5V電源經(jīng)排阻與IN1~4相連,相當于為I/O提供一個額外的電流輸出源,,從而提高驅(qū)動能力,。當I/O輸出低電平時,可將I/O近似看做接地,,而IN1~4因與I/O由導(dǎo)線直接相連,,因此直接接受了I/O的低電平輸出信號。此時,,+5V電源經(jīng)排阻R,、I/O內(nèi)部電路(電阻近似為零)后接地,因此該路的電流不能大于I/O的拉電流(Ii)最大值,,有公式2-1: 由公式2-2可以得出排阻的取值范圍,。
由于I/O電流遠遠不足以驅(qū)動電機,,因此需要外接該芯片驅(qū)動電機,,ULN2003內(nèi)部集成的達林頓管電路如圖2-4所示,。達林頓管的形式具有將弱點信號轉(zhuǎn)化成強電信號的特點,I/O電平邏輯從PIN IN輸入,,通過達林頓管控制PIN 9(COMMON)端輸入的強電信號按照I/O信號規(guī)律變化,。值得注意的是:ULN2003輸出邏輯將與輸入邏輯相反,編程時應(yīng)該注意該特點,。 第三部分:電機指示燈電路原理 電機指示燈電路如圖3-1所示:
電機部分指示燈用于指示各路信號的邏輯電平狀態(tài),,其中R106~109為限流電阻,,防止發(fā)光二極管因電流過大燒毀。值得注意的是:該指示燈的發(fā)光二極管接成共陽極,,由M0~3信號端口產(chǎn)生低電平點亮對應(yīng)的二極管,,而ULN2003的OUT與IN邏輯電平相反,因此對于I/O口FM0~3來說,,輸出高電平就能點亮對應(yīng)的發(fā)光二極管,,例如:FM0輸出高電平,則對應(yīng)LD17點亮,,編程時應(yīng)注意此電路將I/O實際邏輯反相了兩次,,對應(yīng)關(guān)系為I/O口輸出哪路高電平則對應(yīng)點亮哪路指示燈。 第四部分:時鐘電路原理 時鐘電路如圖4-1所示:
采用50Mhz有源晶振產(chǎn)生時鐘信號,,接法采用有源晶振的典型接法:PIN 1懸空,,PIN 2接地,PIN 3輸出時鐘信號,,PIN 4接電源,。由于FPGA的I/O供電為3.3V,而時鐘電路產(chǎn)生的時鐘信號要由I/O口接收,因此時鐘信號最大值不能超過3.3V,,故時鐘電路電源采用3.3V供電,。 第五部分:FPGA部分電路原理 FPGA部分電路原理圖如圖5-1所示:
Header 18X2為18排2列排陣,兩組排陣分別與PIN口,、3.3V電源,、數(shù)字地相連,提供了可動的機制,,使得PIN口可根據(jù)需要用排線與目標相連,,打到信號傳輸?shù)哪康摹6?.3V電源以及數(shù)字地針口則可以根據(jù)需要,,用排線為目標提供邏輯高電平或邏輯低電平,。 |
|